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X:智启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夜灯初明,智海扬帆

窗外的夜色渐渐浓稠,筒子楼里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点亮,如同散落在墨色绒布上的碎钻,映照着人间烟火的真实与喧嚣。隔壁王叔家电视机里新闻联播的激昂片头曲隐约传来,混杂着楼下孩童追逐嬉闹的欢笑声,一切都带着八十年代末独有的印记。

陆扬坐在那张靠窗的、桌面坑洼不平的旧书桌前,指尖轻轻拂过略显粗糙泛黄的数学课本封面。晚餐时那微妙的家庭氛围,父亲那复杂难明的眼神,母亲眼角眉梢藏不住的欣慰与担忧,以及内心那份沉甸甸的、要改变一切的决心,此刻都化作了驱动他行动的燃料。

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晚饭时排骨炖土豆的香气,以及父亲那劣质香烟的味道。这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气息,让他躁动不安的灵魂找到了锚点。

“启智,”他在意识深处轻声呼唤,声音带着一丝郑重,“我们开始吧。从头开始,高二数学。”

【指令确认。开始执行“基础学科知识体系重塑”计划,首要目标:高中数学(上学期)。正在接入使用者当前知识库(基于大脑记忆残留)……分析中……】

启智的声音依旧是那种高度逻辑化、不带丝毫情感波动的中性音,但在陆扬听来,却如同天籁。

“接入我当前的知识库?”陆扬有些好奇,“你能直接读取我的记忆?”

【可以读取您大脑中关于知识信息的神经元存储模式,并进行比对分析。但无法直接获取您的主观情感记忆与隐私思维。分析完毕。使用者在高中数学(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度评估为:38.7%。存在大量基础概念模糊、公式记忆混淆、逻辑推理链断裂等问题。主要薄弱章节为:函数、三角函数、数列……】

一连串冰冷精准的数据和评价,像一把手术刀,毫不留情地剖开了陆扬学渣的本质。若是前世,这样的评价足以让他羞愧得无地自容,甚至自暴自弃。但此刻,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

“果然……惨不忍睹啊。”陆扬自嘲地笑了笑,眼神却没有丝毫退缩,“没关系,我们有的是时间,也有最好的老师。启智,扫描这本数学课本,还有我的课堂笔记。”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了那本写满了鬼画符般字迹、甚至还有几处涂鸦的数学笔记本。

【指令收到。开始进行光学扫描及信息结构化处理……扫描对象: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使用者课堂笔记(高二上学期)。预计耗时3.7秒……扫描完成。数据已录入临时数据库,正在与知识库进行交叉比对,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

陆扬感觉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道无形的、柔和的光束,以超越视觉极限的速度扫过了摊开的书本和笔记。当然,这只是他的错觉,启智的扫描完全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

“个性化学习路径?”陆扬追问,“什么意思?”

【根据您的知识薄弱点、认知习惯(基于记忆分析)以及目标要求(短期内快速提升),系统将生成最高效的学习顺序、重点难点提示、以及多元化解题思路。建议首先从‘函数概念与基本性质’章节开始,预计需要1.5小时完成初步掌握。】

“好,就听你的。开始吧,函数!”陆扬握了握拳,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翻到函数那一章,看着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定义、定理,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的他,就是从这里开始,一步步掉进了数学的深渊。函数的定义背了忘,忘了背;图像画得歪歪扭扭,性质更是稀里糊涂。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他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最终的结果就是考试时面对那些扭曲的符号,大脑一片空白。

【学习开始。首先,关于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启智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冰冷的复述,而是带着一种奇特的“引导性”。随着它的讲解,陆扬感觉那些原本枯燥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

【核心要点:‘任意一个x’、‘唯一确定f(x)’。可视化辅助已生成。】

瞬间,陆扬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清晰的三维动态模型。两个透明的集合光球(代表A和B)悬浮在空中,无数光点(代表元素x)从A球中射出,通过一条条清晰的、由对应关系f构成的“管道”,精确地、一对一地连接到B球中的光点(代表f(x))。任何试图“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在函数定义范畴内)的连接,都会被高亮标红并提示错误。

“这……这是……”陆扬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能直接在我脑子里放动画片?”

