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思维定式
人的思维模式很奇怪的,有的人喜欢用右脑,有的人喜欢用左脑,左脑右脑,思维的方式就有很大的差异,女士一般是很感性的,所以经常会用右脑,会加上很多联想,而男士很多都是记忆和逻辑,左脑会用得更多一点,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在思维上面,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怪客户,说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你怎么就不知道呢,你在冤枉客户,你有本事让客户能看出来,那你就厉害了。所以我们经常抱怨,我的东西很好,为什么你看不出来呢,我的价格其实不贵呀,一分钱一分货。其实每个顾客都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只是因为他们与我们有不同的思考模式而已。
事实上除了人的思考模式不同,每个人的认知模式和判断标准也不同。大多数人在几十年的成长中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考系统,某些会固化、僵化,很难改变,所以思维定式是顾客无法接受你的推荐从而拒绝的第三大原因。
所谓思维定式,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发生了什么情况?
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由于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并且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思维定式,它们才没有能走出囚室。而那些苍蝇则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式,而是四下乱飞,终于走出了囚室。头脑简单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在偶然当中有很深的必然性。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者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式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式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式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李书福,吉利汽车的总裁,有一年他在参加央视《对话》节目的时候,他现场就把脚跷起来说,我李书福买的鞋子就是80元钱,我已经穿了五年了还这么好,所以我就要做最实惠的产品,那你想,你要改变他很难了,卖双800元的皮鞋给他估计说破你的嘴皮也很难。不过今天他并购了沃尔沃汽车品牌,今天你还会相信他只穿80元的皮鞋吗?我想不会了,否则谁相信他能把沃尔沃的品牌做好?这是个形象问题。
还有比如说我们对一些营养保健品的看法,有的人从来不相信营养保健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根本不需要任何营养保健品,最多饮食上注意就好。那么对于这样的思维定式怎么样去突破呢?其实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体验式消费,我们也称为小狗模式。一些大型商场里面会让你试穿衣服,特别是化妆品,会让你用一下,涂在脸上,包括做指甲,有的时候也会免费帮你做,你想想,指甲是十个,你要轻易地听从他的想法的话,做了一个你感觉很不错,剩下九个还会不做吗?小狗模式很有意思,就是你若想买一只宠物狗但又担心有购买风险,卖狗的小贩会聪明地建议客户先付订金把小狗带回去养养看,如果不满意,小贩会承诺退回订金,但是大多数顾客都会因为没有购买压力,从而把宠物狗带回去,结果毫无悬念,就是都留下了宠物狗,保障了成交的结果。所以当顾客思维定式的时候,不要急着告诉顾客事实不是这样的,因为顾客面对我们的“教育”会非常担心和反感,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让客户有压力,首先要让他尝试一下、体验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顾客的感受会慢慢打破他的思维定式。
作为销售人员,帮助客户实现最佳的认知途径就是展示产品,并积极让客户体验,体验要靠人的感观,主要分为五种:
触觉:皮肤下的压力感受器(物理感受)
嗅觉:鼻(化学感受)
味觉:舌的味蕾(化学感受)
听觉:耳。由外耳、中耳和耳蜗组成(物理感受)
视觉:眼(物理感受)
销售在人们思维定式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体验改变心智的认知。比如你如果卖床垫,那么你可以让顾客躺在上面感受,但重要的是如果你需要体现的是弹簧的质量,就可以让顾客站在上面跳一跳,如果你想着重表现床垫的舒适,最好就让顾客躺在上面感受一下。值得提醒的是,配套床垫的所有一切都必须使用更能帮衬的道具,比如更丝滑的被子和更舒适的枕头,这样才有立体的系统体验,否则孤立的表达无法呈现给顾客最舒适的感觉。
那么工业产品如何运用这样的体验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可以通过仪器、测试,最好是现场的表现。我之前做过的一个咨询项目,是聚焦清洁地板的吸尘器,在表现吸尘中不同于以往传统吸尘的功能时,播放的视频动用了对技术设置的动画表现手法,而在招商会和店面演示中现场放上众多杂物,包括水、饮料等污渍,通过直接展示的方式让客户得到直观的了解。对了,永远别忘记让顾客自己体验,这一点很重要,那是再完美的表演也替代不了的。
如果说前面三个方式都尝试了,但是顾客还是不能接受你的产品,那么可能就是认知失衡的问题了。要理解认知失衡就先从魔术开始。
