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上班族要提防“精英症”(1)

什么是上班族“精英症”

社会精英是指那种社会地位比较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现代社会还有一个大家都普遍认同的标准:那说法是他们创造的价值大,得到的物质收入也高。这个人群的特征明显:一、事业心强,有成就感。二、有强烈的工作动机,勤奋甚至玩儿命工作。三、能量充足,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有连续工作能力。四、很看重自我声望,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大多有舍我其谁的想法。

五、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由于精英人群所具备的这些特征,对其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生存压力很大。很多男士肩负着养家口的重任,看到别人有车有房,如果自己不拥有的话,大有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感。而这就容易形成一种玩儿命工作的状态,体力严重透支。为了改善生活,解决生存压力,他们拼命工作,改变个人地位以及提高在亲戚朋友中的威望。这样不断自我加码,最后就容易引发生命危机。由于精英人群总是时时、处处、事事表现能量充足,他们往往对体力透支、工作压力超过体能极限的危机状态浑然不觉。心理疾病又不是很快能表现出来的,它是隐藏在突然聚变中的潜在杀手。

许多成功人士,在事业向顶峰靠近的时候,却患上一种“精英症”:由于压力大,工作勤奋,总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由此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抑郁焦虑、高血压、心脏病、头痛、腰痛、关节炎、哮喘、支气管炎、癌症等。这些都值得上班族们引以为戒。

其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往往普遍比较敏感。当前社会大众所拥有的相对剥夺感,这个群体也在所难免。相对剥夺感是人们在比较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当他们实际得到的和期待得到的之间、自己得到的和他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有相对剥夺感的人容易愤怒,发无名之火。有时这种愤怒就会转化为侵犯。好在这个群体一般都受过良好教育,会把这种相对剥夺感压抑在心里。从心身健康的角度讲,这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再次,根据研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会经过“警觉”、“反抗”和“耗尽”三个阶段。这就是说应激精神状态可以导致身体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作心身疾病,即不是由生理原因所产生的疾病,而是由心理原因所导致的疾病。这种心身疾病最典型的是高血压、心脏病,还有皮肤病、头痛、腰痛、关节炎、哮喘、支气管炎、癌症等。

上班族“精英症”的现状

有很多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最初的诊断中都以为是生理疾病,通常经过一到两年的折腾,才会去找心理医生。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除了有关知识的欠缺之外,更多的是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

在中国,精神疾患还是个相当隐蔽的杀手。通常最初的反应是会感觉到疲倦和累,抑郁乏力,甚至会出现心悸头疼,或者胃溃疡出血或者发生器质性的改变,表面上看是某种慢性病,实际上是长期的紧张、压力、抑郁等心理因素所致。

根据心理学的规律:遇到困难把原因归结为别人的人多患有焦虑症;遇到困难先责备自己的人多产生抑郁症。而焦虑和抑郁与追求和愿望成正比,与自信心成反比。职位越高、收入越高、压力越大。压力越大,抑郁焦虑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当今社会,心理疾病作为“精英症”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困扰中年成功人士的一大顽症。

其实心理疾病只是“精英症”的一部分而已。那么,当代我们的社会精英,在各个行业中起着中坚作用的成功人士的身心健康现状又是如何呢?四组来自四个不同方面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精英症”。

第一组数据来自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它是针对北京大公司的社会精英的。

零点公司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415位北京“社会精英”做调查,以评估他们的心理疲劳程度。如果达到三级就意味着心理疲劳非常严重,身心健康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最终结果显示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心理疲劳的表现是:易疲倦;缺乏精力;易生病,脸色不好;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容易忘事;容易忧虑、发愁;有迷失感,难以开心快乐,易急躁、发脾气。

第二组数据来自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和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的调查。它是针对中国高级经理人的。有1576位高级经理人参与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的压力状态(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衰竭水平、压力来源、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对心理调适的看法等等。结果是70%的接受调查者感觉到压力的困扰。

这次调查用到了一个心理学的专用名词——心理衰竭(burnout)。这种状况被描述成身体、情绪和心理上消耗殆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将体验到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失去创造力和生命活力,是身心健康的最严重后果。这项调查显示,高级经理人中有27%的人有较高的心理衰竭水平。

第三组数据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龙教授的。从2000年起持续至今,中科院以开滦煤矿作为个案,研究“社会转型期间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急源和心理健康”问题。开滦煤矿是中国第二大煤炭企业,有11万多人,这次调查结果能反映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所有问题。

1995年至2000年间,这里群众上访来信上涨了三倍,因精神病入院人数上涨三倍。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有干部死亡,都在四五十岁。调查显示:职位越高,承受压力越大,心理出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参加调查的人当中有3195%和1121%的人曾经分别患有或正在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癔症、神经衰弱等症状。

第四组数据来自媒体的报道。有媒体称:国家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中,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公布了一份跟踪近十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十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了近20岁。而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降低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大约超过老年知识分子的两倍之多。

