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献学引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电子文献释义

电子文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文献的许多特质,这使我们对电子文献进行研究成为一种可能。黑格尔认为:“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郑玄《论语》注云:“献,犹贤也。”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9朱熹《论语集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十三经注疏(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466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云:“过去封建学者们所强调的‘征文考献’,便是说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一方面探索于耆旧言论。”)

电子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之存在是勿需置疑的,现在只是需要回答: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需要为电子文献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当然要建立在文献之古典定义的基础之上,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渊源有自的。

1.1.1 电子文献概念

在传统古典文献学领域,由于文献的载体如纸张、竹简、甲骨等表现出的物质的有形性特点为世人所熟知,前人在定义文献这一概念时便更加关注于其内涵的界定,即指向典籍的记载与宿贤的言论,这亦是词源考稽的结果。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63是故,中国古典文献学开山之人郑鹤声、郑鹤春认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传统的文献定义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亦表现出其在所难免的局限性。而今“文献”之定义显露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可从国家标准的制度层面予以较为科学的确认。1983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给“文献”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而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5217)对“文献”的定义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储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实质上,国际化标准组织对于文献的定义与我国的国家标准定义之间并不矛盾。无论如何,文献之定义不能缺少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或信息内容,没有记录任何知识或信息内容的纸张、磁带等载体不能称为文献;二是要有用以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没有载体的知识亦不能称为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或信息不能称之为文献。因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文献是指那些将知识、信息用文字、图像、数码等各种符号,通过书写、印刷或其他诸如光学、电磁学等方法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信息与知识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信息是指主体通过各种认知方法获得并经过收集、记录、处理后以某种形式存储起来的事实或数据,具有物质性、传递性、可扩充性、共享性、价值不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经验的总和。知识同信息的关系就是将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经过加工,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等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电子文献这一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电子文献的主题开展了许多有益的讨论,并开列出了一些不同之称谓,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出版物、电子资源、电子资讯、网上出版物、网上文献等。显然,认识不同,称谓则不一,并对研究、交流和传播电子文献造成一些障碍和不便。因此,给电子文献以科学、合理的界定就显得非常必要。1997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协助下颁布了国际标准ISO690—2:1997(E)。该标准分别就电子文献及其相关定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说明,它所列举的18个术语概念多数是在原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修订、改进和补充而来的,而像公告板、数据库、讨论表、电子文献等概念则是第一次在ISO中出现,将电子文献概念简洁而明了地界定为: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取的文献。蒙戴尔(Craig Mundiel)则将电子文献定义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叙述为:“以计算机格式获得的,通过发表在中心数据库出版的,能以软盘、CD-ROM互通信连接传播的,并可用计算机快速浏览的文献。”由此我们可以给电子文献概念勾勒出如下一个架构:一是电子文献是某种特定的文献;二是它要依托计算机、光盘或其他电子形式的载体存在;三是它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记录、存储、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因此,电子文献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的新一代文献,并以电子形式(包括数字代码等),将文字、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电子文献构成需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以光盘、磁盘或其他电子形式存在”;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记录、储存、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这也是电子文献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换言之,“两要素”或“两特性”决定了电子文献与其他文献之不同。如果按照这一原则来确定电子文献范畴,那么,当电子计算机出现的同时,专供计算机识读的计算机磁带就是一种电子文献,而可供计算机识读的纸带式文献由于本身材料是以纸质载体形式而不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因而不属于电子文献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文件(file)也同时出现。该“文件”是指按一定顺序存放的、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有名称的信息的集合,如程序、程序所用的一组数据或用户创建的文档。文件是基本的存储单元,它使计算机能够把一组信息与另一组信息区分开来,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检索、修改、删除、存储或发送到输出设备。王荣良.家庭电脑实用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32按照它的这一定义,计算机文件也同时满足电子文献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或基本特性,因此,毫无疑问,计算机文件属电子文献范畴。但是,1912年出现的缩微平片、1915年以后出现的目视重叠比孔卡、1940年代出现的穿孔卡片,以及后来出现的缩微胶片等文献,由于它们本身不是以计算机技术记录、储存、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的文献载体,因此不属于电子文献范畴。

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只是电子文献的不同表现形式或不同称谓而已。由于电子文献以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的,故人们又称之为数字文献;由于电子文献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输或在线阅读,故人们又称之为网络文献。虽然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与电子文献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有些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都属于电子文献范畴。