央视春晚之后,刘谦成了红人,而使他成为红人的元素,就是他那扣人心弦的魔术。魔术太不符合我们的日常所见。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苹果从树上掉下会自由落体到地上,而魔术师打破了这个图景——他让水流往高处,让东西以最不可能的方式消失,又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出现。这么多人着迷于揭秘刘谦的魔术,就是着迷于这不寻常的魔力。
魔术师比心理学家更懂心理
《自然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趋势》杂志都刊登过介绍魔术师在表演中运用的心理学原理之类的文章。
对魔术最有发言权的心理学家应该是英国的理查德·韦斯曼,原因在于,他曾经是职业的魔术师——从8岁起就用魔术表演赚钱,之后才学习心理学,而且一直读到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韦斯曼说,是魔术将他引向了心理学,“归根结底,魔术都是和心理学有关的。魔术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必须去‘欺骗’观众,还得让他们喜欢你。我感兴趣的是,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确实,魔术师懂得心理,起码是观众心理——在操纵人们心理,误导他们的注意力,施加巧妙的影响以使观众得出错误结论方面,他们比心理学家更出色。刘谦就曾说:“与其说我掌控了观众的目光,不如说我掌控了观众的思考。”
魔术造成了我们的“认知失衡”
说到底,我们脑子里有一幅关于宇宙的“正常”图景,它让我们感觉安全又安心。但是魔术上演时,事情以打破常理、不同常态的方式在我们眼前发生,平衡木倾斜了,没搞清楚的那个状况压倒了习惯性的安心,求知欲引发揭秘的热潮。认知失衡会让我们不太舒服。那个谜一天没解开,我们就多一天困惑。你肯定经历过这种状态:他爱我吗?他不爱我吗?现在变成了:它怎么没的?它怎么变出来的?
魔术师善于把你的心理引入歧途
约克大学的古斯塔夫·库恩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把球变没”这个戏法,验证了魔术误导人们心理的一个简单例子:魔术师把一个球抛向空中三次,第三次抛球时,魔术师把球藏在了掌心,但是他仍然向上看,好像要等待球飞起来。观众们也会随着他的暗示继续向上看,从而得出“球不翼而飞”的结论。库恩博士的研究发现,魔术师假装继续向上看的心理暗示,对这个戏法能否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
魔术师在“嘲弄”我们的经验主义
在魔术表演中,大象、飞机或摩天大楼被魔术师变没了,其实,魔术师使用了烟雾和镜子或其他道具,但同时也运用了思维上的幻觉来愚弄我们,使我们判断失误。
研究表明,外部信息到达大脑后要被感知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我们一向是通过“预期”来规避这种延迟,在处理完外部刺激之前,我们的大脑就已经“聪明”地试着解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而大脑这种自动预测未来的功能,经常被魔术师利用来捉弄我们。
最普通的例子是:魔术师在把一枚硬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中的时候,它被变没了。而实际上,它是被藏在手心里,因为我们的大脑自以为是地打了个“提前差”——假定硬币已经转移到了另外一只手中,当这只手空空如也地张开时,硬币看上去就消失了。认知上的错觉,魔术师也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来实现。
当注意力被引到其他方向时,我们可能错过的细节多得令人吃惊。在一个经典研究中,许多人竟然不能注意到一个人穿着大猩猩服装走过他们的视野:研究者要求被测试者为某个三人篮球队队员间的传球计数。当他们专心数数的时候,半数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球场——“大猩猩”甚至在场中央停了一会儿,拍他的胸脯。魔术师一直靠这种强大的影响,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赤裸裸的“欺骗”行为。
心理学家们开始探索我们为什么如此粗心大意,连这么明显的细节都看不到。一个理论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我们正在注意什么。我们眼睛正看着哪里,和我们的注意力在何处,其间可能没有一点儿关系。在这个研究中,即使受试者目不转睛地看着魔术师变戏法的地方,他们也看不出魔术师变的“戏法”,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引导到其他地方去了。看来,目光所及之处,不如注意力所及之处重要。
魔术师胁迫了我们的心理
操控观众的心理,魔术师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一个魔术师在台上是“文静”的,他们总是不断借由语言、眼神、笑容、肢体语言反复跟观众调情,试着改写观众模糊的、受压力下的记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上当。在魔术表演过程中,魔术师还特别喜欢描述他刚刚做的事情,这也是为了操纵观众的回忆。
对于一个魔术师来说,让人们产生认知错觉的能力或许才是他的终极法宝。和视错觉类似,认知错觉蒙蔽了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受。然而,与视错觉不同的是,认知错觉从本质上来说并非由感官造成的。换句话说,认知错觉涉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比如注意力、记忆力和因果推理能力。有了这些手段和工具,一个老练的魔术师在舞台上就能够得心应手,让看起来完全违反物理规律的现象上演,让观众们觉得,唯一的解释就是——魔力!
