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防病养心必读篇 (2)
血压即血液流经血管时对血管内壁产生的压力。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约有1/3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并非只见于老年人,中青年人中也并不少见。长期高血压会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并影响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在约5%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一些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常有头昏、头胀、头痛、失眠、耳鸣、心跳加快、性情急躁等表现。
★正常血压
理想的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通常情况下,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老年人以不超过14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为宜。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心脏跳动)泵出大量血液进入动脉,使动脉扩张,血液流通。血管内壁所受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也就是测量血压时,血压计显示的高数值。
舒张压:血管扩张后又恢复原状,就好像橡皮筋拉紧后又被放松,血管壁在心肌放松时(心跳后暂停时)所受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即血压计上显示的低数值。
★心脏所受影响
儿童的血液能畅通地流过血管,心脏轻松地泵着血,血压也就正常。当血管内有了斑块,或血黏稠度过高,或因为紧张引起血管壁收缩,对流经的血液产生较大的阻力时,会使动脉血管硬化,心脏需要用力来泵血,由此导致高血压。因为泵血阻力加大,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这即是人们常说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中医见解
中医将高血压病归入“眩晕”、“头痛”、“肝风”等病证范畴,并且与“中风”、“心悸”、“水肿”等有关。中医认为,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内伤虚损及体质原因。
★预防措施
情绪要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有密切关系。大喜、大悲、大气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的波动。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养成自制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大便要通畅: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所以,高血压伴有便秘的患者,在排便困难的时候可以口服一点缓泻药。平时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体重要控制:肥胖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体重的增加,可使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饮食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高蛋白。
主食选择——燕麦、荞麦、玉米、甘薯、大豆、绿豆、大麦、小米等杂粮。
肉食选择——牛肉、瘦猪肉、鸡鸭鱼兔肉、海参等。
蔬菜选择——苦瓜、芹菜、番茄、荠菜、马兰头、大蓟、小蓟、油菜、菠菜、小白菜、韭菜、山药、土豆、茄子、茭白、冬瓜、洋葱等。
水果选择——山楂、苹果、猕猴桃、枣、香蕉、菠萝、柿子、西瓜、荸荠、桑椹、葡萄、核桃、花生、葵花子、柠檬等。
糖 尿 病:血糖失控伤身体
一项为期五年的丹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是正常人的2.4倍,这同犯过一次心脏病的人一样。该项研究涉及超过300万人。据统计,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患,50%在未发现病兆之前就已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因此,糖尿病也被专家学者们认为是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呢?糖尿病属于代谢异常的慢性疾病(血糖代谢异常)。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需要用糖分、氧气和水转化成能量来供给身体所需。食物中的糖分,被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就成了血糖,供给全身细胞。当血糖过高时,胰脏就会制造胰岛素降低血糖以恢复正常水平。所以,当胰岛素不足或者不能被有效利用,血糖在被肾脏过滤时,多余的糖分会从尿液排出。如此就有了“糖尿病”。糖尿病有两种,而II型糖尿病在人群中是最普遍的。
★血糖忽高忽低的危害
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及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缓慢的疾病,初期人们对它往往不太重视,以为用药物胰岛素来控制就万事大吉,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胰岛素会把血糖压下去,但也只是暂时的,因而糖尿病患者饱受血糖忽高忽低之苦。血管内的糖分和胰岛素忽高忽低,最终会导致全身血管壁和小血管的损坏,引发多种疾患。
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继续过高;或者因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力而无法降低血糖,导致全身的血管被慢慢损坏。眼睛内的血管被损坏,造成患者眼干、流眼泪、视力减退甚至看不清目标。腿部血管被损坏,造成腿部麻木、肿痛、行走不便;肺部血管被损坏,造成肺水肿;心血管被损坏,则出现心脏病。由于过多的糖分通过尿液排出,使得肾功能下降甚至失去功能。肾脏会分泌一种不正常的荷尔蒙使血压升高,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有高血压。
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降得过快过低,这样使得血管经常有压力,就会易患高血压和胆固醇过高症,而且使人感到乏力、头晕眼花、心跳增速和口唇发麻,最终导致低血糖。
★预防措施
