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管理者的道德力量--卓越的管理源自卓越的人格魅力(1)

(第43堂)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

管理箴言。

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有才而缺德是灾难。

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得益于其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

道德问题也是做人为官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必然为社会所不容,为世人所不齿,更遑论为官从政。因此,做官必须先做人,做人必须先立德;德乃为官之本,为官须先修德。自古以来,国人对为官从政者就有着比普通老百姓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寄希望于为官从政者成为国人道德行为的楷模。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意是说,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具有导向作用。管理者所处的特殊的地位,决定其道德状况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对社会有着更强烈的辐射作用,引导着全社会的道德风尚。

德才兼备,是衡量合格管理者的原则和标准。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德和才是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更应重德性。做官要通过道德来引导方向,来提供动力,来保证结果。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道德应重于才干。

(第44堂)崇高的人才能成就伟业。

管理箴言。

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决定了他在事业上能走多远。管理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政治生涯开始时便追随圣雄甘地,支持甘地领导的运动。甘地本人对他十分欣赏,寄予厚望。甘地经常和尼赫鲁在各种问题上交换意见,主动提拔他担任管理职务,由于甘地的作用,尼赫鲁在国大党的地位迅速提高。尼赫鲁虽然九次被捕入狱,但是他从未放弃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更加可贵的是,尼赫鲁并不盲目地追随甘地。他不怕困难,对欧洲进行了考察,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早已超过甘地。他始终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前列,提出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拥护。他由于具有良好的品格、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远大理想,所以深受印度人民的崇敬和信赖。

有些政治家对品格不屑一顾,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管理者》一书中对道德表示轻视。他说:“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这种认识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它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够民主和透明的权力机制下,它有可能发挥作用,但是在民主化和透明度很高的机制下它往往会让管理者寸步难行。尼克松最终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正说明了这点。因此,只有道德被认可,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管理者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下属。下属往往会对管理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时候是被管理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高度的服从和信赖感。因此,管理者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即使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第45堂)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管理箴言。

立业先立身,立身先立德。管理者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管理者无疑是市场的灵魂、创新的主角。他们以长远的眼光、坚定的信念、卓越的能力创立和率领现代企业,指挥千军万马驰骋于广阔的市场天地。他们不仅以卓越的工作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且其道德观和价值观也越来越深刻地左右着企业的前途。

美国IBM公司的小托马斯·沃森在《一个公司和它的信念》中写道:“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种信念,与我们常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密不可分。

当前,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身道德建设。英国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司就推出了八种名为“FTSE4GOOD”的“道德指数”。公司行政总裁对此作了说明:“我们推出该指数的原因,是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对象时,越来越多地希望挑选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只有那些在社会责任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公司,才能有幸被纳入这一指数。公司的道德,正是来自公司管理者的道德。

其实,不仅是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所有管理者都必须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过去,我们对一个管理者的评判过多地看重他的工作成就,而忽略了其道德品质。其实回头想想,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管理者所取得的成就上,而不关注他们实施管理行为的伦理基础和取得这些成就的道德价值,那么历史上的希特勒也可以被视为伟大的管理者,尽管他的所作所为与对人民的价值大相径庭。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车头歪处带,火车死得快。管理者的道德,对一个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7堂)用你的美德融化隔阂。

管理箴言。

管理者的品格就是企业的品格,能够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取得广泛的社会效应。

管理者良好的道德有利于企业内外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促成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销售产品,获得利润,这就免不了和各个利益相关者发生联系,如供应商、销售商、竞争者、消费者等。在此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美德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相互的摩擦。

举例来说,在与供应商、销售商打交道的过程中,企业须诚信,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合作,使营销的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更快、更好地达到经营目的;在与消费者的接触中,须将消费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尊重消费者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重视经营的社会效益。

李嘉诚一直把“道德”和“诚信”视为天条。当年,他决定在伦敦出售持有的香港电灯集团公司10%的股份时,通过内部消息获知,“香港电灯”即将公布获得丰厚利润的财务报告。他的助手建议他暂缓出售,以获得更好的盈利,但李嘉诚却坚持按原计划出售,他说:“还是留些好处给买家,将来再配售会顺利点,赚钱并不难,难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誉。”

在李嘉诚看来,“在与合作伙伴合作时,如果拿10%的利润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那么我只拿9%,这样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推己及人的高尚道德,使李嘉诚获得了各界的称赞和信赖。不论是供应商还是合作者,甚至是投资者和竞争者,都把李嘉诚视为“可靠的伙伴”和“值得信赖的常青树”,是“优先考虑的合作伙伴”。正是高尚的商业道德,为李嘉诚的商业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48堂)让道德修养日有所进。

管理箴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管理者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提高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

儒家强调“反求诸己”,也就是强调要在完善内心世界上下工夫,培养自律的品格。要把自律的生活方式当成目标,把有益于发展的事作出计划,每天按计划来进行。而不能跟着心情走,隔三差五,偶尔为之;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不要走捷径;要按部就班,坚持不懈,直至成为习惯。

