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授三归之利益(2)
八戒何为亦通在家出家?药师经中说:比丘亦可受八戒。比丘再受八戒,为欲增上功德故;这样看起来,八戒亦通於僧俗。
以上略判竟,以下一一分别说之:三归:不属於戒,仅名三归。三归者,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未
受以前必须要了解三归道理,并非糊里糊涂地盲从瞎说;如这样子皆不得三归。
所谓三宝有四种之别:一理体三宝、二化相三宝、三住持三宝、四一体三宝;尽讲起来,很深奥复杂。现在且专就住持三宝来说。三宝意义是什么?佛法僧。所谓佛即形像。如:释迦佛像、药师佛像、弥陀佛像等;法即佛所说之经。如:法华经楞严经等,皆佛金口所流露出来之法;僧即出家剃发受戒有威仪之人。以上所说佛法僧道理,可谓最浅近,诸位谅皆能明了吧?
归依,即回转的意义。因前背舍三宝,而今转向三宝,故谓
之归依。但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归时,最重要点有二:第一要注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归;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归;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归。又正受之时,即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此最要紧,应十分注意。以后之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归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先归依佛三遍注意,乃可得三归。
以上三归说已;下说五戒。五戒:就五戒而言,亦要请师先为说明。五戒者:杀、盗、淫、妄、
酒。当师父说明五戒意义时,切要用白话,浅近明了,使人易懂。受戒者听毕,应先自思量:如是诸戒能持否?若不能全持,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皆可随意;宁可不受,万不可受而不持!且就杀生而论,未受戒者,犯之本应有罪;若已受不杀戒者犯之,则罪更加重一倍,可怕不可怕呢?你们试想一想,如果不能受持,勉强敷衍,实是自寻烦恼。据我思之,五戒中最容易持的,是不邪淫、不饮酒。诸位可先受这两条最为稳当;至於杀与妄语,有大小之分,大者虽不易犯,小者实为难持;又五戒中最为难持的,莫如盗戒,非於盗戒戒相研究十分明了之后,万不可率尔而受。所以我盼望诸位对於盗戒一条,缓缓再说,至要!至要!但以现在传戒情形看起来,在这许多人众集合场中,实际上是不能如上一一别受。我想现在受五戒时,不妨合众总受五戒。俟受戒后,再自己斟酌取舍,亦未为不可。於自己所不能奉持的数条,可以在引礼师前或俗人前舍去。这样办法,实在十分妥当。在授者减麻烦,诸位亦可免除烦恼。另外还有一
句要紧的话,倘有人怀疑於此大众混杂扰乱之时,心中不能专一注想,或恐犹未得戒者,不妨请性愿老法师、或其他善知识,再为重授一次,他们当会慈悲允许。诸位!你们万不可轻视三归五戒!我有句老实话对诸位说:菩萨戒不是容易得的,沙弥戒及比丘戒是不能得的。无论出家或在家人所希望者,唯有三归五戒。我们倘能得三归五戒,那就是很好的了。因受持五戒来生定可为人。既能持五戒,再说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临终时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甚好。就我自己而论,对於菩萨戒是有名无实;沙弥戒及比丘戒决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说完全。止可谓为出家多分优婆塞而已,这是实话。所以我盼望诸位要注意三归五戒。当受五戒,应知於前说三归正得戒体,最宜注意!后说五戒戒相为附属之文,不是在此时得戒;又须请师先为说明五戒之广狭。例如:饮酒一戒,不唯不饮泉州酒店之酒;凡尽法界虚空界之戒缘境酒,皆不可饮,杀盗淫妄亦复如是。所以受戒功德普遍法界,实非人力所能思议!
