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理变态者的人格特质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假想一个完美的心理变态者——也就是说他坏到了极致。他生而拥有极高的智商、良好的社交能力,还有许多如常人一样的行为动机——比如饥饿感、欲望和好奇心。但是他无法对他人的苦难作出正常反应,也缺乏感激和羞耻之心。总之,基因、成长环境和特殊的个人经历以某种不愉快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这么一个没有道德情感(moral sentiment)的心理变态者。

但是,这位心理变态者不一定是个道德低能儿。他可能拥有我们在上一章中提到的那些简单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就算他天生心理变态,他在婴儿时代可能也更喜欢那个帮助他人爬上山坡的角色,而不喜欢那个把人推下山坡的家伙。在成长过程中,他也逐渐习得了自己所在社会的种种行为规范和传统习俗。这位心理变态者知道,拯救失踪儿童是“正确”的行为,而趁某位女性人事不省的时候对她进行性侵犯则是“错误”的。但他不会产生任何与道德行为有关的情感。就好像天生双目失明的人也知道草是“绿色”的、天是“蓝色”的一样,他可能拥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但是他没有通常会伴随道德判断出现的情感。

现在想象一下,你需要说服这位心理变态者友善对待他人。你可能会劝他说,他应该为他人着想,抑制自己自私自利的冲动。你可能还会给他灌输一些哲学理论,比如功利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应该做那些能提升全人类快乐总和的事;或者伊曼努尔·康德的“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伊曼努尔·康德,18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定言令式,指我们应该做合乎普遍准则的事。——译者注;或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约翰·罗尔斯,美国当代著名道德和政治哲学家。无知之幕,指人应假想自己对于社会环境、地位等因素一无所知,并在此情况下作出道德判断。——译者注;或者亚当·斯密的“公正的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公正的旁观者,指我们应该像一个公正而无偏见的旁观者一样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译者注。你甚至还可能会用到父母在教育小孩时常用的策略,问他:“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无论你费多少口舌,他的回答可能都是简单的一句: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怎么做才能提升人类的快乐总和,我对“定言令式”和其他一切道德理论也都不感兴趣。不过他确实能接受逻辑对等的观念:如果他伤害了别人,别人也会伤害他——毕竟他可不是傻瓜!尽管如此,上文提到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激励他去友善对待他人。

真正的心理变态者给出的回答也差不多。心理学家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曾经举过这么一个例子:《纽约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个恶意攻击老年人的年轻抢劫犯,他的受害者中甚至还包括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士,而这个年轻的抢劫犯当时只有13岁。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任何悔过之意,反而认为攻击盲人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们事后也无法指证他。当采访者问及他给那位失明女士造成的痛苦时,那个男孩对这个问题大为惊讶,他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在乎呢?我又不是她。”泰德·邦迪(Ted Bundy)泰德·邦迪,活跃于1973—1978年间的一个美国连环杀手。——译者注也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想搞清楚他都杀了谁:“我的意思是,我杀的人多了去了啊。”而连环杀手加里·吉尔摩(Gary Gilmore)加里·吉尔摩,因两起一级谋杀罪于1976年被判处死刑。——译者注的话,可以说是对缺乏道德感觉之人的最好总结:“我总能杀得了人……我可以毫不在意他们的感受,完全无动于衷。我知道我干的事情大错特错,但是我仍然会毫不犹豫放手去做。”

或者我们还可以看看记者对连环杀手彼得·伍德科克(Peter Woodcock)彼得·伍德科克,加拿大连环杀手和儿童强奸犯,被加拿大媒体称为“治疗不了的连环杀手”。——译者注的采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强奸并杀害了三名儿童。后来他在一间精神病院里关了几十年,终于得到一次三小时的放风机会,可以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在指定区域自由活动。在此期间,他邀请了另一名病人(同时也是他的密友)与他一起去树林散步。在那片林子里,伍德科克用斧头将他的密友杀害。

记者:你当时在想什么,那个人可是你爱的人啊?

伍德科克:说实话,是好奇,还有愤怒。因为他否定了我的所有进步。

记者:你为什么会觉得其他人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就必须死?

伍德科克:我只想知道我在杀人之后会有什么感觉。

记者:可是你已经杀了三个人啊!

伍德科克:是的,但那已经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