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法律社会学》
作者姓名:王子琳
出版单位: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年
一 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本书共分为导论和正文两部分。导论部分介绍了法律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律社会学。正文共十四章。主要介绍了法律社会学的对象、范围和方法。法的本体性质、法的核心内容和法的基本价值。法的社会功能。法律文化的概念、要素和结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法律社会化与人格的建立,法律社会化与法律文化、法律社会化的途径。法与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关系。法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关系。介绍了社会意识及其功能和结构,分析了法律意识及其作用。法律的理想与社会组织的功能。介绍了社会控制的概念,论述了通过法律进行的社会控制。“法与社会问题”,包括法与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不正之风问题、青少年越轨问题。法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作用、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法的进化、社会主义与法、法与社会改革。“法在社会实践中的反差”,涉及法治与人治、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良法与恶法以及情、理、法的关系。“法律职业”,涉及法律职业及其从业条件;法官、检察官与执法;警察与社会治安、律师与法律适用、对法律职业的监督与保护。
二 主要创新和学术影响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法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法律社会学的分析。本书是国家教委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法律社会学”的最后成果形式,是吉林大学法学理论学科有关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集体成果,也是国内首部法律社会学专著。本书确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对于我国法律社会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以马新福教授的《法社会学导论》《法律社会学原理》为代表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