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归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於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
此外我更附带言之:近有为人受五戒者,於不饮酒后加不吸烟一句;但这不吸烟可不必加入,应另外劝告,不应加入五戒文中。
以上说五戒毕,以下讲八戒。八戒:具云八关斋戒。“关”者,禁闭非逸,关闭所有一切非善事。
“斋”是清的意思,绝诸一切杂想事。八关斋戒本有九条,因其中第七条包含两条,故合计为八条。前五与五戒同,后三条是另加的。后加三者,即第六华香、璎珞、香油涂身,这是印度美丽装饰之风俗。我国只有花香,并无璎珞等。但所谓香,如吾国香粉、香水、香牙粉、香牙膏及香皂
等,皆不可用。
第七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这就是两条合为一条的。现略为分析:“高”是依佛制度,坐卧之床脚,最高不能超过一尺六寸。“胜”是指金银牙角等之装饰,此皆不可。但在他处不得已的时候,暂坐可开。佛制是专为自制的,须结正罪,如别人已作成功的不是自制的,罪稍轻。作倡伎乐故往观听,音乐影戏等属此条,所谓故往观听之“故”字要注意,於无意中偶然听到或看见的不犯。以上高胜床上坐、作倡伎乐故往观听,共合为一条。受八关斋戒的人,皆不可为。
第八非时食:佛制受八关斋戒后,自黎明至正午可食。倘越时而食,即叫做非时食;即平常所说的过午不食。但正午后不单是饭等不可食,如牛乳水果等均不可用;此外如病重者,於不得已中,可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开食粥等。
受八关斋戒,普通於六斋日受。六斋日者: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二日;倘更能发心日日受,那是最好不过了!受时要在每天晨起时,期限以一日一夜--天亮时至夜,夜至明早。受八关斋戒后,过午不食一条,应从今天正午后,至明日黎明时,皆不可食。又八戒与菩萨戒比较别的戒有区别:因为八戒与菩萨戒,是顿立之戒(但上说的菩萨戒,是局就梵网、璎珞等而说的;若依瑜伽戒本,则属於渐次之戒)。这是什么缘故呢?未受五戒、沙弥戒、比丘戒,皆可即受菩萨戒,或八戒,故曰顿立。若渐次之戒,必依次第。如先五戒,次沙弥戒,次比丘戒,层层上去的。以上所说八关斋戒,外江居士受的非常之多。我想闽南一带,将来亦应当提倡提倡!若嫌每月六日太多,可减至一日或两日亦无不可;因仅受一日,即有极大功德,何况六日全受呢?
沙弥戒:沙弥戒诸位已听了吧?此乃正戒共十条,其中九条同八戒,另加手不捉钱宝一条,合而为十,但手不捉钱宝一条,平常人不明白,听了皆怕,不知此不捉钱宝是易持之戒。律中有方便办法,叫做“说净”。经过说净的仪式后,亦可照常自己捉持。最所繁难者,是正戒十条外於比丘戒亦应学习,犯者结罪。我初出家时不晓得,后来学律才知道。这样看起来,持沙弥戒亦是不容易的一回事。
沙弥尼戒:即女众,法戒与沙弥同。式叉摩那戒: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外江各丛林,皆谓在家贞
女为式叉摩那。只用贞女之名,这是错误的。闽南这边,那年开元寺传戒时,对於贞女不称式叉摩那,只用贞女之名,这是很通的。平常人多不解何者为式叉摩那,我现在略为解释一下:那一种人可受式叉摩那戒呢?要已受沙弥尼戒的人,於十八岁时,受式叉摩那法,学习二年,然后再受比丘尼戒。因为佛制二十岁乃可受戒,於十八岁时,再学二年,正当二十岁。於二年学习时,僧作羯磨,与学戒法。二年学毕,乃可受比丘尼戒。但式叉摩那,要具学三法:一学根本法--即四重戒。二学六法--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三学行法--大尼诸戒及威仪。
此仅是受学戒法,非另外得戒,故与他戒不同。以下讲比丘戒。比丘戒:因时间很短,现在不能详细说明,唯有几句要紧话先略说之:我们生此末法时代,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
今且举出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受沙弥戒比丘戒,必定以比丘来授才可。如受时,沙弥戒须二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亦受不成。我
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谓僧种断绝了!以平常人眼光看起来,以为中国僧众很多,大有达至几百万之概。据实而论,这几百万中间,要找出一个真比丘,恐怕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此怎样能授沙弥比丘戒呢?既没有能授戒的人,如何会得戒呢?我想诸位听到这话,心中一定十分扫兴。或有人以为既不得戒,我们白吃辛苦,不如早些回去好,何必在此辛辛苦苦做这种极无意味的事情呢?但如此怀疑是大不对的。我劝诸位应好好地、镇静地在此受沙弥戒比丘戒才是!虽不得戒,亦能种植善根,兼学种种威仪,岂不是好;又若想将来学律,必先挂名受沙弥比丘戒。否则以学律,必受他人讥评。所以你们在这儿发心受沙弥比丘戒是很好的!
