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书序
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创新史,古往今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的进步,增进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创新正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处在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迅猛,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前沿技术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深刻调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国创新发展正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三大业务体系——《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海牙体系外观设计、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中,中国申请人的申请量稳居世界前列。英国《经济学人》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的摇篮,其创新成果正广泛应用在全球各地。
伴随着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创新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风险性、系统性等特征,对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战略性视野和整合性思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创新研究,特别是系统地总结创新的客观规律、企业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多学科研究创新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创立等,是创新研究的重点。
基于此,“创新思想与实践丛书”旨在反映我国创新管理领域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在中国特色的创新思想、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加快建构并形成中国自主的创新管理知识体系。在内容层面,涵盖了前沿性研究、创新管理理论、企业创新实践、知识产权管理等不同主题和细分角度,以源自中国企业实践、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着眼于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