这里再分享一个忽悠魔术师的故事,帮助你更明白魔术师同样也容易败在认知失衡的心理世界。
一代魔术大师胡丁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丁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丁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丁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丁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丁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丁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丁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由此可见我们通常会迷失在过程中,似乎关注了整个过程,但却没有关注最想要的结果。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顾客常常一样,似乎很关注购买的过程,却往往忘记了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销售训练的时候一定要让顾客感觉到“胜”的感觉,而我们因此得到我们的“利”。
在营销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对错,只有认知影响着一切,世界上卖出最多的是非常不健康的三样东西:烟、酒和化妆品,同样地,可乐在日本常被用于刷马桶,但大街小巷里大家很容易购买并爱喝。
当一个顾客之前接受到足够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大大影响着顾客此时的决定,那么你能做什么呢?
假设人的大脑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那么现有的信息存储就决定所有的购买思考的逻辑和经验。你若想改变这种状态,唯一的办法就是输入更多的你想要输入的信息流,稀释之前固化的认知;并不断地提醒他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引起顾客对结果的聚焦。
我有个朋友多年前开个工艺礼品店,店里有一种可以放杂物的布架子,进货的地方源头和当地最好的精品店都是一样的,他的店里标价是38元钱,商场里面标价是68元钱,东西一模一样,结果是商场里面卖得特别好,朋友的小店就卖得很差。朋友很郁闷,常常面对有兴趣购买的客户说“我们的产品和那家精品店是一样的进货渠道。”但是顾客的回复很简单:“你这么便宜,会不会是假的?”其实顾客的认知此时已经失衡了,顾客始终相信,那个有射灯照射的、放在精品店中的布架子是最棒的,一定是质地最好的,而小店中这么便宜的一定是山寨的,是假货。
在现实的世界中有种效应叫视网膜效应。当你买了某个牌子的汽车时,你开车上街会突然发现街上有众多和你牌子一样的汽车在路上。同样如果你怀孕了,你就会发现一下子身边有太多的孕妇。
简单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某一件东西或一项特质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一样?当我们想某样东西的时候,满眼都是这样的东西。同样地,当我们关注于某一认知时,结果同样会发生在证据的收集上。《列子》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某人的斧头丢了,到处没找着,因为邻居家的小孩经常来借斧头用,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去的,于是,每次见到邻居的孩子都觉得他特别像偷斧头的,看他走路像偷斧头的样子,看他脸色像偷斧头的样子,看他说话像偷斧头的样子,他的动作态度无不像偷斧头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不久,此人在谷地找到了自己的斧头,以后再见到邻居的孩子,动作态度却都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了。这就是视网膜效应在作怪。幸好,他怀疑的是邻居的孩子,如果他没有具体的怀疑对象,不光是邻居,看着满大街的人都像是偷他斧头的人。
视网膜效应在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迷信为何存在?算命的为什么能唬你?就是利用了视网膜效应。当他说你如何如何时,你怎么想都是,怎么看都是。例如,算命先生说你的婚姻有波折,你就会立刻想到,对对对,现在的媳妇是谈了三个才谈成的。比方说,你的膝下明明是个女儿,算命的说你有一个儿子,你也会立即寻找“有一个儿子”的理由:对啊,咱不是让媳妇流过产吗?要不是那次人流,我现在肯定有儿子。唉!谁让咱未婚先孕呢!不是怕丢人才做的流产嘛。你越发佩服算命先生,他的每句话都似乎直指心窝。
所有的购买最终是让顾客给自己一个购买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一定是顾客自己认同的,在认知失衡的状态下,我们都会偏向于对某种事物的判断,如同我们经常判断东北人都很壮,河南人都像骗子,其实都是有失偏颇的话,这些没有根据的判断,只是一相情愿的相信罢了。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顾客的认知失衡,创造出对自己产品的认同呢?从方法上就是先表示理解顾客的想法和看法,进而了解其这样认知的原因和经历,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让顾客自己发掘认知的失误和缺陷。另外就是不断地输入更多符合你产品的信息流,先从众所周知的理念开始输入,慢慢导入产品的特性和优势。最后就是要不断帮助顾客聚焦其想要的结果,提供利益的呈现、推动价值的引导是最后推动销售关系缔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