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曹军南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刘表卒,刘琮在蔡瑁和张允的支持下做了荆州之主。并附信给刘表长子刘琦叫其不用崩丧,继续镇守江夏。同时献降表与曹操。
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荆州,想要在荆州一举击溃孙权和刘备,一统天下。
曹操命曹仁率五万兵马一路南下新野,却在新野城中诸葛亮之计,死伤无数。
但是,刘备还是退守樊城。
樊城。
“军师,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刘备焦急的面向孔明。
孔明道:“主公,眼下我们只能放弃樊城,然后拿下襄阳暂时调整。”
刘备道:“那跟随我的百姓该怎么办?我不愿意放弃他们。”
孔明道:“可派人在城内告知百姓,愿意跟我们走的就一起走,不愿意的就留下来,想来曹操也不会对这些普通百姓做什么。”
孔明又面向关羽:“云长你现在即刻去汉水边整顿船只。”
云长道:“领命。”
樊城内。
孙乾、简雍大声喊道:“曹操大军已经南下进入荆州,我主玄德公兵微将寡无法阻挡曹操大军,遇撤往襄阳,你们若愿意跟随我主玄德公一起走的,现在就打点行装和我们一起过江。”
新野和樊城两县的百姓齐声大呼说:“我们就算死,也要跟随玄德公。”
其中一身材高大英武少年,身穿粗布麻衣,此时的他看着街上形色匆匆的百姓,心里苦恼道。
“看来曹操大军已经南下荆州,接下来我也要有所准备了。”
晌午至。
刘备带着人马,后面跟着数以万计的百姓向襄阳行去。而陆瑁就在这百姓中。
话说刘备大军行至襄阳东门,刘备大叫道:“刘琮贤侄,快打开城门,我等只为救百姓,绝无他意。”
刘琮看到刘备到来,怕他不敢出来,便问蔡瑁该怎么办。
蔡瑁和张允来到城楼上,命令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望着襄阳城哭了起来。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抡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
刘备道:“本想保护百姓,没想到反而害了他们,这襄阳不如不入。”刘备无奈,只能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道:“主公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州为家。”
刘备道:“正合吾心。”
于是带着百姓离开襄阳,朝着江陵而去。
途中,忽然哨马来报:“主公,曹操大军已至樊城,派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
众将皆道:“江陵要地,足可坚守。现在民众数万跟着我们,每日只能走十余里,像现在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到江陵?倘若曹操率兵到达,又怎么样能够迎敌?不如暂时放弃百姓,先赶往江陵。”
刘备哭着道:“举大事者以人为本!现在百姓跟着我逃命,我又怎么能忍心放弃他们呢?”
陆瑁闻之心想:“果然如史书所说,刘玄德真仁慈之主也。接下来按照历史记载,局势会更加糟糕,爷爷就如你所说大势不可改,但是小势我还是想改,历史上说徐庶母亲会被俘虏,那我怎么样也得保一保她了。毕竟未来如果有徐庶和关二爷一起镇守荆州,我想荆州也不会那么容易的丢掉吧。”于是陆瑁悄悄的离开了大部队,盯着徐庶母亲的马车。
却说刘备带着百姓,缓缓而行。诸葛亮道:“追兵不久即至。可遣云长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教他速起兵乘船在江陵会合。”刘备随即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自己家老小以及徐母。
话说曹操那襄阳已定,荀攸进言道:“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刘备若据此地,极难动摇。”曹操道:“我并没有忘记!”随命于襄阳诸将中,选一员引军开道。诸将中却独不见文聘。曹操使人询问,方才来见。曹操道:“汝来何迟?”文聘对道:“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讫,欷歔流涕。曹操道:“真忠臣也!”除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便教引军开道。探马报说:“刘备带领百姓,日行止十数里,计程只有三百余里。”曹操命夏侯惇、张辽、许褚、曹仁、李典、夏侯渊、乐进和张郃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却说刘备和数万百姓、三千余兵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而去。诸葛亮对着刘备道:“云长去了江夏,到现在还没有回音,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刘备道:“的确,烦劳军师亲自前往江夏走一遭。希望军师能够说服刘琦出兵。”诸葛亮应允,刘备命刘封以及五百军士保护诸葛亮向江夏进发。
当日刘备自与徐庶、简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刘备惊道:“此何兆也?”简雍颇明阴阳,袖占一课,失惊:“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道:“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我怎么忍心放弃他们呢?”雍道:“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刘备问道:“前面是何处?”左右答:“前面是当阳县。有座山名为景山。”刘备便将就此山扎住。
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刘备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当。刘备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刘备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刘备骂道:“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飞保着刘备,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刘备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只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徐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刘备大哭道:“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刘备怒叱:“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道:“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刘备道:“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道:“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道:“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刘备道:“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哪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张飞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当阳县境内。
曹军正在追杀着一辆马车和数十名刘备军士。刘备军士卒在生死攸关下抛弃马车,选择了自己逃跑。
马车内,甘夫人和徐母忽然发现马车不在往前走,而是慢慢停了下来,立马察觉到不对。
马车外面嬉笑声不断,顿时让甘夫人和徐母惊恐起来。
很快,车帘被曹军掀起,外面的曹军士卒看到了里面一个大美人和老太婆以后,顿时色心渐起。正当曹军准备对里面的美人下手之时,曹将晏明看到怒道:“尔等住手!如此不尊军纪,成何体统!”
