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学的销售口才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说客套话(2)

在一般的客套话中,要想办法套出客户的种种资料,才能为后续的销售技巧铺路。如果可以先掌握客户的习性与需要,在客套中一点一滴地灌输销售的理念,改变客户对产品抱有的错误认识,就可以很快地达到目的,这是最容易达成目标的方法之一。在询问的过程中也不可以太过直接,以免引起客户的戒心,这样反而不妙。

例如,你如果想要了解客户的财产状况,不可以直接问他有没有钱,或者1个月能够赚多少钱,如果这样问,大多数人不愿意正面回答。所以应该用比较迂回的方式询问,可以先谈到最近利率高低的变化,再谈到银行对目前房贷的情况,最后再切入主题,问他所居住的房子面积有多大、是否有贷款等问题。如此你已经得知他每个月的基本负担有多少,再依据他的职业推算收入也就不难了。诸如此类的问话技巧,必须时常加以练习与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料,对于进一步销售会更有帮助。

2.了解时事新闻或政策性的议题

新闻节目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新闻的内容和深度也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所以适当地掌握时代的脉搏是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和客户搭起聊天的桥梁,也可以掌握客户的习性和其对社会现状的看法。

应该注意,个人的宗教信仰是要谨言慎行的话题,因为这属于主观自我意识的认定,并很难让人对其进行评价。若遇到此类话题时最好避而不谈,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3.使销售的话语化于无形

兵法中最高明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在销售技巧中,最厉害的莫过于“使销售的有形转化于无形”,使客户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念,进而达成销售的目的。但其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最好将自己的销售理念、销售用语能够化为一般的日常言词。只要能让客户听起来不觉得艰涩难懂,就算成功。

4.客套话也需谨慎出口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引申到销售过程中就是指一定要谨言慎行。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要在脑子里多想几遍,心里有个小算盘。

一对年轻夫妇停在了张良的柜台前。

张良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请问两位需要点什么?”

年轻夫妇:“我们想看看冰箱。”

张良:“两位请看这一款,这是刚刚上市的最新款式,噪音小、耗能低,很适合喜欢安静的家庭。”

先生:“这款冰箱的外壳为什么和其他的不一样?是什么材料做的?”

张良:“这是采用科研最新式的材料精制而成,既节省能源又美观大方,目前很受客户欢迎,我们一天要卖出去很多台,现在库存已经没有了。”

女士:“我们很喜欢这一台,但是这种型号的容量太大,对我们这样一个两口之家来说不是十分合适。这样吧,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如果没有更合适的,我们就来买这一台,好不好?”

张良为了显示自己的冰箱货好不愁卖,便大方地说:“可以,欢迎您再回来。”

年轻夫妇刚离开,张良的同事小李跑来问张良:“你的那一款冰箱卖得怎么样?我那简直是太难卖了。”

为了不令小李感觉不平衡,张良也假装发牢骚:“是啊,现在库存还一大堆呢!”

不料这话正被返回的年轻夫妇听见,张良顿时尴尬万分。一单生意就这样失去了。

其实,张良也只不过是在和小李的谈话中随便客套几句,随意地附和而已,却没想到因随便说话而丢了一单生意。因此,销售人员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周末,小孙答应儿子去吃汉堡包和炸鸡腿。可是,正巧一个同事来串门,便很客气地邀请他一起去吃饭。结果他的一句客套话,对方竟真爽快地答应了。

小孙犯了难,汉堡包、炸鸡腿太贵了,平时自己吃就有点舍不得,现在,凭空又要带一个人去,就更舍不得了,便小声跟儿子商量:“咱们今天去吃串串香吧?”串串香不过1串3角钱,3个人花不了多少钱的。

没想到他儿子坚决反对:“爸爸说话不算数!爸爸骗人!”最后没办法,只好去吃汉堡包了。3个人,整整花了100多元。

回到家里,小孙便开始训儿子:“为什么不肯听爸爸的话?串串香便宜,为什么不吃?非要吃汉堡,这下好,花了我这么多钱!”

儿子不解地问:“不是你请人家一起去吃饭的吗?干吗怪我?”小孙解释道:“你这孩子真不明白事,我那不过就是句客套话!”儿子听了,迷惑地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过了几天,小孙为儿子的生日买了生日蛋糕。儿子一个劲劝他吃蛋糕,他刚要吃,儿子突然伸出手捂住了他张开的大嘴,说道:“我不过是说句客套话,你还真吃呀!”

小孙一下子愣了。

在说客套话的时候不要过于随意,随便应承别人,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才会在销售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用客套话应对冷落和冷场

对于销售人员来讲,销售过程是一个主动去与人沟通的过程。正因为是主动,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被不想购买东西的客户故意冷落的现象。

一次,小李在一位客户的办公室外等他,由于没有提前预约,客户的秘书知道他是一位销售人员,因此她不打算把老板的工作行程告诉他,并故意不跟小李说话,冷落小李,希望小李自动离开。

这时,小李突然注意到在秘书的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畅销书。于是,他问秘书小姐说:“这本畅销书你看了没有?”秘书回答说:“正在看!”他又问:“你觉得这本书有趣吗?”

