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是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也是最富争议的著名学者之一,其充满智慧的思想遗产亟待深入挖掘。本书通过对齐美尔大量著述的认真解读和系统梳理,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齐美尔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中总结出齐美尔社会理论与方法论中与后现代主义密切相关的特征,进而阐明可以将齐美尔视为社会研究四大范式之一的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早期代表或初始的探索者。本书首先从异常杂乱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研究的主张及实践中,归纳出它们在研究旨趣、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表述方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其次,着重从另类独特的研究旨趣、建构主义的本体论、怀疑主义的认识论、多元主义的方法论、自由随意的表述风格五个方面阐述齐美尔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社会理论及研究的特征;最后,通过比较齐美尔与后现代主义几个代表人物的相似性,进一步论证齐美尔思想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总结齐美尔在社会理论及方法论上的贡献。通过研究,笔者得到如下一些主要发现。
第一,后现代主义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认识旨趣上的另类性,谴责现代性的逻辑及后果,强调解构、审美的取向,注重另类、边缘的议题,提倡尊重差异及另类思维。②本体论上的建构主义,主张社会世界是人们利用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③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否认客观真理、批判科技理性,反对宏大叙事与整体观。④方法论上的多元主义,倡导多元主义的视角及方法。⑤表述方式上的随意性,鼓吹不拘一格、开放多样的表述风格,强调话语分析的重要性。
第二,齐美尔的研究旨趣相当另类独特,他开启了一条从内心体验来探讨现代性的社会研究思路,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挣扎的命运,探索生命感觉萎缩的出路。在社会研究的选题上,齐美尔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有意回避与“元叙事”相关的重大问题,致力于探索主流社会学不屑一顾的、琐碎的、边缘的小问题。齐美尔的社会研究议题极其宽广和庞杂,大都涉及日常生活的微观互动,提供了富有洞识的“微观叙述”或“局部知识”。他着力从个体的内心体验来考察现代性,创造性地分析消费文化的诸多面向,虽然这些现在已成为社会研究的热门,但在当时却是非主流的、遭排斥的。齐美尔在研究选题上的取舍深得后现代主义者的青睐。
第三,齐美尔的本体论具有浓厚的建构主义色彩。他试图超越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提出社会不是定型的或已完成的实体,而是由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复制、重塑和改造的持续生成的关系网络,强调社会的二重性和过程性。他认为社会世界具有多维性,它是社会成员内心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建构出来的;社会事实并不是给定的、完全客观的,而是极大地依赖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具有很强的社会建构的成分。这些观点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四,齐美尔的认识论比较接近于怀疑主义的主张。他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衡量真理的标准也是变化的;科学知识并不是对外部事物的客观反映或真实再现,而是人们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是一种心智活动的创造物。他对具有明显反映论色彩的历史实在论提出了严肃批评,进而据理驳斥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并大力倡导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解释原则。齐美尔的认识论带有较多主观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成分,而这些和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十分吻合。
第五,齐美尔的方法论持鲜明的多元主义的立场。他提倡跨学科的视角,反对唯我独尊的单一方法,将关系作为重要的分析单位,强调多因素交互分析的实践潜力,并积极探索审美观察与解释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在他看来,并不存在某种万能的方法,只需照搬借用,就可以获得社会研究的丰硕成果。他也无意像他的同龄人涂尔干那样,提出一套系统的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具体规则。在这点上,齐美尔与鼓吹“怎么都行”“反对方法”的后现代主义者费耶阿本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第六,齐美尔主要运用不拘一格的学术散文的形式展示他的社会研究的发现,即在表述方式上齐美尔倾向于自由主义。他的写作突出了景观角度和“碎片化”的风格,具有较强的去总体化、反系统化的特征。齐美尔运用了类似解构主义的文本策略,其文本具有未完成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凸显了差异、裂缝和冲突等方面,着力于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揭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隐蔽点,采取打破常规、迂回进攻的表现手法,关注表面上次要及边缘性部分。总之,齐美尔的文本与后现代主义的表述风格非常接近。
第七,齐美尔的思想在欧洲社会学界的传承比较曲折,存在较大分歧,而美国社会学界对齐美尔思想的吸纳在很长时间内仅限于某些特定的方面,忽视了齐美尔丰富多彩的其他学术遗产。齐美尔与后现代主义的几位大家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布希亚等具有比较明显的家族相似性,他的很多思想及主张以一种放大、夸张的方式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复活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特征在齐美尔身上都有较明显的体现,其思想中蕴含着较丰富的后现代元素,因而有理由将他视为社会研究中后现代主义范式的先驱或早期探索者。
最后,本书认为齐美尔看似散乱的方法论思想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他的社会理论与方法论对当今的社会研究仍有很强的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