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和硕王子
长华:那你要回去找他吗?缺金子子不?家里知道你吗?
蒙凯摇摇头:不缺不缺,家里也知道我。
长华:那是好事儿啊,你赶紧回去啊,多久了,你有十多年没见家人了吧?
蒙凯转过脸看了看她:早就忘了,很小的时候见过。
长华点了点头:奥,我想起来了,你娘是不喜欢你爹自己跑出来的。
蒙凯转回了脸目视前方说:你记不记得二十多年前,蒙曼人打进了黄崖关?
长华:知道啊,那时候蒙曼人连占了四座城,到了七沙河就止步不前了,后来我读到这段书的时候还总问你,你们蒙曼人是不是对河海啊的有忌讳,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再进一步了?
蒙凯:因为我娘就是七沙河人。
这话音不对啊,长华摸了摸自己的指腹,又左手摸着右手说:你不会告诉我,那位蒙曼的战神将军是你爹吧?
蒙凯摇头。
长华当即吐了一口气,好呀,吓死个人了,那位战神将军手握大楚几万将士性命,若是蒙凯是他的儿子,那就要立刻送他出关不然被楚军活剐了也不是不可能。!
蒙凯见她不说话了问:你还记不记得我叫什么?
长华摇头,时间太久了,她只记得他的名字很长奇怪又拗口,早就忘了。
蒙凯拉住了马车盯着她说:多隆佐格
一瞬间长华瞪大了眼睛,多隆佐!!!是蒙曼王的名字!!为什么蒙凯叫多隆佐格????
蒙凯要的就是她惊讶样子,又催动了马车慢慢悠悠的走着说:我是现任蒙曼王的儿子,也是他活着的唯一儿子。
长华咽了一口口水平静自己,这时周然从车厢里伸出个脑袋:可是我听说多隆佐扈六十多了,怎么会有你这么小的儿子。
蒙凯:那时候他们打到七沙河,我爹见到我娘就把我娘抢了去,他比我娘大了十九岁,小时候我娘说她其实可以不生我的,可我爹说不给他生孩子就继续打,楚疆又要遭难,我娘不想这样就一直在他身边,直到有一年蒙曼富足兵力强劲,就有人劝说我爹打大楚。
长华嘟囔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蒙凯:他违背了给我娘的承诺,我娘就带着我逃了出来,一路到了都中,本想和我一起做质子威胁我爹,可路上得了红热病,我没钱没本事给她治病,所以就。。。
长华听他说完道:那你一直都知道你的身世?
蒙凯歪着脑袋看着她,像是傻子一样:是你从来没问过。
长华扁嘴:那你今天为什么要说。
蒙凯:我爹要死了。他生的几个儿子都没活下来,只剩我了。
长华伸手一把拉住的缰绳疑惑的看着他:你要走吗?
蒙凯抿了抿嘴:要。
长华像是突然泄了气颓废的靠着车厢:好吧,那你走吧,记得让程劫给你带点人手,你一个人回去,蒙曼王室不一定容你,那个王座不是那么好坐的。
蒙凯犹豫着伸了伸手想拉她的手见她没回应说:我,,,必须要去,我若不去那个位置别人来座,必会进犯楚疆,我娘一辈子委曲求全想要保护的土地,不能让他们给毁了。
周然听的入神说:那你爹知道你吗?
蒙凯看了她的小脑袋一眼:知道,这些年一直知道,只是我不肯走,这次他派人送信来说他快要死了,我再不回去他就要守不住王座了。
周然看着长华说:我以为我的身份很厉害,没想到你的侍卫都是蒙曼王,看来是我高攀不上你了。
长华没心情听她逗笑,分别总是离人愁,她与蒙凯相识十年了,这小子对她死缠烂打软磨硬泡,若是爱上他是不可能,但私心的喜欢是一定有的。
正巧到了宫门,郑林立小跑着过来:哎哟,公主快些吧,陛下去永安宫了。
蒙凯下了马车,在马车后深深一拜,这天下他不喜欢,自小他娘要他学习文韬武略长大些程哥要他习武强身,他都不开心,只有长华能让他开心,一直催他回去的爹,用整个蒙曼换他一个回家他也不屑一顾,只是这次不同了,他不回去蒙曼要是乱了,楚疆也要遭难,他娘的遗愿,长华的信念都是支撑他回去的动力,哪怕蒙曼是刀山火海,他也一往无前,定要还他娘还长华一个安定盛世。
郑林立驾车外宫自然不敢拦,内宫到了魏七德早安排了轿夫快跑着将她送了回来。
气喘吁吁的进了屋门,刚喝一口文蓉倒的茶:陛下到!
