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备重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战云密布

直到金使踏出殿门,赵构才发现自己的龙袍下摆已湿透,竟是被冷汗浸透了三层锦缎!

殿中一片死寂,唯闻烛火摇曳之声。

赵构面色惨白,手指仍死死扣着龙椅扶手,指节泛青,好似稍一松劲,整个人便会瘫软下去。

“诸……诸位爱卿,有……有何良策?”他的声音细若蚊蝇,在空荡的大殿中几乎难以听闻。

数月前,同安郡王、太傅杨存中曾进呈《备敌十策》,条陈战守之要。

然而步军司统帅赵密暗中觊觎其兵权,上书弹劾杨存中“喜功生事,妄启边衅”。

杨存中闻讯,未待朝廷降罪,便主动上奏请辞,自此闭门谢客,不问军政,如今朝堂之上,主战派寥寥无几。

内侍省都知张去为躬身走出,低声道:“官家,金人兵锋正盛,若贸然开战,恐非上策,不如退守长江,暂避其锐……”

话音未落,侍御史陈俊卿已勃然变色,厉声喝道:“荒谬!金人撕毁盟约,侵我疆土,若再退避,国将不国!臣请起用张浚,统兵御敌,并治张去为惑乱军心之罪,以振士气!”

尚书右丞朱倬立于一侧,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语。

陈康伯踏前一步,朗声道:“官家,金人背盟,天地共愤!今日之势,唯有一战,不可议和!若官家圣意坚决,则三军将士必同仇敌忾,士气倍增!”

赵构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龙袍上的绣纹,良久才嗫嚅道:“若战事不利,如何是好?不如先议和?”

户部尚书刘岑颤巍巍出列,须发皆白,却仍挺直脊背,高声道:“老臣愿出使金营,以缓其兵锋!”

赵构望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臣,眼中闪过一丝愧色:“刘爱卿年事已高,此去凶险……”

“臣年老矣,唯不惜一死!”刘岑声音陡然提高,苍老的面容因激愤而泛红,“若议和不成,当以臣之颈血溅完颜亮之衣!”

殿中文武闻言,无不肃然,然而赵构却愈发惊惶,他生怕刘岑的刚烈反会激怒金人,使得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最终,他缓缓摇头,目光游移,落在了更为圆滑的工部侍郎汪纶身上。

“汪爱卿……”赵构朗声道,“此事,还是交由你去办吧。”汪纶躬身领命。

汪纶一行刚至淮北边境,便被金兵铁骑团团围住。

为首的千夫长横刀立马,冷笑道:“大金皇帝有令,宋人不得入境!”

汪纶强作镇定,递上国书:“此乃我朝议和诚意,还请将军转呈贵国陛下……”

那千夫长看也不看,长刀一挥,国书顿时被劈作两半,飘落尘土之中。

消息传回临安,赵构如遭雷击,手中茶盏摔碎在地。

他面色惨白,喃喃道:“那完颜亮……竟连议和的机会都不给?”

他急召群臣,连续更换使者,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内侍,可结果依旧,金国拒绝一切和谈!

完颜亮的意图已昭然若揭,他要的不是宋朝妥协,而是要赵构拱手送上整个南方!

赵构彻底慌了,他连夜召集心腹重臣,颤声道:“金兵势大,不如……暂避海上?”

大学士宋苞闻言,当即跪伏于地,高声道:“官家!若国土尽失,难道陛下要终生漂泊海上,做那无根之萍吗?”

赵构被这一喝震住,颓然跌坐。

左相陈康伯见时机已至,连日奔走,终于说服了宋苞等重臣支持抗金,他心中深知,若再不备战,宋室危矣!

赵构虽仍畏惧金兵,但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为了能在南方的小朝廷继续称孤道寡,不得不咬牙道:“既然金国妄开边衅,那便应战!”

陈康伯当即进言:“西南有老将吴璘坐镇,可保川蜀无虞,京湖制置使成闵镇守荆襄,可稳长江中游,唯独江淮战场,尚缺一位能统筹全局的统帅!”

赵构沉吟良久,终于下旨:命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荆南军节度使,率精锐驰援淮西;

令两淮诸将组建民间团社,各保乡土,坚壁清野;

调淮东诸军增援,加固城防,死守要冲;

令沿江诸郡修城积粮,稳固后方,以防金兵突破江淮。

最后,为了鼓舞士气,赵构故作慷慨,下诏御驾亲征!

当然,他并非真想上前线,不过是做做样子。

然而,赵构始终未曾起复被排挤出朝的张浚和杨存中。

怯懦之君,终究难掩其惧!

八月初一,汴梁城外,烈日炙烤着黄沙漫卷的校场。

十万金军铁甲森然列阵,旌旗遮天蔽日,在燥热的秋风中猎猎作响。

战马刨动着铁蹄,扬起阵阵尘土,将整个校场笼罩在一片肃杀的黄雾之中。

完颜亮身披鎏金铠甲,在三百名铁浮屠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三丈高的点将台。

正午的阳光照射在金甲上,折射出令人目眩的刺目光芒,台下的将士们仰望着这位大金皇帝,恍惚间竟如见天神临凡。

“将士们!”完颜亮的声音如同雷霆炸响,在旷野中回荡,“江南有数不尽的金山银海,藏着肌肤胜雪的佳人!待攻破临安,朕许你们任掠三日!”

“万岁!万岁!”台下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女真精锐们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狼牙棒和弯刀,眼中燃烧着贪婪的欲火。

这些由完颜亮挑选的虎狼之师,平日里享受着最优厚的粮饷,此刻更是被许诺的财富刺激得血脉贲张。

完颜亮满意地环视着沸腾的军阵,继续煽动道:“多则百日,少则一月,必让赵构小儿跪地求饶!一统天下,在此一举!”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震得校场周围的柳树都在簌簌发抖,待声浪稍歇,完颜亮命亲卫呈上三支镔铁箭矢。

他高举第一支,声若洪钟:“朕此行若不能饮马长江,誓与卿等永不北返!”说罢,双臂发力,箭杆应声而断。

又举起第二支:“破城之日,金玉子女尽归将士,违令者斩立决!”箭矢再次折断。

最后举起第三支:“南征大计已定,敢有谏阻者死!”话音未落,箭矢已成两段。

三箭俱断,全场肃然,唯有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