上班族为什么容易患“精英症”

如果说上班族精英的工作性质就是脑力劳动,那么当前上班族精英的劳动强度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们可承受的范围。他们是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举例来说,高校教师对学术的思考需要连续性和深度,虽然在家办公,却是不分白天黑夜,只要问题解决不了,精神就不可能松懈下来,工作也不会停止,所以格外容易疲劳。

再比如,大学教师不仅每人一年要承担数百个课时的工作量,因教学需要还要翻阅大量资料。现在实行的各种聘任制,对学术研究要求非常苛刻,规定非要拿到什么国家级、省部级的奖才行,评定职称也规定要在学校指定的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文章才行。可全国一共才有多少奖、多少种期刊?怎么能保证所有教师都有份?所以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能够使自己脱颖而出,许多高校的教师永远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中,把很大一部分时间放在自己的学术上,这样其实是把原来应当留给自己的家庭、休闲以及健康的时间给剥夺了。而这样的后果就是透支了自己的健康,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令人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一些媒体和领导仍在宣传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狂”,表彰模范先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少单位一味压任务、促进度、抓成果,而且“鞭打快牛”,将中年精英逼上只能进不能退的“独木桥”,而很少关心他们的工作负荷和身体健康。而中年精英又总是对事业的期望值很高,常常以忘我工作来实现自我,不注意劳逸结合,缺少体育锻炼。中年精英中“过劳”现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其实不仅是在教育界,在其他领域的上班族精英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警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上班族精英英年早逝悲剧频频上演?除了遗传、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能否长寿,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等,足以证明是导致早衰早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文明病”其实并非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其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不文明病”。许多中年精英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为了事业,整日奔波,连一点点锻炼的时间也挤不出。结果,储蓄了金钱,透支了健康,浓缩了生命,刚进中年就得了老年病,提前的病理死亡取代了自然的生理凋亡。这既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透过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健康教育是何等欠缺,普及全民健康教育是何等必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为一生储蓄“本钱”。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在美国,白领和蓝领相比,白领受教育多,知识多,收入多,自我保健意识强,结果他们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比蓝领低,总死亡率也低。这说明,健康的钥匙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文明可以减少疾病。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虽然中年精英受教育多,知识多,收入多,但是他们往往因为许多非自愿的原因而放弃了合理的自我保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没有时间来顾及自己的健康——他们太忙了!

我国的上班族精英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又如何呢?目前,运动已经成为全球消除和预防“精英症”的一种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医学研究也证明,死亡率与人体通过体育锻炼所消耗的能量成反比。然而,在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中,71~75岁的占该年龄总数的461%,16~20岁的青少年占该年龄段总数的318%,而27~45岁的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就是说,工作生活压力最大、亚健康问题最严重的中青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

试想,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300万年,进入文明社会不到一万年。此前不管打猎、畜牧或种植,都是户外的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的出现,不过一两千年。这区区千年的脑力劳动,对人体生理结构的影响,能跟几百万年的体力劳动相比吗?所以说,运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体育锻炼是中青年人的健康保证,一点也不为过。至于中青年精英的健康问题,社会要重视,个人更要重视。

如果说工作繁忙是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话,那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则是中青年精英亚健康的一个重要诱因。不注重锻炼身体,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充分的睡眠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上班族精英的危害极大。

社会要发展、竞争在加剧,上班族精英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上班族精英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来应对呢?

带薪休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一些脑力劳动者说,如果能够带薪休假,哪怕只有几天也好。其实上班族精英一向好面子,义务感、社会责任感强,再加上传统思维习惯,休假观念没有被完全接受,谁都不好意思提出休假,怕领导和同事对自己有看法。因此专家建议:上班族精英休假,最好一年能够休息两次,但不要像黄金周那样旅游式的休法,而是身心的放松和调整,而且这样也是容易做到的。其实并不是单位不给上班族精英这个机会,而是许多中年精英为了自己的事业舍不得让自己休息一下,所以关键还是精英们要改变观念——健康才是事业的本钱嘛!

调整心态。大多的上班族精英都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才有了为了事业而拼命工作,而这一拼命就是不规律生活方式的流行;还有的上班族精英认为自己有成功的能力,但是怀才不遇,因而郁郁寡欢,这样的结果就是以烟酒为友,染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其实为了自己的健康,上班族精英应该改变对成功的概念和传统上班族精英怀才不遇时的“清高”心态。

其实,现代社会压力的存在人人有份,连民工也有压力,只是中年精英承担得更多一些。现代科研人员应该学会,在应对挫折时,不拿自己的健康作本钱。要学会接受不出成果、试验失败的事实,学会接受很多事的成功取决于各方面因素、不由个人意志而决定,客观地对待事物,达观和超然。这样做,无疑有利于给自己的心理减压。上班族精英在工作时应该全身心投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是为了工作,不能本末倒置。理解了这个道理,压力也许就会轻得多了。

层层防治。上班族精英发病率较一般人高的趋势正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