她坦率地说:“只是有点枯燥无味,不过快要看完了。”

“我也读了这本书,完全不是因为兴趣,而只是为了学习它的知识。我再推荐给你几本既有趣又值得学习的书吧。”小李再度打开话匣子。

秘书回答:“你怎么跟我的想法一样?看来我们在某些地方的看法还是很相似的。哦,对了,刚刚我查了老板的行程表,他今天下午4点钟会有半个小时的空闲时间。”

客户如此,只是想通过对销售人员的冷落来传达一种“我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或“我根本不想买你的产品”的信息,这种冷落法看起来好像很难破解,因为即使客户是正面拒绝,他也要跟销售人员进行对话沟通,只要存在沟通,销售人员就有很多的机会完成从拒绝到接受的销售过程。

但是,面对一个完全拒绝沟通的客户该怎么办呢?这时,客套话就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化解被冷落的场面,说一些对方感兴趣的客套话,这是销售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要知道,如果一个销售人员仅仅是因为受到了冷落而打退堂鼓的话,那他一定不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怎样才能走出被人冷落的窘境呢?

1.接受冷落的沉默语言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就是说,面对被客户冷落的现象,你应当承认并且接受。事实上,每一个销售人员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遇到过冷落,不管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因此,面对冷落,销售人员应当采取承认的态度,就是说要有接受冷落的心理准备。当然,承认冷落的存在,并非是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而是承认它存在的客观性。承认了此种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解决此种矛盾方法存在的必然性。唯其如此,你才会直面冷落,既不回避,也不惧怕。

2.敢于表现出坚持不懈的勇气

销售人员在受到冷落之后,往往会产生退却心理。但对于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来说,越是受到冷落的重压,越应当自我表现出坚持不懈的勇气。这样不仅可以扭转被冷落的尴尬局面,而且也有助于改变客户对销售人员的偏见和误解。

3.平息抱怨的反省语言

每逢遇到冷落,你有时难免会生气,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多的自我抱怨,又恰恰是战胜冷落的大忌。但凡经历过冷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抱怨冷落的结果只会助长受冷落压力的程度。

4.勿失自信的至理名言

遭遇冷落,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销售人员失去自信心。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这样一句至理名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硕大的气魄。数风流人物,大凡事竟成者,无不是自信人生的典范。殊不知,在成功的道路上,他们何止只受到冷落

而已!

5.主动感化的态度语言

有的销售人员在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上有一种看法,即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看不上我,我也不买你的账。这至少是一种不够大方的姿态。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有时做一些必要的让步和牺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6.谈论双方有共同点的话题

对方的不善言谈在销售过程中很容易使局面陷入尴尬。要想成为销售高手,必须掌握场面上善于没话找话的诀窍。没话找话的关键是要善于找话题,或者根据某事引出话题。因为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没有话题,谈话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么找到话题呢?

(1)众人都关心的话题。

面对销售对象,要选择客户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客户的兴趣。这类话题是客户想谈、爱谈、又能谈的,自然能说个不停了。

(2)借用新闻或身边的材料。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销售人员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收到好的效果。“即兴引出”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3)提问的方式。

两个不太熟悉的人互相交流时,冷场是经常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也如此,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例如,“您工作最近忙吗?”“您孩子多大了?”等。

销售过程中常见的客套话如下:

青竹商城刚刚开业,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始,商城的老板对所有的销售人员宣布:“谁做成了第一笔生意,谁就将获得1000元奖金。”

为了得到这1000元奖金,所有的销售人员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然而,销售人员都清楚,来到刚刚开业的商场,大多数的客户都持有一种“看看这里到底怎么样”的心理,真正想要购买商品的客户只占很少一部分。

有几位客户进门了。其中有一位女士停在了小王的化妆品专柜前,小王抓住这个时机,热情地招呼说:

“您好,欢迎光临,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女士没有说话。

小王又问:“您看中了哪一种?需要我给您建议吗?”

女士有些不耐烦地说:“我随便看看!”

情况突然陷入了沉默。但小王决定不放过这次机会。眼看女士马上就要离开,小王稍稍提高了声音说道:“其实您的皮肤很好,不涂任何化妆品都会很好看。”

女士听了这句话很开心,但还是没有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却不急着离开了。小王又说:“但是也不能不注意保养,只有保养得好,皮肤才不容易衰老。如果不注意保养,再好的皮肤过了25岁都会开始衰老,挡也挡不住。等到那个时候再开始保养,就已经来不及了。”

女士抬起头说:“那什么样的保养品比较好呢?”

“您属于混合性皮肤,根据我的经验,您应该适合这一种。”说着,小王从柜台里拿出了一瓶化妆品。“这个牌子的化妆品质量好,效果也好,而且价钱也不贵,更重要的是厂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品质绝对是信得过的,您可以放心使用。”

女士有些犹豫不决,拿着瓶子闻了又闻。

小王见状又说:“这种是雨天过后小草的清香,刚开始闻可能不太习惯,但是它的确很迷人,可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跟您的气质也很适合。而且我们商场刚刚开张,肯定是全市最低价。”

女士听了,不再犹豫,随即买下了这件商品。临走时她对小王

说:“你真是厉害,其实我本来只是打算随便看看的,昨天刚买了一瓶,你看,在你的劝说下,我又买了一瓶。”

最终,小王赢得了那份奖金。

小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说了一些客套话,避免冷场,因为一旦冷场,就给客户制造了离开的机会。

(4)找到共同爱好。

问明对方的兴趣,然后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例如,对方喜爱足球,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最近的精彩赛事、某球星在场上的表现以及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差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引起对方的谈兴。引出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于引导对方聊天。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中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陌生人之间要想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下面是变“生”为“故”的几个方法。

①适时切入。

看准情况,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交谈是双向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客户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②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客户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例如,见客户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对客户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起客户注意,交谈也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