闻听此言,曹军士卒皆低下了头,并赶紧排列站好。
很快晏明来到军前,问道:“马车内什么情况?”
一士卒答道:“禀将军,马车内的人,应该是刘备的家眷,有一美人和一老太婆。”
闻言晏明道:“那就带着他们随本将军去见丞相。”
“诺。”
众曹军士卒拉着马车往曹操方向赶。
没想到刚走几步,就碰到了跟着而来的陆瑁。
晏明定睛一看,只见前方一持枪的年轻少年挡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发现此子身体强壮,一身正气。
“留下马车和你的马,你和你的人可活。”
陆瑁语气平淡,看着晏明说道。
“狂妄,我这有兵有将,就凭你一人闯的过吗?”晏明瞧不起的道。
陆瑁也不废话,手持梅花枪向着曹军杀去,面对眼前阻挡自己的曹军,陆瑁一枪一个,横扫一片将曹军斩落。陆瑁瞬间来到晏明面前一枪刺去,直刺要害,晏明身死。
“常山赵子龙再此,尔等留下车马!”
就在此时,又一声爆喝,曹军还没回过神来,只见前方一白袍将军,手持长枪,骑着白马,朝着他们这边狂奔而来。
这时候曹军已经毫无士气,纷纷做鸟兽状逃跑。
赵云见曹军士卒溃逃也不追击,而是勒住战马,来到陆瑁面前,看着杀了晏明的陆瑁拱手谢道:“在下赵云,字子龙,多谢壮士出手相救。”
陆瑁看着前世自己崇拜不已的赵云拱手道:“原来是子龙将军,久闻大名,在下陆瑁字子璋,在下路过,看不过去就出手了,不必多谢。”
两人相视一笑,只见赵云下马来到马车前半跪于地,拱手作揖道:“末将来迟,让甘夫人受惊了。”
马车内,甘夫人掀起车帘,看到了赵云以及旁边的陌生少年。
“徐夫人、夫人,糜夫人和少公子去哪了?”赵云一脸错愕道。
“赵将军,我们半路遭曹军截杀,我与妹妹她们走散了,阿斗应该和妹妹在一起,赵将军一定要将他尽门解救出来。”
“末将定不负所望,如今事态紧急,夫人还需离开此地,末将已经找到简雍,夫人可与简大人一起往主公方向奔去。”赵云道。
说完,赵云重新站起身来,翻身骑上马背。刚准备走时,只见陆瑁也骑着晏明的马过来道:“赵将军,此去带上我如何?”
“此去九死一生,你不怕吗?”赵云望着陆瑁道。
“在下本是江陵一山野人,此次下山本就一展胸中报负,素问玄德公仁义,这一路过来,所看所见,果真如此,我自问武艺不输当世之人,此去陪将军寻人,又何惧哉!大不了就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陆瑁回道。
“好,既然子璋你愿往,那我等现在便走。”赵云道。
“好!”
陆瑁随即与赵云朝着敌军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