这次本寺诸位长老请我来讲律学大意,我感觉着有种种困难之点,这是什么缘故呢?比方我在这儿,不依据佛所说的道理讲,一味地随顺他人,顾惜情面,敷衍了事,岂不是我害了你们吗?若依实在的话与你们讲,又恐怕因此引起你们的怀疑,所以我觉着十分困难。因此不得已,对於诸位分作两种说法:(一)老实不客气地,必须要说明受戒真相。恐怕诸位出戒堂后,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致招重罪,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有种比方,譬如泉州这地方有司令官等,不识相的老百姓亦自称我是司令官,如司令官等听到,定遭不良结果,说不定有枪毙之危险!未得沙弥比丘戒者,妄自称为沙弥或比丘,必定遭恶报,亦就是这个道理。我为着良心的驱使,所以要对诸位说老实话。(二)以现在人情习惯看起来,我总劝诸位受戒,挂个虚名,受后俾可学律;不然,定招他人诽谤之虞。这样的说,诸位定必明了吧?
更进一层说,诸位中若有人真欲绍隆僧种,必须求得沙弥比丘戒者,
亦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即是如藕益大师礼《占察忏仪》,求得清净轮相,即可得沙弥比丘戒,除此以外无有办法。故藕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因为得清净轮相之后,即可自誓总受菩萨戒。而沙弥比丘戒皆包括在内,以后即可称为菩萨比丘。礼占察忏得清净轮相,虽是极不容易的事,倘诸位中有真发大心者,亦可奋力进行。这是我最希望你们的!
以下说比丘尼戒。比丘尼戒:现在不能详说。依据佛制,比丘尼戒,要重复受两次:先
依尼僧授本法,后请大僧正授,但正得戒时,是在大僧授时;此法南宋以后已不能实行了。
最后说菩萨戒:菩萨戒:为着时间关系,亦不能详说。现在略举三事:(一)要有菩
萨种姓,又能发菩提心,然后可受菩萨戒。什么是种姓呢?就简单来说:就是多生以来所成就的资格。所以当受戒时,戒师问:汝是菩萨否?应答曰:我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种姓!戒师又问:既是菩萨,已发菩提心否?应答曰:已发菩提心!这就是发菩提心。如这样子才能受菩萨戒。(二)平常人受菩萨戒者,皆是全受。但依《璎珞本业经》,可以随身分受,或一或多,与前所说的受五戒法相同。(三)犯相重轻,依旧疏新疏有种种差别,应随各人力量而行。现以例说:如妄语戒,旧疏说:大妄语乃犯波罗夷罪。新疏说:小妄语即犯波罗夷罪。如余所编辑之图表广明。至於起杀盗淫妄之心,即犯波罗夷,乃是为地上菩萨所制,我等凡夫是做不到的。
所谓菩萨戒虽不易得,但如有真诚之心,亦非难事。且可自誓受,不
比沙弥比丘戒必须要请他人授;因为菩萨戒、五戒、八戒,皆可自誓受,所以我们颇有得菩萨戒之希望。
今天《律学要略》已经讲完,其中如有不妥当处或错误处,还请诸位原谅!最后我尚有几句话:诸位在此受戒很好!在近代说,如外江最有名望的地方,虽有传戒,实不及此地完备。这是这里办事很有热心、很有精神、很有秩序,诚使我佩服!使我赞美!就以讲律来说,此地戒期中,有讲沙弥律、比丘戒本、梵网经,他方是难有的。几年前泉州大开元寺於戒期中提倡讲律,大家皆说是破天荒的举动。本寺此次传戒之美备,实与数年前大开元寺相同;并有露天演讲,使外人亦有种植善根之机缘,诚办事周到之处。本年天灾频仍,泉州亦跑不出例外。在人心痛苦、境遇萧条的状况中,本寺居然以极大规模,很圆满的开戒,这无非是诸位长老及大护法的道德感化所致。我这次到此地,心实无限欢喜!此是实话,并非捧场。此次能碰着这大机缘与诸位相聚,甚慰衷怀!最后还要与诸位恭喜!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
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观,心里非常欢喜。各方面的布置都很完美,就是地上也扫得干干净净的,这样,在别的地方,很不容易看到。
我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承诸位写一封信来,--各人都签了名,慰问我的病状;并且又承诸位念佛七天,代我忏悔,还有像这样别的事,都使我感激万分!
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到鼓浪屿日光岩去方便闭关了。时期大约颇长久,怕不能时时会到,所以特地发心来和诸位叙谈叙谈。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三是持戒,四是自尊,都是青年佛徒应该注意的。
一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
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著。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的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1920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七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1912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著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