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之比较
在知识生产和交流方面,历史上总共发生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几十万年前语言的出现,从此语言成为人类超越一般动物界而荣升为“万物之灵”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次是近万年以前出现了文字,可以把人类的活动记录下来,从此文字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次是近千年的事,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可以广泛地传播开来,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次则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下半叶,电子出版业的出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的广泛发展,产生了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快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
而文献自诞生以来也大体经历了三次文献转型:第一次是以结绳记事为代表的原始文献(还不完全具备文献的基本特征)转变为以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刻石、简策、帛书等为代表的手工刻写文献;第二次是手工型文献转变为以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当代激光照排印刷为代表的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第三次则是印刷型纸质文献转变为以机读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报刊等为代表的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的转型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代取代前一代,而是一代拓宽前一代。一种新型文献问世以后,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各种文献类型被淘汰或自动消失,而是与原有的文献类型同时并存,呈“共生”状态。因此,21世纪既不是电子文献取代纸质文献的时代。也不是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年代,而是两种文献的共存与互补时代,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两种文献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更好地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但是,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注定要成为信息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直到电子媒介发出挑战以前,书籍一直是大多数社会用以审视自身的核心工具。”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电子文献的出现与运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献时代,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时代使然。
1.2.1 两种文献的交互方式比较
文献是知识的载体,载体是文献的表现形式,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属性。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文献,除表现知识信息的形式不同外,揭示的仍然是知识这一本质属性,只是“人-机”与“人-书”系统中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感受不同而已,从阅读的对象而言,一者为虚拟的电子文献,一者为现实的纸质文献。这虚拟与现实的两个领域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从而使人类阅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就像阅读活动本身一样,一部阅读史朝向我们的时代跳跃而来”。
1.电子文献的“人-机”系统
电子文献是在“人-机”环境中实现文献阅读的,这种阅读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纸质文献来说,人们只要能认识文字就可以进入阅读;而相对于电子文献来说,人们需要有机会、有能力学习使用电子设备方可进入阅读,并学习使用更多的软件方可实现快速检索、储存、编辑和复制文献。
二是产生了人机界面。电子文献在电子设备中是以某种信号的形式存在着,阅读必须通过某种人机界面(如计算机屏幕)的形式来实现。这些有形的电子设备并不能直接实现交流目的,人们还需要大量的不同用途的软硬件帮助方能实现人机沟通,这就决定了电子文献具有诸多特殊的阅读方式。
三是产生了虚拟的影像。对于“虚拟”一词,最好的例子是光学中的“虚像”。电子设备的硬件构成了虚拟系统的实体和操作结构。通过人机界面,人们可以进入虚拟系统并发出不同要求的指令。比如,人们可以查阅某一研究领域的书目或有关文章。这种系统的虚拟化可以兼容各种媒体制式,优化资源利用。
同样,在联机多路存取计算中,出现了“虚拟计算机”的概念。许多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终端上工作,好像在使用一个比终端大的计算机一样。而计算机可以用极高的运行速度和分时功能,使用户在慢慢键入指令时,同时处理其他用户的指令。
“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大抵也遵循此原理。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拥有自己的馆藏,但通过馆际互借、传真、电子邮件、网络联机等手段,就好像拥有了与其相连的所有的图书馆的馆藏一样,用户就可以利用比该图书馆实际馆藏大得多的资源。在完美的虚拟图书馆中,用户可以在案头检索全世界的信息。
四是产生新的文献类文化。过去是印刷书籍造就了读者,并巩固了代代相传的传统文献类的文化,例如一本纸质书籍可以在家庭中代代传承下去,使读书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电子文献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原来人与书之间的轻松交流变为人与机器之间的屏幕式交流,人的阅读心理发生了变化,阅读文化中渗透进了科技的元素,原来的纸质文献类产生的文化让位于一种电子类的新文化。
