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部”论纲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建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一带一部”的科学内涵

“一带一部”既是习总书记指导湖南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推进湖南跨域共生的前瞻战略,更是加速湖南强势崛起的实践大策。值得各界从湖南局部与国家大局、当下发展与长远取向、理论基础与现实抉择等方面认真探讨和理性思考。

(一)“一带一部”概念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了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推进区域发展的“四大板块战略”。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内外统筹,先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着眼于实现一体联动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学界所说的“三个支撑带”战略。[1]在这些区域战略中有没有一个区域战略奇点呢?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提出,湖南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这里所提到的“过渡带”和“结合部”被概括为“一带一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现实的大背景下做出的科学论断,符合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均衡发展交替演进的客观规律。

由此可见,“一带一部”可以说就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逻辑“奇点”。所谓“奇点”,既是一个物理学、宇宙学概念,也是一个数学概念。物理上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空间和时间具有无限曲率的点,空间和时间在该处完结。经典广义相对论预言奇点将会发生,“在具有合理物质源的广义相对论的经典理论中引力坍缩情形中的空间—时间奇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情形下奇点必须存在”。引力奇点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说到的一个“点”,即“大爆炸”的起始点。该理论认为奇点是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点”。把“奇点”引入区域发展战略中,“一带一部”就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无论是相对于“四大板块战略”还是“三个支撑带”战略,“一带一部”的空间肯定是“小”的,但是其能量密度、发展潜力、经济实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推动中部崛起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以“一带一部”的战略视角观察21世纪的湖南发展、抉择新时代的湖南作为,聚焦更准、思域更深、行动更实。

自“一带一部”提出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2014年初,“一带一部”作为发挥区域优势要求,被正式写入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视察时,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为湖南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空间梯度开发、开放梯度推进和国家实施“三大战略”等重大机遇,发挥“过渡带”优势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结合部”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二)“一带一部”的深刻内涵

“一带一部”,简而言之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的“结合部”。“一带一部”思想内涵深刻而丰富,不仅具有科学理性视角含义,更具有高远精准判识含义;不仅具有国土空间区位含义,更具有地缘经济板块含义;不仅具有发展战略定位含义,更具有决策赋能取向含义。

从国家地理空间来看,符合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地理特征的区域并不是只有湖南,还有同居中部地区的河南和山西;而符合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这一“结合部”地理特征的区域也不是只有湖南,还有同居中部地区的江西和安徽。但同时符合“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域,除了湖南则再找不出第二个地方了。这既是湖南区域独特性的重要体现,更是湖南区域战略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如果以长株潭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圈,覆盖的区域包括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湖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及港澳台等地区。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都在以长株潭为圆心的圆圈内,湖南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一带一部”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地理空间含义,地理空间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数量及行为在地理范畴中的广延性存在形式。湖南在国家地理版图上处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同时,又处在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的“结合部”。二是区位优势含义,我国东部比较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湖南作为连接东部和中西部的“过渡带”,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同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时序结构中,沿海开放经济带发展较早,长江开放经济带相对滞后,湖南作为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的“结合部”,又具有在开放发展中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位优势。三是发展思路含义,湖南要充分利用“过渡带”区位优势,综合东中西部的发展优势,集聚优势资源,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湖南又要综合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的开放优势,构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开放新格局。这种开放新格局,既要实现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三角联动”,使湖南由内陆“洼地”变为开放高地,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使湖南由上下游连通、江河湖联动的一般节点变为战略支点;还要主动迎合国家对外开放新趋势,全方位融入国家开放新战略,坚持开放开发并举,扩大和深化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更要有效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形成全省开放开发新局面。[2]四是发展战略含义,“一带一部”是中央对湖南发展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是新时代湖南开放发展的战略坐标,是统领湖南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定了湖南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在国际经济环境与科技变革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加速的新常态下,运用360度空间思维与多元要素融合集成方法,将局域空间优势转化为整体发展优势,不仅是湖南加快实现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五是责任担当含义,“一带一部”不仅凸显了承东启西、连南拉北的重大责任,而且承担着创新驱动、开放崛起的历史使命。在战略进程和实践行动中,需要各级、各界增强区域自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深化开放,进一步实化湖南发展的主动性、包容性与引领性,既促进省域动能转换、优化升级,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动态融合、共生发展。六是系统思维含义,“一带一部”作为宏观战略,既是基于湖南地理区位优势的科学判断,也是聚焦湖南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特性的综合认定,更是厘清湖南发展潜能、动能、赋能的精准识别,同时将湖南置身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时代发展大势之中,不仅提供了精准聚焦、区域自信、整体自觉的新方法,而且体现了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现在与未来、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

