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蜀汉不躺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将曹丕拖下水来!

李严欲哭无泪。

他这都摊上的什么事啊?

他堂堂的托孤大臣,怎么还能突然降节?这种消息要是传出去,他李严一世英名岂不尽毁?

李严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没有任何迟疑的,当即出言反对:“殿下,臣对此事坚决不同意,殿下的计谋已十分完备,何须再出此下策?这岂不是要让大汉沦为天下话柄?大汉何至于此?”

“何况臣乃陛下临终前叮嘱的托孤大臣,对大臣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异心,不然陛下何以将此等重任托付于微臣?臣又岂会做出这般为人不耻,被后世戳脊梁之事?”

“请殿下收回成命!”

李严言辞铿锵,态度十分坚决。

先帝刚崩,他就转头‘弃汉’,这种行为太恶劣了,足以遗臭万年,他是有些孤傲,但不是没脑子。

这种缺大德的事,他是不会去应的。

诸葛亮深深的看了刘禅一眼,能感受到刘禅骨子里的疯狂,还有便是深深的焦虑跟不安。

他很费解。

刘禅为什么会这么执着?

这对刘禅而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刘禅的主意,从始至终,其实对底下的文官、武将影响都不太大,顶多是继续沿袭刘备在时的攻势,真正影响的,从始至终都只有刘禅一人。

即便如此。

刘禅也并非没有退路。

随时都能抽身离开,而全军修整了一段时间后,其实士气已恢复了不少,只要不是在前线僵持太久,即便最终计划不成,也是能安然离开的。

但刘禅却还是要一意孤行的冒险。

而且还越来越偏激了!

这场谋划在刘禅心中,就必须要成功不成?

但成与不成,又岂是一家能定的?

最终还是要看孙权和曹丕脸色,只不过经过层层加码之后,孙权跟曹丕都很容易上当就是,但现在的刘禅,却好像有些丧失了理智,一心想达成目的,哪怕是付出自己。

刘禅不仅要亲身上战场,鼓舞士气,还意欲通过自污的方式,来给孙权制造压力,而今更是想自毁名声,来实现进一步施压,但这些,在诸葛亮看来,已经过火了。

诸葛亮肃然拱手道:“臣同样不赞成,只是臣很费解,殿下为何要一次次将自己置于这般艰难处境?”

“大汉纵失荆州,但依旧保有益州全境,而且精锐未失,等朝廷安顿好内外,便可结好东吴,联手北伐,大汉始终是有扭转乾坤的机会的,何以非得在荆州死磕?”

“臣承认,殿下的想法,是高风险高收益。”

“但臣还是替殿下有所不值。”

“臣是这么认为。”李严也连忙附和着。

刘禅摇头。

他又如何不知?

只要自己愿意缩头,拍拍屁股就能回去,然后可以继续当自己的‘挂件’皇帝,有了这么多的精锐,诸葛亮能更轻易的平定益州的大小内乱,能更早的集中国力资源,开始北伐。

但不够。

不管承认不承认,魏国其实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对抗东吴上,而蜀汉精锐未失,魏国定会在陇西地区,驻守更多的兵力,最终还是会变成国力对抗。

蜀汉耗不起,也拖不起。

更重要的是,荆州是蜀汉的人才储备之地,失去荆州后,蜀汉就只能启用益州的人了,但......益州的士族,对蜀汉并没有那么高的忠诚度。

若是在丞相有生之年,不能北伐成功,蜀汉基本就又要走上历史的老路了,人才枯竭,后继无人,刘禅自是不愿意这种历史悲怆之事再度发生。

他最近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想法。

不断的查漏补缺。

为的就是以身为局,试图去真正改变历史,若是成了,他便能携带着这场‘大胜’,凯旋回国,不仅能迅速稳定人心,安抚民意,还能借助这庞大的威望,将益州士族给清洗一遍。

去对益州进行一番真正的改造。

但若是不成,便只能灰溜溜的回去,然后将大权交予丞相,让其平息南中叛乱,慢慢的积攒威望,内修好世家豪族,外结盟东吴孙权,稳固益州内外,着手准备北伐的事。

他则安心当个‘挂件’皇帝。

只是终有些不甘心。

他还是想最后拼一把,若是拼嬴了,会给他节省很多时间,让他能做更多的事,为蜀汉积蓄更多的国力。

作为汉族子弟,身处乱世,谁又没一统天下之雄心?

何况他本就为汉室正统。

刘禅轻叹一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孤能告诉的。”

“便是孤需要这场大胜!”

“大汉也需要这场大胜。”

“孤这么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就是为了提高胜率。”

“孤要赢!!!”

“孤要通过这场大胜,开启三兴汉室的伟业。”

“还请丞相和中都护助我。”

“两位是父皇最为信任和倚重的臣子,也都是我大汉的股肱之臣,孤如今也只能靠丞相和中都护了。”

刘禅起身,朝两人恭敬一拜。

诸葛亮没有受,沉思了一会,突然道:“殿下是想将曹丕拖下水?”

刘禅点头。

诸葛亮蹙眉,不解道:“殿下对曹丕这么谨慎?殿下之前做了这么多动作,依旧在担心曹丕不会上当?”

刘禅继续点头:“孤也不是担心,只是觉得不稳妥,因而需要给曹丕更大的刺激,让曹丕抵制不住这个诱惑,哪怕知道可能会被骗,依旧想去试试。”

诸葛亮沉默。

刘禅凝声道:“曹丕篡位,但魏国内部依旧有反对的声音,而曹丕生性多疑,即便知道大汉跟东吴在对峙,也依旧选择了坐岸观火,因而一般情况,很难让曹丕改变心思。”

“但有一件事。”

“曹丕一定经受不住诱惑。”

“一统天下。”诸葛亮轻声说了出来。

刘禅眼神带着几分感慨,道:“是的,哪怕曹丕明知道可能会被骗,但要是大汉真投了,而孙权又早就承认为魏臣,那曹丕基本上就实现名义上的统一了。”

“在这种惊天的功绩伟业的诱惑下,曹丕很难再继续保持定力,定会派人前来打探消息,也会对东吴进行施压或质问。”

“而这就是压垮孙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要曹丕下场,无论曹丕做什么,表露了什么态度,都意味着蜀汉跟东吴之间的相持平衡打破了,而刘禅又一副要跟东吴不死不休的模样,最终压力最大的自然就成了孙权。

这就是刘禅的计划。

驱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