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读懂孩子13岁前的心理成长蓝图(2)
▲ 婚姻敏感期:“爱”上别人,吵着要“结婚”
“我要和妈妈结婚”、“我要和爸爸结婚”、“我要和某某小朋友结婚”……面对孩子的语言,我们很多妈妈也许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孩子早熟的表现,更不知道如何去回应。其实,我们不必吃惊,也不必担心,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进入了婚姻敏感期。
当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开始对人群组合感兴趣,因为婚姻的组合形式离他的生活最近,所以他开始探索谁与谁结婚了,他也会“爱”上别人,吵着要“结婚”。其实,这是孩子认知人群组合形式的一种表现。
虽然孩子对婚姻的看法还是模模糊糊的,但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他的这一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孩子所接受的婚姻观会为他将来对待感情问题奠定基础。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婚姻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并耐心向他传达正确的婚姻观。
3. 3-6岁“潮湿水泥期”: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3-6岁是他大脑发育最迅速的一个阶段,也是他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外界的刺激会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当这些刺激反复出现时,这些印象就会转化为内在的信息,对他的性格形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1980年,英国一些精神病学家进行了一项观察实验。这项实验的研究对象是1000名3岁的孩子,这些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最终将这些孩子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
2003年,这些被研究的孩子成年了,研究者再次与他们进行面谈,并对他们的亲朋好友进行调查。令研究者惊讶的是,虽然他们已经成年了,但是他们的性格与3岁时的性格没有多大差别。
这个研究结果与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在幼年时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当然,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也许会发生改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孩子在3-6岁是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对长大后的性格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于是,科学家把这一重要阶段称为“潮湿水泥期”。
任何一种性格的形成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起来的,是通过一个个行为不断强化、渗透的结果。可以说,任何一种性格都是从第一个行为开始并在以后的不断强化中塑造起来的。
例如,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比较任性,这多半是他在小时候养成的不好性格,因为我们出于“爱”孩子,常常满足他的任何需求,纵容他的行为,结果促使他养成任性的性格。如果孩子这种任性的性格得不到纠正,自然就会成为他的一种稳定的性格特征,会影响他的一生。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的命运,对他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人的性格开朗,他与身边人的相处就会融洽,在生活上就会比较快乐,在事业上就会占有优势;一个人的性格古怪,他就会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会妨碍其事业上的发展。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场所,我们是塑造孩子性格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相敬如宾,他自然就会学到尊重和关爱他人。如果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到爸爸妈妈争吵,他自然就会学到以争吵来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演变成他的性格,也会反映在他未来的生活中。
那些具有开朗、热情、乐观等良好性格的孩子,都是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爸爸妈妈的关系和谐。因此,我们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就要为他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就要给他做好榜样。
研究表明,孩子 80-90%的性格是在潮湿水泥期里形成的。所以,在孩子3-6岁这一年龄段,我们做妈妈的要抓住他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帮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让他快乐、健康成长。
4. 7-12岁“正凝固的水泥期”:了解孩子尝试独立的心理
孩子在7-12岁之间,处于“正凝固的水泥期”,他85-90%的性格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业压力越来越繁重,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正在养成。另外,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独立的欲望日益强烈,并试图逐渐摆脱外界的约束和压制。
孩子在这一特殊时期会发出一些“心理信号”,急需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如果我们没有抓住孩子发出的“心理信号”,错过了“正凝固的水泥期”,当它变成了“固定的水泥期”,我们再去教育孩子就会更加困难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抓住他发出的“心理信号”,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发展就能得到促进,他就能成长为一个性格好、智商高的人,他的一生都会受益无穷。
那么,孩子在这一时期会有哪些“心理信号”呢?