【这是基于您大脑视觉皮层的信息投射,并非外部影像。目的是利用图形化思维辅助理解抽象概念。根据记录,您对视觉化信息的接受效率高于纯文本信息。】

“太……太不可思议了!”陆扬忍不住低声惊叹。这种感觉,就像是随身带着一位超级教师,不仅能随时讲解,还能把最难懂的概念用最直观的方式“演”给他看!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撼,集中精神跟着启智的讲解和可视化模型,重新理解函数的定义。这一次,那些曾经如同天书般的文字,变得清晰无比,逻辑链条也异常顺畅。

接下来是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解析法,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对应关系。例如:f(x)= x²+ 1。注意定义域的隐性限制。】

【列表法,即将自变量x与对应的函数值f(x)一一列出。适用于自变量取值有限的情况。】

【图像法,即用函数图像表示对应关系。直观性强,能反映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每一种方法,启智都给出了简洁明了的解释,并配以恰当的实例和动态图示。比如讲到图像法时,陆扬的“视野”中就出现了一个坐标系,一条平滑的抛物线(y=x²)在坐标系中缓缓生成,随着x值的变化,对应的y值在图像上清晰地跳动。

“原来……原来函数图像是这么来的……”陆扬喃喃自语。前世他只会死记硬背几个基本函数的图像,却从未真正理解图像与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启智,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来着?我记得好像有定义域……”他尝试着回忆,却有些模糊。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缺一不可。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存在的前提。值域是函数值f(x)的集合。对应关系f是连接定义域和值域的桥梁,规定了如何从x得到f(x)。】

启智迅速给出了答案,并在陆扬的意识中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三足鼎立”的结构图,将三个要素的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

“对!就是这个!”陆扬一拍大腿(当然是意识里的动作),“我以前老是搞混定义域和值域,对应关系更是只知道个f符号!”

他贪婪地吸收着这些“重塑”后的知识。启智的讲解并非填鸭式灌输,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不仅指明了路径,还剖析了沿途的风景(知识点),解释了为何要这样走(逻辑关联),甚至还预警了可能遇到的陷阱(易错点)。

【注意:定义域优先原则。在研究函数性质之前,必须先确定其定义域。例如,函数f(x)= 1/x,定义域为x≠0;函数g(x)=√x,定义域为x≥0。】

【常见错误:忽略隐性定义域。例如,求解函数f(x)=√(x-1)/(x-2)的定义域,不仅要考虑根号下大于等于零(x-1≥0),还要考虑分母不等于零(x-2≠0)。】

这些提醒如同警钟,敲在陆扬心头。他回想起前世做题时,多少次因为忽略了定义域而丢分,不禁苦笑连连。

“启智,你简直……简直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陆扬由衷地感慨道。这种学习效率,这种透彻理解,是他前世做梦都不敢想的。他甚至觉得,如果当年有启智的百分之一……不,千分之一的帮助,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就完全不同了。

【我只是一个基于未来科技的人工智能助手,旨在辅助使用者达成目标。根据能量监测模块反馈,当前学习强度已持续45分钟,您的精神力消耗速度为每小时3.2标准单位,高于基准值。初步判断,高强度、高效率的知识接收与重构对精神力负荷较大。建议适当调整节奏,或在1小时后进行短暂休息。】

启智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陆扬的沉浸。

“能量消耗?还和精神力挂钩?”陆扬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也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开挂’肯定是有代价的。”

【是的。启智的核心运算单元需要能量维持,目前主要通过转化使用者的生物电能与精神能量进行驱动。过度消耗可能导致使用者精神疲惫、注意力下降,甚至引发头痛、眩晕等生理不适。请使用者注意平衡。】

“明白了。”陆扬点了点头,“3.2标准单位是什么概念?我的总能量有多少?”