2.纸质文献的“人-书”系统
“人-书”系统已经成为我们传承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我们熟知而承接的重要人文传统,这种传统在当下仍旧具有汹涌澎湃的活力。这种系统表现出这样四个特点:
一是已形成的传统的阅读习惯。人类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书籍阅读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人们到书店买书,到图书馆借书、看书,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读书是为了查询资料,解决问题;而有人则纯粹为了消遣。对于后者而言,传统的阅读方式实际是一种娱乐、一种生活习惯。
二是传统书籍的方便性。相对电子文献或书籍来说,传统书籍分量较轻,旅途容易携带,不易损坏,可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传统书籍成本较低,购买、借阅都十分灵活便利。传统阅读还可以随手批注与札记,而电脑阅读就很难让人体会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记笔记所带来的愉悦。
三是传统书籍的真实性。由于历史和传统习惯的原因,纸质书籍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传统的阅读方式,使人们与书籍的信息源泉建立了绵绵不断、难以割舍的联系,而电子文献以虚拟形式建立的链接,常使人们感到文化与感情的缺失。正式出版的书籍给人以真实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电子文献却容易遭遇删改。而且,最新实验研究成果表明,人们阅读传统纸质书的速度比在平板电脑上看电子书的速度要快。
四是传统书籍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传统书籍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表现为:传统书籍的存储空间和本身所含的信息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传统书籍容易变质和自然老化,并且知识内容的复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传统书籍不利于人们快速检索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以上对“人-机”与“人-书”两个系统的分析,实际是在发现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在阅读方式上表现出的差异。电子文献是将文字、图像、数值数据、语音等静态与动态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通过计算机或网络通信等方式反映知识内容的文献表现形式;而传统的纸质文献则是将文字、图像、符号、数值数据等静态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通过印刷或其他方式反映知识内容的文献表现形式。前者是静态与动态信息相结合的文献表达方式,后者仅是静态信息的文献表达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献生产、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方式,大有电子文献取代纸质文献之势。但是,就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状况来看,这种势头还是难以很快实现的。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两种文献的功能,我们有必要从其他角度对其再做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1.2.2 两种文献的形态比较
1.载体形式及记录方式不同
从文献发展史来看,文献的物质载体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时代: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缣帛时代、简牍时代、石质时代、纸张时代和电子时代。当然在各个时代中不同载体是可以共存的。传统文献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青铜、缣帛、简牍、纸张,而电子文献的载体却是电子设备,如软盘、光盘、硬盘。由于载体形式不同导致文献记录方式有差异,由原来的刻写、书写、印刷等转变为录入、扫描、复制,特别是电子复制、现代通信传输方式的运用,使文献的储存在量和质上发生了空前未有的重大变化,对人类社会知识传播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文献记录方式的变化是与其载体物质形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大抵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刻写、书写、印刷和复制。
刻写是最原始的记录方式,世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初期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即先民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的物体上刻写(刀刻或铸刻)文献。由于受到这些载体及刻写工艺的限制,刻写文献的信息储存量十分有限。
书写,是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最重要的记录方式,涵盖了整个缣帛时代、简牍时代、纸张时代。即使在如今的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复制非常先进,仍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的书写。