▲ 情绪不稳定
由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在尝试独立,想要摆脱外界的约束和压制,所以很容易与周围人发生争执,尤其与我们做妈妈的发生争执。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尝试独立的心理,并给予他认可。然后,我们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让他独立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孩子与周围人发生争执时,他的情绪就会不稳定,很容易发脾气,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首先要接纳他的消极情绪,然后教给他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比如,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我们可以引导他有意识地转移话题,让他通过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引导他向亲近的朋友倾诉,等等。
▲ 写作业拖拉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7-12岁是保护和发展“勤奋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培养“勤奋感”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学习,并要学会管理作业任务。但是,由于孩子的学业压力逐渐加重,有的孩子出现了写作业拖拉的现象。
这时候,我们需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找出他写作业拖拉的原因,寻找调整、改进的方法,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作业任务,培养他的“勤奋感”。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我们有的妈妈总会随时跑过去观察,看看他有没有认真,有没有写错的地方,结果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他的心情也会变得烦躁,很容易出现写作业拖拖拉拉的现象。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一下,不要去过多干预孩子,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 不合群
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出现不合群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原因,改变这种状况。导致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比如,我们对孩子过分溺爱,他就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服从他人,经常与他人发生争执,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我们对孩子过分夸奖,他会变得高傲、任性,无法与他人平等相处,陷入孤立的境地;我们对孩子过分严厉,他会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不敢与他人相处……
面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改变教育方式,用理智去爱孩子,避免他出现不合群的现象。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渴望友谊,他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同学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他交朋友的问题,为他把关,让他结交一些对他真正有益的朋友。
5. 13岁前,孩子有两个不快乐时期,关注他的“求救信号”
一份孩子快乐指数调查报告指出,有将近一半的孩子说自己是不快乐的。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孩子在0-6岁,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孩子到了11岁之后,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而且,孩子快乐指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低。
对于13岁前的孩子而言,当他进入一个新环境或进入另一个学习阶段的时候,他的内心会焦虑不安,压力会突然增加,也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孩子之所以有这些表现,是因为他进入了两个不快乐时期。
第一个不快乐时期:孩子6岁的时候,正好是他进入小学的年龄,从幼儿园自由的环境中,一下子走进小学有约束的环境,他从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个变化。而且,孩子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
第二个不快乐时期:孩子12岁的时候,正好是他面临“小升初”考试的年龄,他会承受很大的学习压力。而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多进入了青春期,他会因心理上的变化而感到疑惑、忧虑,这个阶段他所承受的压力更为显著。
一位老师回忆道:“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六一愿望,我本以为他们会希望得到礼物,但是当我看到他们写下的愿望时,我陷入了深思中。其中一位孩子写道:‘我的愿望:放学后骑会儿自行车。’他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厉,他放学后就要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去玩。”
“放学后骑会儿自行车”,在我们看来,这是非常简单且无聊的一件事情,但是它却变成了孩子的愿望。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孩子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现在为什么不快乐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用错了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快乐的天性,让他承担了太多他这个年龄所不应该承担的东西。
当孩子处于这两个不快乐时期,他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比如,身体不适;沉闷寡言,不愿意与人交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脾气暴躁,焦虑不安;不想上学;迷恋电视、上网;等等。
在平日里,只要我们多加观察,就会捕捉到孩子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当我们收到这些“求救信号”后,就要及时给予孩子引导,帮助他度过这两个不快乐时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 多与孩子用心沟通
平日里,我们很多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为他提供充足的物质需求,但是却很少关心他的心理需求。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一句“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一来,孩子又怎会敞开心扉对我们说一些心里话呢?
有时候,即使孩子向我们诉说他的不快乐,我们也不以为然,还会说:“这么小的孩子,哪有那么多不快乐啊!”结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就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独自承受自己的不快乐。
其实,孩子急需关注的是他的心理需求。因此,面对孩子这两个不快乐时期,我们一定要寻找合适的机会与他沟通,耐心听他诉说自己的不快乐。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认同和理解他不快乐的感受,然后引导他走出不快乐的困境。
▲ 适当给孩子减压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妈妈为孩子报了很多的补习班,占据了他休息、玩耍的时间,令他不快乐。而且,孩子为了满足我们的期望,无形中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压力。孩子的这种学习压力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这种不快乐也将会延续下去。
因此,我们要适当给孩子减压,降低对他的期望值,为他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让他学会劳逸结合。另外,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们不要总关注他的“弱科”,而是应该让他充分发挥“强科”优势,让他扬“强科”之长、补“弱科”之短,增强他学习的信心,激发他学习的兴趣,这样会有助于给他减压。
▲ 帮孩子释放不快乐的心情
面对孩子这两个不快乐的时期,我们不只要关注他的“求救信号”,更要帮助他释放不快乐的心情。比如,当孩子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时,可以让他暂时回避一下,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可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他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心情也会豁然开朗;可以让他适当做一些的运动,释放内心的烦闷,获得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