周然比她好多了,像是没事儿人一样,长华强忍着大喘气,可一口茶死活咽不下去,直接喷了出来,吐到了皇帝的脚边。
身后的宫娥侍从各个提了一口气。
皇帝看着阿姐嘴角还残留的茶叶,突然起了兴。
他今日批奏的时候竟不自知在折子上写了好些个阿姐的名字,实在难忍思念,本是被魏七德和武昭仪带去天顺宫的,入了夜又来了永安宫。
那茶汤还在往下流,皇帝想起了那时阿姐来给颂耽求情时,阿姐的模样。
————————
时凤距离十五家宴过去一个半月,一个半月才来了月信,这两日肚子疼的长华死去活来,好容易缓和一些了,陛下宣旨明日和硕部族王子觐见,要她陪同,想来也有道理,她到楚宫的那年正是长公主诞下和硕王子转年回朝省亲的时候,长公主见她欢喜还替她向先皇求了谊心堂当住所,那一住就住了六年,谊心堂迎山夹水,是内外九宫景色最好的地方,长华心里也很喜欢长公主,故而对整个和硕部族颇为亲近,以往每年和硕使臣来,她都会陪同。况且听说今年,颂耽也来了,她都四年多没见过颂耽了,上一次见还是六哥去世的时候,陛下破例举办国丧,那时与颂耽相识,颂耽陪着她度过了失去六哥最难的那段日子,人虽然愣愣的,可心善又心热,故而颂耽算是她在深宫为数不多的远方好友,且颂耽这人要她最感兴趣地方就是不以男女之情喜欢她,真诚的认她这个朋友。
身体不适长华只好化一个隆重些的妆面,遮盖一下,怕颂耽见了担心她在楚宫过的不好。
升海殿,陛下总喜欢在这里宴请四方使臣,
长华抬头,正是暮色初合时,琉璃檐角已悬起百盏羊角宫灯,赤红流苏随风轻摆,似九霄仙子垂落胭脂云。殿前白玉阶浸着月光,阶下立十二尊青铜獬豸,口中衔着龙涎香烛,青烟袅袅缠绕着西域使臣的驼铃金钿。
朱漆殿门轰然洞开,鎏金地衣自丹墀直铺至蟠龙柱下。殿中三十六根金柱皆裹蛟绡,柱身浮凸着山海纹,烛影摇曳间,但见应龙鳞爪自云雾中时隐时现。穹顶悬七重鲛珠帘,每颗明珠里都凝着半勺月光,正照着四壁绘满的《八荒朝圣图》,画中仙人衣带当风,似要破壁而出抚掌而歌。
鎏金莲花座前,百名舞姬踩着龟兹乐师的羯鼓声,石榴裙旋作千朵红莲,臂间银铃与殿角铜铎共鸣,震得藻井间栖息的玄鸟振翅欲飞。
忽闻云板三响,九十九盏走马灯齐齐转动,灯影里游出青龙白虎。殿外焰火轰然升空,赤金流火泼向墨色苍穹,映得升海殿碧瓦泛起粼粼波光,恍如东海龙宫浮出人间。阶前青铜仙鹤香炉吐出的青烟,此刻化作百丈长虹,正笼住那轮将满未满的明月。
长华被眼前盛景所吸引,没注意到陛下已经到了。
今日陛下带着丽嫔一同出席,丽嫔是四年前颂耽护送入楚的,当时正逢国丧,丽嫔只是在内宫留用连个位分都没有,好在丽嫔性子爽朗开明,前年又生下小公主,才有了修仪之位,今日特许丽嫔穿戴和硕部族的衣饰,到真是好看。
安国公主地位尊贵不能与颂耽一同坐在下方,只能陪皇帝坐在上首,今日亦是代太后前来,她也不能有逾矩的动作,正用着面前的寒酥脍,看着南海夜明珠贝切作的蝉翼薄片,铺在雕花冰鉴之上,淋以石蜜调和的酢浆,旁置青竹筒盛着昆仑雪莲捣成的霜粉,食前轻撒如落月华,长华银箸挑起时透映殿中烛火,竟能显七重霓色。心悦着文蓉贴耳传来口信:公主,颂耽王子问您,头上会不会太重戴起来不舒服。
想来是传菜的宫娥帮着带过来的口信,长华回:确实很重,可这样的时候,需戴些贵重之物才能显示我大楚实力雄厚。
颂耽又来:谁说这样的场合就需得戴了?我和硕就不要女子戴,重得脖子要折了还不能动。
长华回:可我身在大楚,不在和硕。
颂耽:你可愿随我去和硕?
长华:去和硕?如何去?我已被陛下晋封了安国公主,怎可随意出走!
颂耽:你就说想不想去,想不想离开楚宫?
长华这次没有再让文蓉传信,只是看着下首的颂耽点了点头。
最初几句话,明崇并未察觉,毕竟上次见外甥还是个小娃娃,转眼都长成个大人了,十三四岁的孩子样子却不单薄,明崇很是喜欢,这边正叙着旧怎么就看见阿姐和颂耽眉目传情了?
眼皮一跳心叫不好,那年阿姐情伤,他亦深陷六哥之死的悲痛,这个颂耽趁虚而入跟阿姐走的可是太近了些。
当机立断举杯说:颂耽首领,来,陪朕喝一杯,四年前正是你护送朕的多多一路来到大楚,朕才能有熙荷公主。
颂耽不敢耽误迈步上前来到殿中举酒便要饮下去。
皇帝:慢着慢着,急什么,朕还没说完,朕想啊,颂耽首领现是壮年,家中还没有个管事的主母,既然你送了朕一段良缘,朕今日高兴,就替你做主了。
皇帝一停顿,颂耽赶紧插话:陛下美意,颂耽感激,可颂耽早以心有所属,颂耽恳求陛下将公主下嫁给颂耽,让颂耽带她去和硕。
颂耽的楚白话是长公主到了和硕才教的他,他又怎么知道公主一词,不代表安国公主更不代表长华。
皇帝一听,就知道你觊觎朕的阿姐,好,你要公主朕成全你,将杯一提说:和硕和我大楚世代交好,朕的长姐多次在信中向朕引荐你,那朕今日便允了你的请求,将荣欣公主赐给你。说罢抬杯饮下了这杯酒。
颂耽一听有些不对,荣欣公主是谁?陛下膝下三位公主年少,先帝的公主都已出嫁,年龄最相仿的就是小公主云乐,可云乐公主才十四岁,席间坐着的长华是荣欣公主吗?颂耽记得长华是一等公主了,是安国公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