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31 23:15:59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1.1 企业应用系统架构和限制因素
1.2 难以实现的实时计算
1.2.1 信息、延迟和价值
1.2.2 OLTP和OLAP合理分离
1.3 软件架构与硬件发展
第2章
2.1 旧瓶颈和新问题
2.1.1 内存计算也有麻烦
2.1.2 多核CPU时代
2.1.3 打破FSB瓶颈
2.1.4 高效利用NUMA
2.1.5 CAP的偏向性
2.2 SAP HANA演化史
2.3 掀起SAP HANA的盖头
2.4 SAP HANA的创新
2.4.1 SAP HANA的“看家本领”
2.4.2 行存储、列存储以及历史表
2.4.3 并发控制和一致性
2.4.4 数据更新
2.4.5 聚合或SQL
2.4.6 压缩比例
2.4.7 数据分区
2.4.8 最小化传输数据
2.4.9 并行处理
第3章
3.1 SAP HANA及相关外围系统
3.1.1 SAP HANA系统
3.1.2 Index Server
3.1.3 XS Server
3.1.4 SAP HANA的开发接口
3.1.5 分布式SAP HANA系统
3.2 SAP HANA技术路线图
3.3 一体化设备的竞争
3.3.1 不同的创新
3.3.2 内存计算与缓存数据
3.3.3 混搭和简约
3.3.4 SAP HANA与Teradata及Oracle系列产品的对比
3.4 实时计算的应用价值
第4章
4.1 数据集市和实时报表
4.2 企业级数据仓库
4.3 SAP应用加速
4.4 创新应用平台
4.5 高性能数据库
第5章
5.1 实施SAP HANA前的准备工作
5.1.1 HANA项目的一些共同关注点
5.1.2 技能要求和工作范围
5.2 软件安装
5.2.1 SAP HANA硬件准备
5.2.2 SAP HANA软件准备
5.2.3 安装SAP HANA数据库
5.2.4 安装SAP HANA工作台
5.2.5 安装SAP HANA客户端
5.3 SAP HANA工作台的使用
5.3.1 初次使用SAP HANA工作台
5.3.2 添加SAP HANA系统
5.3.3 建模工具
5.3.4 管理工具
5.3.5 快速创建数据库表
5.3.6 使用SQL编辑器
5.4 本书使用的数据库表
第6章
6.1 关于Schema
6.2 使用IMPORT命令
6.2.1 使用IMPORT向导工具从本地加载数据
6.2.2 使用IMPORT命令从服务器端加载数据
6.3 使用SLT
6.3.1 基本原理
6.3.2 安装和配置
6.3.3 SLT场景演示
6.3.4 SLT基本管理
6.4 使用DS
6.4.1 演示环境介绍
6.4.2 方法1:全量加载
6.4.3 方法2:增量加载--表比较
6.4.4 方法3:增量加载--基于时间戳
6.4.5 方法4:增量加载--数据库CDC
6.5 数据加载方式小结
第7章
7.1 建模准备
7.1.1 分解TPC-H
7.1.2 建模用户授权
7.1.3 新建Package
7.2 属性视图
7.2.1 属性视图--客户主数据
7.2.2 属性视图--供应商部件
7.3 分析视图
7.3.1 步骤1:创建分析视图
7.3.2 步骤2:添加事实表
7.3.3 步骤3:添加属性视图
7.3.4 步骤4:为视图添加新列
7.3.5 步骤5:指定分析指标
第8章
8.1 计算视图
8.1.1 基本工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