曾经担任台湾大学校长、主导过“台湾经济奇迹”的著名经济学家孙震,在他的《理当如此》中这样评论:“尽管台湾社会一直在力争上游,但到处仍是缺少‘品’的例子。消费者缺少‘品位’,家庭缺少‘品质’,政商人物缺少‘品格’,商人缺少‘品德’。”高希均在其序言里说,“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不论做小事大事,都会坏事。”可见,管理者要成就大事,必先提高其道德修养。

(第49堂)注意陶冶道德情操。

管理箴言。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管理者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管理者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精神生活的充实,关键在于修炼“内”功。

管理者要在各种名利的诱惑下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急功近利,最需要做的就是修炼“静”功,这也是我国古代诸多君子一贯追求的境界。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一封书信里写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使管理者淡化追逐名利的浮躁,保持身心健康,做到处变不惊、处险不乱,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同时,静而思诚,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静”能维持人的善性,使人保持独立的人格。

陶冶道德情操,保持精神生活的充实,抵御外在的侵袭,一方面在于修炼“静”功,另一方面还需要培养文明、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有利于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而不注意道德修养,追求低级的生活情趣,不仅会毁了企业,最终也会害了自己。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包头市原小肥羊连锁集团负责人姜英武被绑架杀害案。姜英武是包头市著名的企业家,但是,他在发迹以后,嗜赌成性,结交了许多品德败坏的赌友,最终,被赌友所害,丢掉了性命。

(第50堂)管理者道德修炼的“四自”箴言。

管理箴言。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位一体,是对管理者完美道德人格的要求。

管理者人格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管理者要想在道德上日有所进,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

自重意识的内在表现,就是时时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员工中的影响。自己作贱自己,自己放纵自己,就不是自重。自重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尊重别人,尊重朋友,尊重同事。一句话,尊重广大的员工。

自省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身的缺陷和毛病。每个管理者都应当经常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广大员工的要求。要有自知之明,勇于自我解剖,敢于揭露和承认自己的短处,逐步锤炼出自己完美的人格,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地位,掌握一定的权力,容易听到赞歌、得到实惠,容易养尊处优、自我放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糊里糊涂,自我陶醉,而不是自我警醒,就会毁在自己手里。管理者在工作有成绩、屡受表扬时要自警,在事业发展比较顺利时也要自警,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自警。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需要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追求。时代不断发展,管理者要不断赋予自身人格与时俱进的新内容。管理者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在困难中磨炼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排除一切阻碍,始终引领组织不断前行。

(第51堂)培养独特的人格魅力。

管理箴言。

管理者只有时刻进行自我省察,才能不断找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不断加以完善,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培养独特的个性。

人往往有一些从众的心理,有时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管理者处在一个部门或组织的非常独特的位置上,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作为管理者,要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2自我察觉和自我意识。

自我察觉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感觉等的观察与知觉。有时人不能掌握自己的真实感觉,这时就需要反省。如果管理者连自己都不了解,就谈不上去管理别人了。这种自我察觉是情感、智慧的主要部分。只有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人,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3善于驾驭心情。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作出的内心反应,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要培养自己宽容率直的性格就必须善于驾驭自己的心情。

4找出缺点。

骄傲使人落后。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可以使管理者更富于人格魅力,也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这需要管理者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向他人学习。

(第52堂)任何时候都要自尊自爱。

管理箴言。

自尊意味着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负责,管理者首先要有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前者是内在的自尊心,后者是外在的尊严。

自主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独立人格。人如果丧失自主意识,或者有意地趋炎附势,依附于他人,受他人的摆布,也就失去了独立人格,例如妄自菲薄、阿谀谄媚、卑躬屈膝等,这也就没有尊严可言了。有的管理者在上级和下级面前有两副面孔,召开下属大会时不是面对台下的下属讲话,而是侧身面向上级领导讲话。还有的管理者对上级的批评即刻作出快速反应,或虚表同意,或“沉痛检讨”,显得轻率,这都有失自尊。有自尊的人对上级的批评起码会慢半拍表态,经过理智的思考,再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总之,自尊具有社会性,人只有行为符合社会标准,受到社会的褒奖,才会有自尊。自尊实质上是人以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来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指导自我和评价自我的一种表现。

自尊、自重是管理者最可宝贵的品质。管理者做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要靠真理的力量去支撑,真理的力量则要靠人格的力量去实现。管理者的人格力量,也就是管理者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古语曰:“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管理者的形象和威信,是管理者以自己的言行,长期塑造和树立起来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要损害和破坏自身的形象、威信,只需管理者一个有失检点的行为足矣,这恰似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培根说:“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如果说担任管理职务是一种幸运而不是厄运的话,管理者更要加强修养,谨慎行事。

(第53堂)管理者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管理箴言。

企业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公平竞争、严格自律,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员工和消费者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