情绪调节: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可引起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引起糖尿病症群,导致原有糖尿病加重。人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就有喜怒哀乐,不开心的事不能避免,关键是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胜不骄、败不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生活忌宜:坚持劳逸结合,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促进糖的利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的活动。注意足部和皮肤的护理,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
控制饮食:平日在饮食上精制的糖类(蔗糖、果糖、葡萄糖)尽量少食用,如果有吃甜食的爱好最好尽量改掉。合理膳食,保持标准体重。
冠状动脉硬化:血管清淤是关键
医学上划分的心脏病种类很多,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瓣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等,但最常见的就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就是常说的冠心病。
心脏通过跳动推动血液流向全身,各种营养物质则“随波逐流”,为体内的各项“工程”提供“能源”。当然,心脏也需要不断地从血液中吸取自身需要的养分。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就是为其提供养分的血管。如果该动脉发生病变,心肌因此缺血缺氧,就会导致冠心病。
我们知道,心脏内部有四个空腔: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它们分别与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左右肺静脉及主动脉相连。在心脏表面,还有心脏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即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
动脉输送血液的方式类似水管流水。童年时代,我们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畅通无阻,好似水流过崭新的管道,一路畅通且少杂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垢慢慢在水管转弯处沉积,就影响了水流。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血管中也会有沉积物。不同的是,水垢的沉积物对金属制的管道没什么危害,而血管中的沉积物却会逐渐损伤我们的血管。
★动脉是如何变成动脉硬化的
婴孩时代,血管的内壁像新买的不粘锅锅底一样光滑,血液细胞可一路畅通地通过动脉。
童年时代,如果经常食用脂肪含量高的肥肉、红肉,以及富含糖分和淀粉的食物,那么这些食物中的油脂和糖分通过血液进入血管,就会在血管内壁上形成油脂条纹。
这些油脂条纹在吸烟、高血压、肥胖、胆固醇过高、血糖病、缺少运动等情况下,会渐渐演变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油脂条纹演变成粉瘤,医学上称为斑块状纤维粉瘤,简称斑块。
当动脉壁多个部位出现斑块堆积时,斑块会沿着细长的动脉内壁逐渐堆积,原本柔韧的动脉也就逐渐硬化。内壁也因此变窄,血液流量被迫减少,氧气供应不足,健康也就受到影响了。
★动脉硬化的后果
如果斑块进一步堆积,或形成血栓,或破裂导致更多血栓,或从动脉壁脱落,随血液流动到血管壁较为狭窄的地方,那么都将会导致动脉完全闭塞。
心脏内的冠状动脉如果因斑块而完全闭塞,血流将被中断,心肌没有了血液供应,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短时间后心肌细胞就会因为缺氧而死,造成心肌梗塞;如果脑部血液中断就会发生中风。
★预防措施
运动健身:能走路就走路,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能爬楼梯就爬楼梯,尽量别一出门就坐电梯,一出门就坐汽车,这些都不是好习惯。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转运。
精神愉快:情绪乐观,避免情绪过激或精神紧张。心情舒畅,遇到不舒心的事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切忌情绪急躁、烦恼不安。
软化血管: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故有人形象地把血管比作“生命之烛”。为了维持血管的弹性,我们要选择含丰富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E的食物。绿色蔬菜、谷类和胚芽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P与维生素C共存于柑橘、葡萄、番茄等新鲜水果及蔬菜中;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植物油、杏仁、葵花子、全麦、花生、芝麻核桃、动物肝脏等。
主食选择——玉米、大豆、燕麦、大麦、小米、标准粉、糙米等。
肉食选择——瘦猪肉、牛肉、鸡鸭鱼兔肉、海参、海蜇头等。
蔬菜选择——胡萝卜、洋葱、菜花、木耳、香菇、紫菜、绿豆芽、扁豆、芹菜等。胡萝卜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水果选择——山楂、枣、柿子、苹果、香蕉、梨等。
察“颜”观色早发现
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那就需要察“颜”观色: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会有一些体表征兆。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做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现象,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鞠躬:测试前先静坐5分钟,测得每分钟脉搏数A;然后身体直立,上体微向前屈,再还原,其实就是鞠躬的姿势,连续做20个(频率适中),测得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将三次脉搏数相加,减200,再除以10。
得出的结果在0~3之间,说明心脏强壮;在3~6之间,说明心脏良好;6~9之间状态一般;9~12之间恐怕你要时刻关注心脏的问题了,若是在12以上,还是尽快去看医生吧。心脏功能较弱的人可以多进行些轻微的有氧运动,并注意心态的调整。
手背:有人手背上静脉会极端的突显,血管胀得像要裂开似的,如此征兆有心脏病的可能。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先将手往前伸直,接着斜放下45°,此时静脉仍然是怒张的状态,接着把手往上举高45°,这样血液会往下流,此时静脉的突显就会消失。但如果这时候静脉血管依然突显着,就可能会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