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4 15:34:45
封面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总论卷:上、下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总序
上卷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外国教育学的引进及其影响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第三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上)
下卷
第四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中)
第五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下)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系科的发展
第七章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本学科发展大事记
后记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哲学卷
前言
第一章 教育哲学的中断(1949—1977年)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中断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曲折探索
第二章 教育哲学的重建与发展(1978—2019年)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重建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学科要素
第三节 教育哲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反思
第四节 教育哲学的创新发展
第三章 教育本质论研究
第一节 以苏为师:教育本质探讨的引进期(1949—1978年)
第二节 功用与属性:教育本质研究的争鸣期(1978—1991年)
第三节 方法与多元:教育本质研究的明晰期(1992—2003年)
第四节 质疑与反思:教育本质研究的深入期(2004—2019年)
第五节 教育本质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教育价值论研究
第一节 教育政治价值的主导地位(1949—1976年)
第二节 以教育的经济价值为中心(1977—1999年)
第三节 教育以人的价值为本(2000—2019年)
第四节 教育价值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五章 教育人性论研究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初步探讨(1949—1976年)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再探和争论(1977—1999年)
第三节 教育人性研究的全面丰富(2000—2019年)
第四节 教育人性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教育主体论研究
第一节 引导与主动:教育主体观念的萌芽状态(1949—1977年)
第二节 谁是主体:教育主体的争鸣(1978—1990年)
第三节 培养学生主体性:主体教育哲学(1991—1999年)
第四节 关注主体间性:主体教育哲学的深化(2000—2019年)
第五节 教育主体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教学认识论研究
第一节 教学特殊认识说:教学认识论的初步探讨(1949—1976年)
第二节 形成理论体系:教学认识论的重建(1977—2000年)
第三节 教学认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2001—2019年)
第四节 教学认识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八章 德育论研究
第一节 德育论研究的“苏联化”改造(1949—1955年)
第二节 德育论研究的“中国化”探索(1956—1977年)
第三节 德育论研究的重建与转型(1978—1999年)
第四节 中国德育模式多样化(2000—2019年)
第五节 德育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九章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范畴
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十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研究
第一节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研究的历程
第二节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第三节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共和国教育学70年·课程与教学论卷
绪论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依附阶段(1949—1977年)
第一节 苏联教学论依附于苏联教育学
第二节 学科未分化
第三节 经验总结法占主导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独立阶段(1978—1989年)
第一节 学科独立发展
第二节 外国理论助推学科发展
第三节 深入讨论学科基本问题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阶段(1989—1997年)
第一节 基本问题向纵深发展
第二节 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队伍壮大
第三节 教育实验深入开展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融合阶段(1997—2001年)
第一节 课程论与教学论融合
第二节 课程论指向未来
第三节 教学论注重反思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繁荣阶段(2001年至今)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
第二节 课程改革与学科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反思
附录 学科发展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