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卿山 格萨尔王的战神山
阿尼玛卿山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西北部。山体呈北西走向,长约120千米,宽约40千米,主峰阿尼玛卿峰海拔6282米。阿尼玛卿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以其旅游资源富集、地质构造复杂奇特、地貌景观自然天成、高原风光特中见奇、生物资源珍稀种类多,于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日出时分的阿尼玛卿山
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在阿尼玛卿山的曲哈尔晓玛冰川末端的登山大本营拍摄的,朝阳照在积雪皑皑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上,使整座山变成了金黄色。
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
阿尼玛卿山在汉文典籍中被称为门摩历山、积石山,被藏族同胞称为“博卡瓦间贡”,又称为“斯巴侨贝拉干”,意思是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山、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树的尕朵觉沃山并称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是藏乡的保护者。
在藏族传统的山系观念中,西藏、青海南部以及内地的山系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藏族民歌中唱道:“上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拉萨的香茅山,佛法在那里兴起发展;对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牧区的玛卿山,心愿在那里如意实现;下面能见的那座山,它是尊崇的五台山,骏马在那里驰骋争先。”民歌中的玛卿山指的就是阿尼玛卿山。被尊奉为神山的阿尼玛卿,当地居民经常煨桑祭祀,并在祭词中真诚赞美:“山巅洁白的巍巍雪山,水晶天成的巨大宫殿。山间碧水绿玉绕山泉,山麓百花药草呈眼前。无数潺潺流水挂峭岩,三百六十座雪峰绕神山。”
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中,阿尼玛卿山山神被称为“战神大王”,是格萨尔王所在的神山,因此在藏族心目中的地位极高。在关于《格萨尔王传》的一个异文分部本《英雄诞生》里,说格萨尔是阿尼玛卿山山神和龙女果萨拉姆梦合而生,可见阿尼玛卿山和格萨尔传说关系密切。在青海藏区,阿尼玛卿山山神的画像是头戴白盔,身穿白甲,外罩白袍,胯下白马,手持银枪;并且认为他武艺超群,降魔济贫,拥有无穷的智慧。正如藏族民歌里唱的:“相貌堂堂白玉晶莹身,右手握有如意珍珠宝,左手执着百颗珍珠链,向着万物降下甘露雨霖。”
从文化角度看,阿尼玛卿山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成了崇拜的对象,是青海境内伟大的山岳图腾。
奇异的冰川世界
阿尼玛卿山山石巍峨磅礴,由13座山峰组成,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多变,此山冰峰雄峻,冰川面积约126平方千米,共有冰川57条。在雪线以下,海拔3600~3800米生长着高大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海拔3800~4000米主要是以金露梅、山柳、杜鹃组成的高山灌丛,雪线附近的开阔地带是高山牧场。在阿尼玛卿山的林区生活着白唇鹿、雪豹、雪鸡等野生动物。
阿尼玛卿山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冰川。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得阿尼玛卿山发育有典型的冰斗、角峰、刃脊、冰碛堤、冰水湖、冰水扇等冰缘地貌。这些地貌完整地记录了黄河源区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等冰川发展的过程,是我国西部古代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变的历史记录。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冰蘑菇、冰瀑布、冰漏斗、冰桥等冰川遗迹保存得异常完整,是观测和研究冰川的最佳地点。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主要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后留下的完整的冰川地质遗迹。通过对这些冰川遗迹的研究分析,自更新世全球性大冰期以来,这里至少经历了四次小冰期活动,其规模逐次递减。多期冰川活动留下的冰川地质遗迹,对于研究全球第四纪冰川演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唯格勒、当雄冰川,全长近4千米,是区内最宏大的山古冰川。粒雪盆、冰坎、冰碛物等冰川组成部分清晰可见。在当雄冰川物质源地的粒雪盆内,堆积着厚厚的冰雪混合物。粒雪盆面积约12.5平方千米,平面呈马蹄形。粒雪盆出口处有一个明显的突起岩坎,使冰川在这里因遭受强烈挤压后急剧下移而产生了大量的张裂隙。冰雪下移的量大且连续不断,在冰川表面产生了一系列皱褶,表面凹凸不平。这个冰川只有一条侧碛堤,位于冰川的西侧,长约4千米、宽20米、高5米;由巨砾和极少量中细粒组成,砾石排列紊乱,毫无层理。在冰川的前缘有三条近乎平行的弧形中碛堤,由于未遭受冰雪融水的强烈切割而保存完好,堤体组成成分多样,砾石粗大。
阿尼玛卿山的美,是崇山峻岭间蕴藏的远古的沧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融的美,是粗犷和俊秀、运动和静止、毁灭和新生完美结合的一种美。阿尼玛卿,以神山的高昂,为世人演绎了一种神秘的美学魅力。
曲哈尔晓玛冰川
曲哈尔晓玛冰川的末端就是登山大本营,因此,这条阿尼玛卿山中发育的最大最著名的一条冰川,经常会被摄影师拍摄。通过这张冰川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冰川在融化过程中形成的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