【标准单位是为便于量化而设定的内部计量单位。根据当前评估,您的精神力总量约为85标准单位(此数值会因生理状态、情绪波动等因素变化)。目前剩余能量约82.3单位。安全阈值为20单位。】

“85单位……每小时消耗3.2单位……也就是说,像这样高强度学习,我大概能坚持……二十多个小时?”陆扬迅速计算了一下,随即又摇了摇头,“不对,疲劳度会累积,效率也会下降。看来得悠着点。”

这个限制让他稍微冷静了一些。启智虽然强大,但并非永动机,他自身的承受能力才是关键。这反而让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陆扬回应道,“我们继续,把函数性质这部分讲完。”

【好的。接下来是函数的单调性……】

时间在专注的学习中悄然流逝。陆扬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启智如同最精准的导航仪,引导他在函数的世界里乘风破浪。单调性的定义、判定方法(定义法、导数法——虽然现在还用不上)、奇偶性的概念、图像特征、判定方法……一个个曾经困扰他许久的知识点,在启智的帮助下被轻松攻克、融会贯通。

他甚至开始尝试做课本后面的练习题。

“启智,这道题,判断函数f(x)= x³+ x的奇偶性。”

【请使用者先自行尝试。回忆奇偶性定义:偶函数f(-x)= f(x),奇函数f(-x)=-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前提。】

陆扬定了定神,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函数f(x)= x³+ x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f(-x)=(-x)³+(-x)=-x³- x =-(x³+ x)=-f(x)。

“所以,f(x)是奇函数!”陆扬得出了结论,心中一阵欣喜。

【回答正确。演算过程无误。】启智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下一题……”

就在陆扬渐入佳境时,书房虚掩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母亲赵淑兰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关切。昏黄的灯光下,儿子伏案疾书的背影显得异常专注,甚至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沉稳。

这孩子……今天真的不一样了。赵淑兰心里嘀咕着。晚饭时那懂事的举动,还有刚才主动擦桌子,都让她又惊又喜。现在看到他如此认真地学习,那份喜悦更是难以言表,但心底深处,又隐隐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这转变来得太快,太突然了。

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看到儿子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那种投入的状态,让她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扬扬,”她最终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轻声问道,“这么晚了,要不要……喝点水?或者妈给你冲碗麦乳精?”八十年代,麦乳精可是相当不错的营养品。

陆扬从沉浸的学习状态中抬起头,看到母亲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个让她安心的笑容:“不用了妈,我不渴。您快去睡吧,我再看一会儿就睡。”

“欸,好,那你也别太晚了,明天还要上课呢。”赵淑兰见儿子语气温和,态度认真,不再像以前那样不耐烦,心里更是熨帖,叮嘱了一句,便轻轻带上了门。

听着母亲离开的脚步声,陆扬的目光重新落回课本上。他知道,母亲刚才一定在门口观察了许久。这份默默的关爱,是他前世忽略了太久的珍宝。

“启智,刚才和妈说话,消耗能量吗?”他忽然问道。

【常规思维与语言交流消耗能量极低,可忽略不计。只有在进行高强度逻辑运算、复杂信息处理或强制记忆提取时,能量消耗才会显著增加。】

“那就好。”陆扬松了口气。他拿起笔,继续攻克着函数章节的最后几道难题。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当陆扬终于解开了最后一道涉及函数性质综合应用的题目时,启智的声音再次响起。

【‘函数概念与基本性质’章节学习完成。根据实时评估,您对该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度已提升至92.6%。初步掌握目标达成。】

【当前已持续学习1小时48分钟,精神力消耗6.1标准单位,剩余能量79.2单位。建议进行15分钟的休息,以恢复精神力并巩固记忆。】

“完成了……”陆扬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感觉大脑虽然有些疲惫,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掌控感。

仅仅不到两个小时,他就攻克了前世困扰了他大半个学期的函数基础!这种效率,这种成就感,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看向书桌上摊开的数学课本,那些曾经狰狞可憎的符号和公式,此刻仿佛都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感觉……真他妈的爽!”陆扬忍不住在心里爆了句粗口,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夜色已深,窗外的喧嚣也渐渐平息。只有他书桌上的这盏孤灯,依然明亮。而在这灯光下,一个崭新的灵魂,正借助未来的智慧之光,扬起了驶向未知命运的船帆。第一步,已经踏出,而且无比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