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十大平衡守则
吃饭是日常最重要的一件事。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必须从每天摄入的食物中获取。那么,每天究竟该吃什么,该怎么吃,这里就有一个食物之间合理配比的问题,即在人体生理需要和膳食营养供给之间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关系,以平衡膳食。
●酸碱平衡
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等素食是碱性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鸡肉、鸭肉、鱼肉、畜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属于酸性食物,多食会使人体液偏酸性,轻则倦怠无力,重则造成记忆力减退。可见荤素搭配的重要性。
●冷热平衡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明确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饮食宜暖,不可过冷,过冷损伤脾胃,夏季应尤其注意;亦不可过热,过热易烫伤食道、胃脘,从而导致食管癌等病的发生。
●精与杂平衡
精是指现代人在膳食安排和烹饪上,需精益求精;杂则应同时兼顾食品来源的多样化和加工方式的多样化,要做到既精且杂。
●四性平衡
吃寒性食物时需搭配热性食物,如吃螃蟹时佐姜末;吃松花蛋时佐醋和姜末。体质偏寒时忌食寒凉食物;体质偏热时,忌吃热性食物。气候炎热时,宜吃寒凉食物;气候较冷时,宜吃温热食物。
●五味平衡
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五味调和,能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毛孔固密,这样才能保证人体健康、强壮体格。
●就餐快慢平衡
进食时细嚼慢咽会使唾液大量分泌,有助于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食物细碎,对胃、胰、胆等消化腺的刺激和缓。早餐用时应不少于15分钟,中餐和晚餐应不少于20分钟。
●就餐时间与饥饱平衡
古人的饮食之道是“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只到八分”,同时每日饮食时间要规律,即“饮食以时”。如果一天吃500克主食,早、中、晚餐的比例应为3∶4∶3,晚餐切忌吃得过饱。
●进食前后情绪平稳
人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气血紊乱,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行。《勿药元诠》中指出:“怒时勿食,食时无怒。”进食前和进食后保持平静愉快的状态,是保证健康饮食的前提。
●就餐前后动静平衡
《千金翼方》中说:“食勿大言”,“饥不得大语”。即要求食前及食中,应静而专致,不可分心,以免影响消化。《寿世保元》中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即饭后应适当活动,如缓行散步等,有利健康。
●能量入与出平衡
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所以一定要“量腹而受”。消耗多少能量就应补充多少;摄入多少能量则应适当消耗多少。摄入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对健康是极其重要的。专家大力推荐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体力活动是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