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4 19:17:06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部分 锂离子电池
第1章 绪论
1.1 资源枯竭及环境污染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1.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第2章 负极材料
2.1 金属锂负极材料
2.2 碳基负极材料
2.2.1 石墨碳
2.2.2 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
2.2.3 软碳
2.2.4 硬碳
2.3 合金类负极材料
2.3.1 硅基合金
2.3.2 锡基合金
2.4 氧化物负极材料
2.4.1 硅基氧化物
2.4.2 锡基氧化物
2.5 钛酸锂负极材料
2.5.1 钛酸锂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2.5.2 钛酸锂的改性
2.6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
2.6.1 典型的过渡族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2.6.2 储锂机制
2.6.3 空间电荷储能
2.6.4 表面层分解储能
参考文献
第3章 正极材料
3.1 锂离子正极材料发展史
3.2 正极材料简介
3.3 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3.4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3.4.1 钴酸锂(LiCoO2)
3.4.2 镍酸锂(LiNiO2)
3.4.3 LiMnO2及Ni-Mn-Co三元体系
3.5 尖晶石型正极材料
3.5.1 尖晶石结构
3.5.2 改性
3.5.3 5V尖晶石
3.5.4 尖晶石的制备
3.6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
3.6.1 磷酸铁锂
3.6.2 磷酸铁锂的改性
3.6.3 磷酸铁锂的制备
3.7 钒的氧化物
3.7.1 α-V2 O5
3.7.2 Li1+xV3 O8
3.8 富锂锰基
3.8.1 Li2 MnO3·LiMO2
3.8.2 合成方法
第4章 电解液
4.1 电解质和电解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及要求
4.1.1 电解液对电池的影响
4.1.2 电解质对电池的影响
4.2 有机溶剂
4.3 电解质
4.3.1 无机阴离子盐
4.3.2 有机阴离子盐
4.3.3 聚合物电解质
4.4 液体电解液
4.4.1 锂二次电池典型的液体电解液
4.4.2 液体电解液的性质
4.4.3 离子液体
4.4.4 二次电池电解液
4.5 电解液的导电性
4.5.1 电解液的电导率
4.5.2 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4.6 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及作用
4.6.1 改善界面特性用添加剂
4.6.2 改善电解液能力用添加剂
4.6.3 过充保护添加剂
4.6.4 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第5章 隔膜
5.1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性能参数
5.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分类
5.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工艺
第6章 电池组装与测试
6.1 电池组装
6.1.1 前段工序
6.1.2 中段工序
6.1.3 后段工序
6.2 电化学分析及电池性能测试
6.2.1 循环伏安法
6.2.2 恒电流充放电法
6.2.3 恒电流间歇滴定法和恒电位间歇滴定法
6.2.4 交流阻抗分析
6.2.5 循环寿命
6.2.6 倍率性能
6.2.7 温度特性
第2部分 超级电容器
第1章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1.1 根据电极构成的不同分类
1.1.1 对称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