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娄林

完结作品(12)
会员

柏拉图与古典乐教(“经典与解释”第42期)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42期,论题为“柏拉图与古典乐教”,讨论了音乐在以柏拉图为核心的古典传统中的位置与角色,涉及乐理、音乐政治学、音乐与教化的关系等层面,其中弥漫着一类明显的暗示,即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灵魂,归根结底,应是那种具有乐感的灵魂,音乐教育塑造人的个性,使人获得健全的感受和洞察能力,让人的言谈举止变得优雅,质言之,“人类生活处处皆需节律与和谐”。
音乐16.8万字
会员

诗艺与政治(“经典与解释”第38期)

《诗艺与政治》是“经典与解释”集刊的第38辑。论题部分有三篇文章,纳斯鲍姆的《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论实践智慧的学习》论析了两部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作品,一部是柏拉图的《普罗塔戈拉》,另一部是阿里斯托芬的《云》。另外两篇——布雷德坎普的《罪犯艺术家》以及秦燕春的《一个人的情书》,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诗艺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理论17.4万字
会员

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经典与解释”第41期)

娄林主编的这本《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41期。主论题是“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拉伯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拉伯雷的主要著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本辑论题中的六篇文章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拉伯雷及他的《巨人传》:拉伯雷的柏拉图式的文学观、拉伯雷与柏拉图秘学传统、拉伯雷与廊下派笔法、西塞罗的《论演说家》与拉伯雷,以及《巨人传》五卷主题的统一问题。本辑的“古
外国随笔17.7万字
会员

道伯与比较古典学(“经典与解释”第45期)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第45期,以“道伯与比较古典学”为论题。道伯(DavidDaube,1909—1999),法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亦是罗马法学家、宗教和文化学家。一部分已出版的书目被细致地划分为“罗马法”、“东方法律和历史神学”和“瓦里法(Varia)”。再版的编者同样将道伯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的分类:罗马法、塔木德法、新约—犹太学研究、圣经法、瓦里法。道伯的研究范围广泛,在新约以及旧约之中,
文学理论18万字
会员

古今之间的但丁(“经典与解释”第40期)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知识读物18.5万字
会员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经典与解释”第46期)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在古希腊传统中,伊索据说是个希腊外乡人(色雷斯人或弗里吉亚人),他的相貌极其丑陋,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最开始是个萨摩斯岛上的奴隶,最终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解说技巧赢获了自由。无论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截至公元前五世纪,我们已经开始看到,关于一段非凡的生死经历的种种传说已经开始结晶在伊索这个人物周围,与此同时,“寓言”这种“较低”的文体开始被归
外国随笔20.2万字
会员

孟德斯鸠论政制衰败(“经典与解释”第43期)

《孟德斯鸠论政制衰败》为“经典与解释”辑刊总43期,论题部分集五篇文章,其中四篇谈孟德斯鸠对政制衰败的论述,一篇谈孟德斯鸠对两种自由概念的论述。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都涉及孟氏对政治衰败的关注,但是,《罗马盛衰原因论》不是一部开诚布公的作品。事实上,它甚至不肯透露自身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它与孟德斯鸠另外两部主要著作截然有别。它既无序言,书中其他地方也没有声明其意图。因此,我们必
西方哲学20.4万字
会员

基尔克果的苏格拉底(“经典与解释”第36期)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的第36期。本辑的主题是“基尔克果的苏格拉底”。论题中的五篇文章,分别反思了基尔克果笔下的苏格拉底,探讨了《哲学片断》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基尔克果《结论性的非科学附言》中的个体与城邦……通过对威廉法官的训诫的剖析使我们触及《或此或彼》一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也会促进我们对于基尔克果式的选择、接纳与自我责任等观念的理解,同时更深入地体察道德与宗教心理学的细部;通过对《或此或彼》
理论流派24.6万字
会员

施米特论战争与政治(“经典与解释”第52辑)

施米特是欧洲20世纪最重要的公法学家之一,一生中对欧洲和全球的政治秩序思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大地的法》中,施米特以为,欧洲现代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法秩序从现实到理论上都已经严重不足,必须要引入大空间的秩序,才能为欧洲和世界确立被实证主义和自由主义所败坏的国际秩序。本辑的主题论文包括施米特基于此而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著名的施米特学者韦伯对施米特《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一文的分析,深入其思考。集
政治理论17.3万字
会员

地缘政治学的历史片段(“经典与解释”第51期)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51期,本期论题为“地缘政治学的历史片段”,由刘小枫教授亲自操刀策划。地缘政治并不仅仅是现实的政治学关注论题,也是政治思想史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从古希腊的希波关系、斯巴达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就已经凸显出后世的地缘政治雏形。但是,只有到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才变得具有全球视野,同时也具有更强烈的政治紧迫性。本集“论题”栏目所收录的论文,主要以二战前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家
历史地理16.7万字
会员

洛克的自然法辩难(“经典与解释”第49期)

本辑刊选译了西方学界研究洛克的五篇代表性文章,主要围绕洛克的《自然法问题》展开。学者莫里斯和霍维茨的论文对洛克的《自然法问题》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述评;齐奈施的论文认为《自然法问题》体现了洛克道德观的内在一致;朱克特的论文则对齐奈施进行了反驳,认为《自然法问题》包含了许多前后的矛盾和龃龉;韦斯特的论文则又是对朱克特论文的呼应,不同于朱克特,他认为洛克的自然法学说不是一种道德学说,而有其“功利性”基础
理论法学19万字
会员

博丹论主权(“经典与解释”第44期)

本书是“经典与解释”第44期,以“博丹论主权”为论题。博丹(JeanBodin,1530-1596)是法国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生活在新教改革的余波之后以及宗教冲突的背景之下,以其主权理论闻名。博丹(JeanBodin)的政治哲学同时催生和倡导了(现代)国家学说和主权学说,产生这个错误解读的原因在于将博丹的思想抽离他的语境。到目前为止,被忽视的最重要的语境是博丹本人的整体思想。现代学术无情的、简化的
国际法1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