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随波逐流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纯朴热情

“你说傻柱哥,他可是个好人,嗯,他不仅是个好人,而且是个能人,他做的那一手菜,那叫一个绝!很多大领导私底下都请他去做菜呢?淮茹嫂子是不是要把你介绍给他,那你可享福了。”卫振华笑道。

秦京茹闻言脸色微微一红,随即说道:“我姐姐也是这么说。额……你们院子里人是不是都特别好?”

闻言卫振华明白秦京茹这是在打听大院的生活环境,也就是有意嫁入大院了。但是想到许大茂在厕所门口等待秦京茹的场景,就这样被许大茂截胡,他觉得有必要给秦京茹打打预防针。

于是卫振华说道:“哪里会都是好人,我们院里就有一个人特别坏,以后你要小心点。”

“这人是谁?干什么的,怎么个坏法?”秦京茹好奇的问道。

“我告诉你,你可别往外说,哪说哪了,你心里有数就行。”

“行,我晓得,你说吧!”

“这人叫许大茂,我们厂里放电影的,这人特别恶心人,最会往上巴结舔,放个电影都给领导专门留好座位,还很贪,到哪里都吃拿卡要;他最讨厌的一点是喜欢乱搞男女关系,都结了婚了,看到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走不动路,丈着有几个小钱,到处勾引人,完了就抛弃人家。”

“呀!人能这么坏!”

“能!”

……

“你为什么叫他傻柱?”秦京茹又问道。

其实“傻柱”这个称呼也是卫振华故意抛出来的,目的是给秦京茹打预防针。

因此闻言他急忙给何雨柱辩解道:“傻柱是我们院里人对傻柱哥的称呼,这是因为他对人掏心掏肺的好,帮助人不遗余力,以至于让人感觉傻了吧唧的。这样称呼他实际是亲切,并不是不尊重他,你看我和淮茹嫂子可有一点对他不尊重。”

在秦京茹心里,秦淮茹如果对何雨柱不尊重,那就不会把她说给何雨柱了。

“嗯……”秦淮茹点了点头,笑了。

“那个京茹姐,你们村有代销点吗?先带我到代销点、秦书记家去。”

“你去代销点做什么?”

“这快中午了,也到饭点了,我空着手去人家,人家招待了我也不好意思是不是,而且还要人家帮忙。”卫振华笑道。

“哟,看不出来,你年纪轻轻的,还怪懂道理的。我们村有,跟我来吧。”秦京茹一边说着,一边深深的看了卫振华一眼。

“这点道理我还能不懂!我以前也在社会上混了很长时间好不。”

农村“代销点”这个词流传至今,实际就是起源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代销点实际上是基层供销合作社委托村开办的商店,为村民提供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并不是什么人随便都能开的。

当然秦各庄的代销点也不例外,代销点大致在村子的中央,三间石瓦房,里面充满了酒与醋的味道,店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灰色中山装似的褂子,带着套袖,齐肩短发,显得极为利索。

秦京茹一见面就亲切的叫了声嫂子,然后又介绍说卫振华是秦淮茹带来的,找秦万谋有事。

有了这些暗示之后,那中年妇女立刻笑眯眯的问道:“小同志,你要买什么?”

这个时代物质稀缺,卫振华看了看货架,一大半空着,只摆着几瓶酒与几盒劣质的香烟,以及铅笔、本子之类的,最显眼的倒是眼前装酱油与醋的大缸。不过有几包纸包的果子放在柜台上。

“给我拿两瓶二锅头吧!多少钱?给你粮票可以吗,我没有酒票。”

这个年代买东西大多数都是票与钱配合使用,有票代表你有买东西的资格,没有票,你有钱也没有用。

而粮票、油票、布票在这个时代是硬通货,比酒票、烟票等副食品票要硬强的多。

其实农民在将自己的东西卖给食品站时,最喜欢的也是粮票、油票与布票。原因不用多说,这些都是硬需求。

“可以、可以,一斤换一斤啊!再给一块六。”秦京茹的嫂子欢快的笑道。

……

秦万谋的家在村的最南头,大队仓库的后面,三间石头房子,只是屋顶是全瓦的,不像其他房子,屋顶要么是全草的,要么屋檐下有两层瓦。

“京茹姐,我在这里等着,你帮我把秦书记叫过来吧!”卫振华说着,提了提手中的两瓶酒。

“行,你还真是心细。”秦京茹说着,大辫子一甩,去了。

……

大约过了一个钟头,脚步声响起,卫振华转头一看,一伙四个人已经走了过来,有男有女,秦京茹也在其中。

为首的却是两个穿着黄绿色军装的,身材魁梧,黄绿色的军装已被洗的泛白,配上魁梧的身材倒是显的风骨嶙峋,近了才发现两人的外貌轮廓与秦淮茹、秦京茹有依稀相似之处。

“这是我大哥,秦万谋。这是淮茹姐带来的客人,叫卫振华。”

“秦书记,幸会,幸会。”

“你好,小同志。”

“这是我三哥秦百谋,是我们大队的民兵连长,是淮茹姐的三哥。”

最后一句话实际是特别强调,强调秦百谋是秦淮茹的亲哥。

“幸会、幸会!”

“别客气,你既和淮茹一个院的,就别把这里当外人。”秦百谋双手摇晃着卫振华的手,满脸堆笑道。显然他与秦淮茹的性子不太相同,是个有些热心肠的直爽人!

“那我就不客气了!”

“哈哈,客气什么,你看看,你还拿什么东西!”

“这不是第一次来吗!”

“哈哈……”

……

说话之间秦万谋的媳妇开了门,秦京茹倒了茶之后,三人便开始寒暄了起来,不过是秦万谋与秦百谋询问卫振华多大了,在哪里工作之类的,卫振华也是如此,询问了一下秦各村生产队的情况,有多少人,几个小队,多少地之类的。

而在谈话中,卫振华注意到秦万谋、秦百谋,甚至是秦京茹等人,并没有因为劳作辛苦,物质匮乏而抱怨什么的,相反他们始终是气宇清朗,态度热情,言语里充满了“红旗卷翻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主人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