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6章 佛性

2013.11.27

突然想起来谈佛。其实,我对佛经、佛法、佛理几无钻研,只不过是对佛怀有一种敬仰。当年陈晓旭剃度出家,成了一大新闻。在许多人看来,“林妹妹”的妩媚与才情,并非归于寂灭,她也没有满心的不舍。她的举动倒是应了日本宗教哲学家矶部忠正的解释:在日常身边的一切事态和自然现象中,人都能感受到神秘的生命以及宗教的存在。

东方的民族被称作有佛性的民族,任何一个东方人,只要会心领略,必能开显佛性。在那样的凝神静虑中,坐看蝶来花开,静听云飞风吟,你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所以在日本,常常会有女性花80美元到京都龙源寺去做一日尼姑,身披袈裟,借冥思坐禅以平息内心。或许是一念已逝,世缘渐去;或许是万虑未生,天机涵养,这些选择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力量耗尽后的放弃,都被看作一种有缘的接引。人世间劫难常有,累为柔肠,究竟有什么东西能够对人的精神归宿有所承诺?又有哪种修炼能够让人重拾内心的平静?有人这样描述:福冈的一位老太婆费力地从路边捡起一片红叶谛视许久,如此懵懂多年,方始憬悟,也许在那一刻,她要珍藏的,只是抚弄落叶时所体悟到的禅意而已。

佛意说:“十丈软红,哪里不是积福处?”

“林妹妹”挥别花月世界,为自己内心留一泓静穆,她自有契心之处。看似无情,却成就了一种解脱。最终,“林妹妹”还是背弃这个世界怅然而去。想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忍看”二字。

呜呼!大地皆是蒲团,作为人,拥有一份佛性和一种敬仰就行,为什么一定要如此拘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