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者之混水摸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暗线浮现

过了几天,天气彻底冷了下来,江文渊却几乎不出门。

屋子里暖气烧得足,他整天窝在电脑前,不停刷新“信步步”、基金信息披露系统和新闻线索论坛,像一头在雪地里嗅着猎物踪迹的狼。

而终于,苏轼那边传来一条长截图。

“你想要的那家公司股权路径,查出来了。”

江文渊点开那张图,屏幕上的线像蛛网一般:主公司股东是两家合伙企业,背后通过三层协议控制分别指向一家海外注册公司和一家私募持股平台。

这家公司从未在任何投资公告中被提及,就连刻意搜索都要在浏览器后翻好几页的不起眼的文档中才会出现一笔,甚至业内人士也很难注意到。

他前世为了查这家公司用了几个星期都没搞清楚,只知道“有人在背后洗干净资金”,却始终没找到证据。

今生,苏轼只用了三天。

江文渊揉了揉眼角,将整条路径存档后,点开微信:“林之夏,有个活儿给你。”

“还来啊?”林之夏秒回,“你上次那钧风稿我都快被老编辑骂死了,说我不懂事,稿子口气太重。”

“这次不一样。写轻点,不要带结论,只用披露‘一些未披露的交叉持股关系’。记住,不能露太多,只够让人起疑。”

林之夏很快明白过来:“你这是投石问路。”

“对,敲打敲打。”

稿子很快写完。

江文渊审阅后,只修改了一句话:“据工商信息显示,某能源平台公司股东中出现了一家未曾对外披露的有限合伙企业,其主要出资人曾与钧风储能存在多次资金往来,交易频次高于行业平均值。”

就这一句。

这一句,像是往一池死水中投了一滴墨。

文章发出去的第二天,没有上热搜,也没有引爆阅读数。评论区寥寥无几,大多数是同行自说自话地分析产业趋势。

但江文渊知道,鱼已经进瓮了。

几个小时后,钧风储能的一间行政办公室里,高层人物之一——总经理程浩正在刷手机。

他一边等人开会,一边机械地点着首页推送。

突然,“猜您感兴趣”跳出一条财经短文,他无意识地点开。

起初他并未太在意,但当目光扫到“未公开的有限合伙企业”“资金往来高于行业平均值”等字眼时,整个人瞬间绷紧。

程浩缓缓坐直,屏幕上的内容让他后背发凉。

那些用词太巧了,数据点位太准了——这些内容直指他亲手设立、层层嵌套、藏匿多年的“影子公司”。那个连他的老婆都不知道的账户与法人名,竟然出现在了公开新闻里。

他第一时间给白永靖打了电话。

……

白永靖在天虹大厦咖啡厅接到电话,她听了不到三十秒,眉头就拧成一团。

“你说什么?什么文章?我……我回头看一下。”

她挂断电话,手指发抖地点开链接。

通篇没什么劲爆内容,甚至连公司名字都没写全。但她敏感地发现那句“资金往来高于行业平均值”的话像是写进他老板的神经里。

谁干的?谁盯上我们了?

他先是联系了几个熟识的财经记者,得到的回应都是“没关注过”“这谁写的啊?”

他越想越不对劲,一查稿件作者——林之夏。

“小林你好,我是之前的同行白永靖,现在在为公司做公关,可以私下见个面吗?谁也不要告诉。”

她按下发送键,默默将一沓现金塞进信封。

厚实得像是里面藏了一块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