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新时空的见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的DV纪事

◎高明军

我们的DV通讯员都是一些普通群众,和他们打交道不需要太多公关技巧,却始终需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工作中,我不仅要和他们交流拍摄技巧,还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找到热情和温暖的感觉。

我在《新时空》负责《DV日记》板块的通联工作。可能是在原宁夏电视台团总支担任过组织委员,对社会工作非常热心的缘故,来到《新时空》后,制片人说,我是《DV日记》板块通联工作的“不二人选”。于是,我就“死心塌地”地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三年。我三年的通联工作,保障了这个板块的正常运行,总算没有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尤其《新时空》开播之初,由于栏目人手少,《DV日记》的成功运作,不仅缓解了节目播出压力,也彰显了这一板块的创作理念。想起那段经历,我心中的情感依然激荡。

我们的DV通讯员都是一些普通群众,和他们打交道不需要太多公关技巧,却始终需要有一颗热忱的心。工作中,我不仅要和他们交流拍摄技巧,还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找到热情和温暖的感觉。三年来,《DV日记》团结了一批DV通讯员,我和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最初报名的DV通讯员中,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人叫王学仕,是银川拖拉机厂的退休干部。退休后,儿子为了让他排遣寂寞,给他买了一部DV摄像机。可是,这台DV摄像机他不太会用,虽然也顺手拍摄过一些东西,但不知道合不合要求。报名那天,我仔细看完老人拍摄的东西,觉得很可惜,画面晃动得太厉害,而且没有声音。不过,让人感动的是,老人拍摄的内容都是生活中自己的一些独特发现。为了鼓励老人继续拍摄,我给老人讲解了DV拍摄的要领和技巧,并让他按这些要领去拍,然后再拿来看看。

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接待这位老人。当我把他送出办公楼后,他一再地感谢我。当时,望着老人离去的身影,我心想,他还会来吗?他能成为一名合格的DV通讯员吗?

过了几天,王学仕老人又来了。这次送来的是他在银川步行街上抓拍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虽然镜头还是不够规范,但事情记录得很清楚,甚至还有些非常生动的偷拍内容。老人说,为了拍到这些画面,他整个下午都在步行街上溜达。

这个节目播出了,名称是《步行街上看文明》。后来,老人在DV通讯员中以拍摄不文明现象和身边事受到注目。在城市狗患还没有引起社会足够重视时,王学仕老人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去追踪拍摄这些小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麻烦。有一次,他居住的小区一住户家中被盗,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记录了主人的反应、警察的询问、落在地上的菜刀、被撬开的防护栏等,最后还不忘批评一下这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以业主的视角拍摄这样的DV作品,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王学仕老人现在身体不好,经常卧病在床,已经没有体力去追逐拍摄不文明现象了。但每当我看到一些正在发生的不文明现象时,都会想到曾经有一位老人不辞辛苦地拍摄这些现象并希望能够有所改善……

在我的头脑中,存储着大量DV通讯员的故事,他们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记忆。

宁夏幼儿师范学校的丁宁妹老师是我们DV通讯员中水平较高的一位。她不仅能够拍摄,还会自己在家里电脑上进行剪辑,这让我们的编辑省了不少劲。丁老师善于从自己身边发掘故事,并进行生动地讲述。在她的作品《母亲的牵挂》中,有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丁老师的母亲给她看一个包裹里的小衣服,丁老师不解,问是给谁做的。丁老师的母亲说是给重孙子做的。可丁老师的儿子才15岁,哪里来的重孙子呢?老人解释说,是为将来备下的……母亲的牵挂让丁老师动容,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儿女。在丁老师的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关怀和她对DV创作的执著。为了给一个热衷食雕的青年找到就业出路,丁老师两次登门为他拍摄DV作品;为了拍摄自己学生的军训生活,她长时间在训练场和宿舍区进行体验;为了表现一只鹩哥学舌的“神奇”,她从鹩哥主人的家中拍到公园,又从公园拍到商场,从多个场景对鹩哥的神奇之处进行了表现。后来,她以此为素材制作的DV作品《神奇的鹩哥》还在湖南卫视《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

个体经营户彭振民50多岁了,他在拍摄DV作品时不辞辛苦,热衷记录一些小人物的生活。有一次,我和他商量了一个关于表现投递员工作的选题。第二天,他就行动起来,从邮局清晨发报开始,跟踪拍摄了一名投递员工作中的各个场景,拍摄结束后,他自己也是汗流浃背。还有一次,为了拍摄一名公交车乘务员的工作,需要在公交车上挤上挤下,个子不高的他时常被挤得站立不稳……

石嘴山电厂职工鲁卫东用DV记录了不少自己走南闯北的见闻。重访知青村落,跟随父亲千里寻找失散几十年的姑姑,记录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生活……其中,很多镜头真实感人。

DV通讯员纪宪林家住银川市西夏区西北轴承厂家属区,为了拍摄DV作品,他几次骑着自行车从西夏区到金凤区农村寻找题材。有一次,他还把我约上,我目睹了他的辛苦并为之感动……

类似DV通讯员的故事还有很多。八旬老人甄启源用手中的DV再现了自己老伴的一次被骗经历;同心韦州农民金学福记录下了乡亲的抗旱故事;吴忠市民刘晓毅用镜头拍下了市井百态;大学生孙楠用DV关注贫困大学生和打工人员的生活;等等。一段段故事,联结着一段段友谊。他们,点亮了《DV日记》的荧屏,并在我心里永远留下了一串串令人感怀的往事。

弹指一挥间,我与《新时空》一同走过了三个年头,也和这些默默支持和关心着我的DV通讯员一同度过了这段时光。这三年里,我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编辑、记者和摄像的同时,也把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新时空》,献给了《DV日记》,献给了我的朋友们——DV通讯员。为此,我无怨无悔!

2009年9月,《新时空》又推出一个新板块《画里有话》。节目内容是由群众提供的图片新闻构成的。其中,通联工作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岗位面前,我还会一如既往认真耐心地工作!相信在这里,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

喜闻乐见(刘昌海2007年1月12日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