1.1.2 电子文献的特征

电子文献既然是以电子化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如CD-ROM、磁盘)上,并能通过计算机、通信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那么,除了上述所说的“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最基本的特性”之外,相比传统文献而言,它还表现出如下几个明显特征。

1.文献资源的数字化

电子文献既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能够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并转化为数字信息,那么它的存在就带有明显的技术特性,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电子文献的数字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知识和信息转换成电子形式的存在;二是要实现对于这些电子形式文献的处理、传递和使用;三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外部设备和软件、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这种高技术特性既表现在“硬”的方面,又表现在“软”的方面。但是,其总体发展趋势是朝向友好型、人性化及多元化的展现方式。

2.文献实体的虚拟化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信息实体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传输,任何拥有计算机终端的地方都可以利用电子文献。电子文献的虚拟化使它突破了传统文献的信息记录规模,使文献具有超常的扩展性,使超大规模信息的管理成为可能。一方面,电子文献极大地压缩了文本文献的物理体积;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存储和检索功能使建设超级数据库这种特殊的电子文献成为可能。面对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文献信息收藏单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图书馆不为收藏空间的严重不足而感到困惑和焦虑。尽管图书馆一建再建新舍,仍走不出纸质书刊收藏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己三次(1897年、1939年、1980年)新建馆舍,其馆藏空间和规模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但目前仍摆脱不了纸质文献信息存储空间不足的困扰。为此,该馆又在华盛顿市郊建立贮存书库,但即使这样也未能根本缓解其存储空间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在耶鲁、哈佛、密执安等大学图书馆以及不少其他类型图书馆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类情况。而电子文献的虚拟化特性正为解决文献信息的无限增长性与存储空间有限性的矛盾提供了机遇,于是,虚拟化的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3.文献利用的共享化

电子文献的出现带来了阅读的革命,从此阅读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文献利用的共享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网络背景下同一种电子文献可以被许多人同时访问,成为一种共享性的阅读资源;二是电子文献资源不易受时间、地域限制,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随意将有关文献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不仅体现出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有限的特征,还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资源共建的协调化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三是人们可以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阅读和使用多种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文献;四是只要用户有相应的编辑软件,任何电子文献都可以编辑,因而相应内容也容易较快更新;五是可以实现低成本、大批量地快速复制。电子文献可以非常便利地实现共享,电子文献可无限次地重复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便利共享的特点。运行在因特网上的电子文献,“总是在架上”(always on the shelf),不同地点的不同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阅览、下载,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它不像纸质文献那样,因为某一文献被别人借走便会出现拒借或丢失现象,想要得到某一纸质文献就得手抄、复印、影印或重版。

4.文献检索的高速化

计算机最显著的优势是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借助于这种优势,在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系统中,能迅速、多方位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电子文献具有高速检索特性,这超出对于传统文献在检索方面的一切想象。电子文献的所有信息符号和记录,都是一个检索点,相对传统文献来说,这些检索点可表现为该文献内容的互动性,文献标示可以互为切换,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检索,而相应检索的快速、全面和准确是传统文献所无法企及的。此外,电子文献中有些程序设计还能提供注记功能,有些设计则提供提示、导航等辅助作用,是电子文献互动与快速全文检索功能的一种延伸。

5.文献传递的网络化

电子文献的传递可以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电子文献既有其开放性又有其安全性,而且其保密措施可以相当高明。电子文献可以进行商业流通,只是不像传统的印刷纸质文献以购买和拥有为主,而是以所谓“使用权”的方式进行下载或流通核算。这里的文献内容使用权由商业出版社所主导,电子文献本身由出版商或提供者为维护本身权益,而提出许多制式和约定内容,提供许多安全控制装置,如领域名称与IP地址设定及各种密码程序设置。

总之,电子文献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凭借自身所处的优势环境、凭借计算机等技术设施与功能,对自身内容与形态进行多变的调整。它可以很方便地以文本、符号、图像等多种媒体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快速转化为纸质印刷等其他形式的文献。尽管可以被形象地与印刷纸质文献的相应称谓所比拟,诸如包装和组织著作、文章等所用的本、部、期、卷、篇、章、页、节、段等(对于印刷纸质文献来讲,这些也都是其固有的、最基本的物理与形式特征),但对于电子文献来讲,除此之外,还有字节、字段、字块、文本、超文本、操作平台及其兼容性等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概念。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相比,具有占据空间小、存储量大、检索方便、传输迅速、易于复制、可以长期保存等诸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