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那么一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医者仁心 三

第93章 医者仁心 三

2021年6月,在我们医院的大厅内,一名中年妇女无助地哭泣着:“我娃娃的肾被人割了卖了!”

她名叫高爱芳,她口中念叨的娃娃是她的女儿高静。

医生割肾卖肾,这罪责可不轻,高爱芳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件事还得从一次体检说起。

2020年11月,高静和平常一样在单位上班,她是高速公路皋南收费站的员工,单位组织员工体检。

体检结果出来后,高静看着体检单上的结果(左肾缺失),一下子瘫倒在地,她想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缺少一个肾呢?是不是诊断错了。

高静和我们医院有个一次有关系,她17岁的时候出过一次车祸。

那年高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车给撞了,被送到我们医院救治。

诊断结果为脾脏破裂,需要马上手术,因为高静的情况比较严重,在手术当中,她的脾被切除了。

手术之后,之前活蹦乱跳的她,有时候会感觉到腰酸背痛,坐的时间长了会感觉到累,洗衣服的时候也会感觉体力不支。她的抵抗力明显的下降,别人感冒几天就好了,而她需要打一个多月的点滴才能痊愈。

开始的时候,她和父母都以为这是手术之后没有恢复元气导致的,可她的这一症状持续了七八年,直到这次单位体检她才知道这么多年的症状和左肾缺失有关。

缺肾这种事不是小事,高静又去了多家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都一样。

在2021年一月,高静一家来到我们医院,点名要找当年给高静做手术的王主任。听说高静一家来找他,王主任直接躲了起来。

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问医务人员,他们的回应是:“王大夫今天休息。”

医院的态度让他们难以接受,他们更觉得王大夫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于是他们一家来到医院大厅,进门就嚷嚷着说:“我的肾让人卖了,你们还让我冷静?”看病的患者一听这话,瞬间围了过来,大家窃窃私语道:“卖肾?还真有这样的事?”

医院看到这样的情况,知道没办法逃避了,院长吴友仁出面说道:我们在手术中肯定没有切除高静的肾,会不会是先天性的肾缺失,或者发育不全呢?因为这样的说法,医院很快被打脸了。

因为在之前的那场手术存档中清晰地记录着:“双肾清晰可见,未见异常。”而那次手术只是切除了脾,没有对其他任何器官进行手术。

最后医院找到高静一家,叫他们走司法程序来裁定此事。鉴定机构由高家人去寻找,所有费用由医院承担。

高家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于是和医院委托南京某司法鉴定中心,对这一事件进行司法鉴定。

鉴定结果为:对于高静的这台手术,医院存在医疗过错,不排除她的左肾缺失与医院的治疗过程有因果关系。

当高静一家拿着鉴定结果找医院要说法时,医院却说他们出具的鉴定结果模棱两可。

司法鉴定没有起到更好的效果,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难办了,为了让此事尽快有个结果,院方提议让高静做一个泌尿系统三维重建,这个系统的好处是可以搞清楚高静左肾缺失的原因,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割肾留下的痕迹,那就由院方承担责任。

高静听说这个三维重建系统对人体伤害特别大,更何况自己现在缺少一个肾,如果再出现什么问题,那不是影响后半生吗?

看着商讨好的方案不能实行,高静一家每次来找医院,医院都拿“院长不在,得院长出主意”来推脱,事情就这样拖了两年。

2023年1月,高家将我们医院告上法庭,可是不管高静还是医院,都拿不出有利的证据来证明高静的肾去了哪儿。

没有等到判决结果出来,一直逃避的王主任却先发制人,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高静一家告上了法庭,不仅让高静向他赔礼道歉,还让高静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费100万元。

高静一家有点懵,自己本是原告,现在怎么成了被告呢?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最后卫生局参与进来进行调解,王主任随后撤诉。

在2023年5月,法院以医院存在过错为由,判决医院赔偿高静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36万元。

虽说此件有了结果,但是对于高静来说,这个结果她始终没有办法接受,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左肾,本来到了结婚年龄的她,对恋爱也失去了信心,她变得自卑而且敏感,她说:“我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不会幸福。”

作为王主任的同事,我知道肯定是他干的!可是没有证据,我也不好跳出来为高静作证。

我的第一任老婆就是高中、大学时的同学朱小兰,也是同事,她后来与丁正山偷情,两人还生了个儿子,我当然忍受不了,和她离了婚。

我的第二任老婆名叫王建芳,她和我离婚后也生了个儿子,原因我就不说了。

我现在的老婆名叫田小琴,我的女儿名叫章阳阳,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

我们一家现在都在无锡生活,我们的房子很大,收入也不低,钱花不完;但我父母并没有改掉以前省吃俭用的习惯,我父亲70多岁了,依然像在如皋厂里时一样,把垃圾捡回家,邻居家扔掉的破柜子、旧篮子,他都捡回来继续使用,我怎么说他都改不了。

这次同学聚会,父亲不让我回来,他说来回要花钱,说不定还要交钱,父亲觉得花钱凑热闹实在不划算!他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抠门。

医者仁心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意味着医生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仁爱之心。这个观念强调了医生对患者全面的关爱和尊重,以及医生对医学事业的奉献和敬业精神。

医者仁心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其中说:“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乎以上。……故曰:医者不治已病治人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大意是说:上古时代的人们,懂得道法自然的原理,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生活有节制有规律,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够身心健康,长寿无疾。……所以说:治疗疾病要从根本入手。根本在于阴阳调节。医生不应该等到自己或他人生病了才去治疗,而应该在病情发生之前就预防和调理。这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兵器一样,不是太迟了吗?

“医者仁心”这个词语后来被历代医家广泛引用和发扬,并成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所以说医生要有一颗爱人、救人、惜人的心,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要有一种对医学的智慧和觉悟,要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医者仁心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和特色,也是现代医学的本质和目标。在当今社会,医者仁心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只有医生真正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意愿,与患者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才能有效地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促进医患之间的合作和共识,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效率。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风险高等因素,一些医生出现了职业倦怠、职业焦虑、职业抑郁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给予医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而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医生自身找到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就是医者仁心。只有医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和价值,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职业有幸福感和尊严感,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才能有效地缓解和克服职业困境和压力。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紧张和冲突的现象,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效果,也损害了医生和患者的权益和尊严。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而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医生自身做起,培养和弘扬医者仁心。

医者仁心是医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风范,也是医学事业的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弘扬医者仁心,使之成为每一位医生的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