理解“一带一部”的深刻内涵,应正确把握“过渡带”和“结合部”之间的辩证关系。“过渡带”和“结合部”虽聚焦不同、语义有别,但两者共融一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过渡带”在发挥湖南优势、汇聚中西部资源时,需以“过渡带”推展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为前提;“结合部”在承接沿海开放经济带和长江开放经济带的外溢辐射、促进内陆发展崛起时,必须以“结合部”资源承载能量为基础。因此,“一带一部”概念具有整体性、联动性、融合性与共生性,在国内区域发展板块中更具有唯一性。充分领会习总书记对湖南“一带一部”战略的科学指引,必须从全国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全局、从湖南省际跨域共生发展板块的全局性、互动性、方向性和成长性上,对视角,调视距,开视野,才能明大理、顺大势、致大成,自觉主动抢抓国际经济全球化大变革和沿海产业梯度化大转移的演进机遇,积极务实把握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湖南崛起与富民强省的现代化进程。

客观分析,推进“一带一部”战略,发挥“一带一部”效应,湖南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诸如经济综合竞争力偏低、辐射带动能量不足、开放合作面不宽、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公共服务短板弱项不少、部分领域创新治理滞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等。目前,对“一带一部”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部分政府和知识界精英们仍然认识不深、领会不透、行动不力。有的认为“一带一部”与“一带一路”扯不清、说不明;有的认为这个定位原来也提过,没新意;有的认为“一带一部”只是发展定位,不是发展战略;等等,以致把“一带一部”仅仅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未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务实推进,亟须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再觉悟、再对标、再笃践。

(三)“一带一部”的战略要义

认识“一带一部”的战略要义,首先需要弄清战略一词的含义。战略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通常意义上,战略是一种从全局统筹谋划的目标、纲领、规划和重大行动,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战略目的、战略重点、战略力量、战略路径等,并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竞争性、预见性、谋略性等特性。“一带一部”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蕴含以下重要特征。

一是全局性。在空间上,“一带一部”是联接国家区域战略的一个逻辑奇点,关系我国东中西地区、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贯通大局;在时间上,“一带一部”是湖南现阶段发展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湖南区位优势的拓展和升级,更是湖南位能的新赋能和动态融合,它将贯穿于指导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

二是方向性。任何战略都反映一个国家、区域或集团利益的主目标与大方向,是前行主线或发展大势。“一带一部”是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高屋建瓴的现实概括与长远谋划,是湖南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只有将“一带一部”作为统领湖南未来发展的宏大战略,积极引领湖南发展,才能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竞争性。制定和实施战略都要针对一定的对象。通过对其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适当的战略目的,有的放矢地配置或运用优势力量,扬长避短,出奇制胜,以取得预期效果。“一带一部”是湖南的区位优势,是湖南在发展经济社会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这种优势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区域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在外部因素的竞争挑战中不断激活、渐行渐强。

四是预见性。预见性是谋划的前提、决策的基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正确判断、科学预测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区域关系以及竞争优势等因素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变化,把握时代的特征,判明面临威胁的性质、方向和程度,科学预测未来发展的模式、路径、规模和结局。“一带一部”不仅阐明了湖南具有“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明确了湖南的发展定位,而且指出了发展结果,即要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五是谋略性。战略是基于客观情况而提出的制胜策略,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实现由少变多、由弱变强、跨越发展的重要方法。运用谋略,重在对发展全局的谋划。制定战略强调深谋远虑,尊重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多谋善断,以智谋取胜。“一带一部”战略不仅廓清了战略优势、战略机遇,而且提出了战略重点、战略目标、战略路径,体现了战略的整体性、系统性、时效性、协同性、成长性特征。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不仅是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部”战略把湖南放在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大局中来审视,是重塑湖南也是构筑全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湖南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区域动能转换的支撑性、长远性和枢纽性战略主体,改变了湖南以往地缘经济关系“临东近西”“不东不西”的尴尬境地。同时,“一带一部”包含了战略的构成要素,而且其战略条件、战略目的、战略重点、战略力量、战略路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带一部”不仅是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高屋建瓴的现实概括与长远谋划,而且是对中国经济社会特征深刻细致的理论分析与科学提升。

“一带一部”战略,不仅阐明了湖南具有“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明确了湖南的发展定位,提出了湖南的发展目标,而且指出了具体的战略重点和发展路径,即“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同时,既决定着战略力量建设与运用的性质和方向,又主要依靠战略力量具体贯彻落实。湖南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性格特质,有“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有“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力等,能为“一带一部”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这些年来,湖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一带一部”科学定位,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2019年,全省经济总量逼近4万亿元,达3.975万亿元。在推动中部崛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势下,湖南已站到了新的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