
第二节 有些人为什么容易伤心落泪
一、心情失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的改变,人皆有之;欢喜、悲哀、愤怒、恐惧,在外界刺激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故老年丧子之悲哀,竞技得胜之喜悦,一般说来,都是正常现象,由重大伤害性精神刺激引起的悲哀反应也是正常的心理过程。一旦遇到伤心事,伤心流泪总是难免的,但是,伤心过久,悲哀反应时间过长,或反应过度,或无事也伤心,就有可能是得了抑郁症。
悲哀心情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抑郁反应,比如在亲人亡故的居丧场合下,此种悲哀心情可以认为是正常现象,可能伴有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身体症状,并会因身体症状而求医。但悲哀心情之下,一般不出现抑郁症中的自卑、自责、自罪感,也无自杀意念。如果出现此类症状的话,也只限于后悔没有为亡故者做什么事情,或者说自己愿意与亡故者一起走等。如果此种悲哀心情持续时间过长,反应程度过重,例如,1个月后仍不愿料理个人日常生活事务,明显的脸色暗淡、面容憔悴、无精打采、乏力懒惰、后悔内疚,就要医生诊断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二、容易无故伤心落泪就是心情抑郁了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章节说到,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因为黛玉说没有玉,气得宝玉把戴在项间的通灵宝玉摔了。当晚,袭人悄悄进来笑问黛玉姑娘怎么还不去安息?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
宝玉摔玉,林黛玉伤心落泪,而且还怪自己惹的祸,这就是抑郁了,并且还有内疚自责的“揽错心理”。书中许多章节都有林黛玉伤心落泪的情景描写,大多是自作多情、无故伤心,所以,可以说林黛玉的心情经常处于郁郁寡欢的抑郁状态。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抑郁症患者,讲述说:“坐在那儿,啥原因也没有,眼泪哗哗地流”。
三、物质富足还会抑郁吗
林黛玉吃穿不愁,家中富有,但是仍然每天郁郁寡欢,经常无故伤心落泪。实际上,林黛玉尽管吃穿不愁,但是生活不幸福。其母刚刚去世,便来到舅舅家生活,精神生活空虚贫乏,因此常常以泪洗面。
当代社会物质丰富,但满足不了人们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又缺乏心理调节办法,同样面临着心理危机,就会出现精神问题,进入了“精神病时代”。学生为升学而奋斗,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就业、考研,结婚贷款买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是压力巨大!公务员、教师、医生、公司职员、企业家、小商小贩、农民工,都在为生活、为事业打拼。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经济支出”,是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
你越看重物质追求,就越容易抑郁。这虽然听上去有点儿像喊口号,但是科学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个观点。所以,不愁吃,不愁喝,照样会出现精神问题,照样会得抑郁症。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卡瑟曾经对这个问题反复进行研究。他先是调查了300多名学生,又评估了140名18岁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又到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调查了那里的100名居民,还对200个人进行了一项长期的跟踪研究。最后,所有的调查和研究结果都显示:人们越是看重物质,越是为了物质目标而奋斗,越容易焦虑和抑郁。后来,别的科学家在英国、丹麦、德国、印度、韩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及加拿大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压力大,夜以继日工作,“白加黑、五加一”,屡见媒体关于过劳死的报道,其中不乏一些3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加薪升职提拔不如意,渐生抑郁,而经常看心理医生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当代物质生活丰富,生活质量高,但是人的欲望和心理需求也与日俱增,更是加重了心理负担;而且,职场竞争激烈,相互戒备,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得不到放松,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精神问题越来越突出,因为精神问题引发的各种暴力事件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四、心情抑郁的人是什么样子
典型抑郁症的表现为“三低”,专业上叫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和意志减退,外表看起来就是忧伤、说话少而慢、懒惰乏力不愿动。不管什么样的抑郁症状,可能都包括这三件事,这是最基本的表现。所以,三件事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都很常见。《自然医学》杂志对12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97%的抑郁症患者会因自己的情绪而挣扎:长期感到不快乐、没有希望或无人帮助;约96%的抑郁症患者有所谓的“快感缺失症”;94%的抑郁症患者感到疲劳。
情绪,就是内心的感受,或者叫心情。情绪低落是抑郁症发病时的主要表现。中国著名情感障碍研究专家、湘雅二医院精神科沈其杰教授认为,情绪低落可以有忧伤、激越两种心情表现形式。

忧伤情绪,可从患者的面部表情、内心感受、诉说中反映出来。观察患者的表情,可以发现患者低头、目光向下、整个面部肌肉下垂、面部肌肉松弛,目光无神、无精打采,眼睛好长时间不眨,面无表情,或唉声叹气,久坐不动。有些抑郁症患者强作笑脸,看起来就像勉强挤出来的,虽然存在忧伤的内心感受,但在表情上习惯性的掩饰,称为“微笑性抑郁”。
患者自感心情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常诉说“我感到不愉快,不高兴”“没意思”“啥都没兴趣”“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等。有些表达则较为含混不清,如不少抑郁症患者主动诉说感到心里不舒服,心里闷、心烦。还有些患者则以身体不适为主诉,不少患者有身体疼痛、疲乏、不适感,这些人会经常到非精神科看病。这类忧郁心情不明显而身体症状突出的患者称之为隐匿性(或等位性)抑郁。
典型抑郁症,病情常有晨重夜轻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在傍晚可有所减轻。患者自己说“醒来刚一睁眼心情还行,一会儿就觉得心情差了”。少部分会中午或下午严重,个别患者没有规律。
激越情绪,不只是害怕、紧张、恐惧,患者对小小的挫折还具有易激惹性,即小事易怒,俗称“肝火旺”或“火气大”。患者感到精神紧张、不能放松自己,常伴有焦虑的身体症状,如心慌、坐立不安、忧心忡忡、手脚出汗、头部紧箍感、口干打嗝、消化不良等。
五、忧郁和抑郁是一回事吗
忧郁和抑郁,都是情绪悲伤的意思。
忧郁仅涉及心情方面,通俗称为忧郁症;而抑郁除了心情方面之外,还有思维和行动方面的全面压制,通俗称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