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被中医来称为“消渴症”,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对糖尿病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西方国家对糖尿病的有关记载可追溯到古埃及。因此,人类发现、认识、研究、治疗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现代社会里糖尿病被戏称为“富贵病”,似乎是因为人体摄入过多过盛的营养物质导致血糖高所致,甚至很多人认为是由于吃了太多“糖”所致。这样的理解也不能说是错,但准确地说,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身体内部各种物质的代谢性紊乱。如果控制不好糖尿病,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可以看做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2.85亿,约有80%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是世界第二大糖尿病重灾区。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4亿,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达到5930万。糖尿病被形容为“流行病”或“定时炸弹”,几乎在每个发达社会,糖尿病都是引起患者失明、肾衰竭、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血管并发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因素(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据有关专家称,目前每10秒钟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死亡,每30秒钟就有1名患者要接受下肢截肢手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中国很有可能面临糖尿病的暴发。
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和糖尿病作斗争,1921年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成功,以及此后降糖药物的研发和使用等,在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治的方法更是遥遥无期,应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但糖尿病并不是治疗困难的疾病,所以,如果患糖尿病的朋友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调理,仍然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并获得长寿。
2009年的11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将此次主题确定为“关注糖尿病弱势群体”,以“糖尿病的关怀”为宗旨,号召全社会关爱每一位“糖人”。
要了解糖尿病,有3个关键词——代谢性疾病、血糖、胰岛素。
一、什么是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简单地说,代谢性疾病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现了障碍。新陈代谢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基础,它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合成新的物质,一个是把旧的物质分解掉。合成代谢也称为同化作用,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也称为异化作用,是指自身的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给人体并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通过新陈代谢,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生存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的交换和转化,同时我们体内的物质又不断进行分解、利用与更新,为我们的生存、劳动、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
说到糖尿病,必须提到中间代谢这个名词。我们通过饮食摄入了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进入机体后,在体内发生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这其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就叫做中间代谢。中间代谢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就会引起代谢性疾病。
二、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的指标,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控制血糖。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其他各种糖类只有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后才能称为血糖。人们摄入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糖进入血液并运送到全身的细胞。
我们身体内的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满足我们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自动调节血糖的浓度。当身体里面的血糖过低的时候,身体内的组织和器官得不到足够能量,就会出现低血糖,出现头晕、目眩、心悸、休克、脑功能障碍等。当血糖过高的时候,肾脏不能完全把糖重新吸收回来,就会随着尿排出体外,这也会导致身体能量来源不足,还会造成全身血管及眼睛、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血糖的正常浓度分为两种
(1)空腹血糖浓度:3.9~6.1mmo 1/L(70~110mg/dL)。
(2)饭后2小时内血糖浓度:3.9~7.8mmol/L(70~140mg/dl)。
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年)是: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以解释的体重减轻)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影响血糖浓度的因素
人体的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进食、运动等,都会影响血糖的浓度。
●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来源主要是食物,另外,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可以分解出血糖,肝脏用脂肪、蛋白质的分解物也可合成血糖。
(1)食物:血糖最根本最主要的来源是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分解成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中最廉价的。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薯类、根茎类蔬菜、水果和豆类,另外是食用糖类。碳水化合物只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果糖和半乳糖又经肝脏转换变成葡萄糖。
(2)除了食物供给,还可以从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原和储存于肌肉的肌糖原中获得葡萄糖,这些糖原会分解后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作为血糖被消耗后或饥饿时的补充来源。
(3)肝脏也会利用饮食中的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分解物(氨基酸、乳酸、甘油等)来合成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吃得再多,血糖都不会异常高,这是因为从食物中得到的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细胞后,被利用转化和储存起来了:
(1)葡萄糖在组织器官中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被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
(2)一部分葡萄糖成为身体细胞的成分;
(3)在剧烈活动时或机体缺氧时可进行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补充身体的急需;
(4)葡萄糖还可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以备需要之时再进行分解;
(5)最后,如果储存在肝脏中的肝糖原足够多了,就转变为脂肪或其他糖的衍生物储存起来。
三、什么是胰岛素
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这些细胞群中有很多种内分泌细胞,如α细胞、β细胞等,每种细胞都会分泌不同的激素。其中β细胞是胰岛中最多的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80%。胰岛素就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人体内很重要的激素。
●胰岛素的作用非常重要
胰岛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降血糖、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促进蛋白质合成与分解。
(1)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还能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血糖水平会增高。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当然,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下降太过于迅速,脑组织就会受很大影响,出现昏迷,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会导致血糖升高,容易引起糖尿病。
(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因此,缺乏胰岛素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冠心病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会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这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预防和警惕的一种病症。
(3)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4)其他作用:胰岛素还有抑制食欲、舒张血管、对体内钾平衡等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