在文献传播史上,刻写、书写都是属于“手工艺”的方式,而第一次质的变化是印刷方式的出现,从此文献记录方式进入了一个“工业化流程”的阶段。这给文献批量生产和流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大规模的古典文献的整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学者们寻书、读书和文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文献传播史上第二次质的变化则是电子复制方式的运用,也可谓这是文献批量生产与流传的第二次革命。电子文献复制的第一大优势是记录速度极其迅速,几十万字的文献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一次性复制。第二大优势是存储容量极其巨大,一张光盘可以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全部存储下来,需要时随时可以调用。例如中国基本典籍电子文库《国学宝典》,典籍已收入一千多部,字数多达2亿,尽可存储在一张光盘。第三大优势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献记录的物质载体的有形性,无形的电子记录取代了有形的纸张记录。无纸化记录及电子文献的大量产生,正在给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第四大优势是突破了文献记录的空间限制,在国际互联网络中记录文献,即使相隔十万八千里,复制或下载文献信息,只在弹指一挥间。
2.呈现形制不同
在文献提供的形制上,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显然不同:第一,纸质文献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文献具体的载体形制提供给用户,而电子文献的形制既可以是实体的(如一张软盘、一张光盘等),又可以是虚拟的(如在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第二,纸质文献的信息内容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而数字文献既可以是静态的又可以是动态的;第三,纸质文献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直接翻阅,而电子文献只有通过下载后并依附于计算机和相关的阅读器才能阅览。
3.存储方式不同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存储方式主要表现在空间设备和维护条件上。
第一,纸质文献以载体为单位,经过加工整序之后,按照一定规律存放在架位上,需要大量的架位和库房空间;而电子文献以知识为单元,经过加工处理后,保存在光盘或硬盘上,只需要对硬盘进行增容,而占建筑空间很小。
第二,纸质文献在存储和更新上有许多不便,一是要有足够的架位和建筑空间,二是要不断进行倒架排序,三是要有一定的人力上架整架。而电子文献只需对硬盘进行增容,不需重新整序,大大节省了空间和人力。
第三,纸质文献的维护条件相对电子文献来说不是太高,只需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虫、防污染等工作,控制好库房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文献霉变和龟裂,以延长文献的使用寿命;而电子文献的维护要求较高,除像纸质文献的维护条件外,还要防雷击、防磁性干扰、防灰尘等,并需要一定的配套设备,如空调、不间断电源、静电地板等。
第四,在安全保密方面,电子文献比纸质文献要求更严,纸质文献只要做好上述防范措施,一般来说文献就不会遭到破坏和丢失,即使受损,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全局。但电子文献除上述条件外,还要经常对系统进行维护、更新,要做好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处理。电子文献一旦遭到破坏,后果比纸质文献严重得多,特别是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如果被搞垮,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
1.2.3 两种文献利用方式比较
1.传递方式的差异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传递方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电子文献在同一时间既可以为满足多个用户的需要将同一种文献信息进行快速传递(电子文献的信息内容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传递),又可以将多种文献信息融合起来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而纸质文献在同一时间只能支持单个用户,不能满足用户对某一知识单元的直接需要,而是连同知识单元的载体一起进行文献传递,如某一著作的某一章节或某一期刊的某一篇文章只能连同其载体即整本书一起传递。
第二,电子文献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在网络环境下都可以对文献进行访问,并且能直接获取所需的知识内容;而纸质文献大多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用户进行面对面的单向传递,即使通过邮寄方式进行远程传递,也要受时间的制约,而且获得文献的数量也极其有限。
第三,电子文献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由纸质文献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电子文献;二是在网络系统中由提供者直接发布的电子文献,如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电子邮件、最新消息等。前者经过权威部门筛选、审定、认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而后者则是自由的,没有经过一定程序的认可,其真实性和价值性不一定可靠。而纸质文献大多是经过出版部门认真筛选、审定、认可后公开出版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文献的传递过程中,纸质文献较之电子文献来说,其可信度更高。
2.检索方法不同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检索方法的路径不一样。纸质文献是“提问——检索”模式,电子文献则是“浏览——查询”模式。两者比较,可用下列表达式表示:
纸质文献:带着问题→进图书馆→询问或利用检索工具→获取相关书目或篇名索引→查找原文
电子文献:带着问题→上网→利用搜索引擎→浏览相关站点→查询相关类目或输入查询词→点击打开原文
在检索工具的选择和利用上,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也不一样。纸质文献的检索主要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间接地获取原始文献;而电子文献的检索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登录,直接链接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传统文献检索都是由人工缓慢处理来完成的,而电子文献检索却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的。从纸质文献的线性检索向超文本支持的非线性检索发展,电子文献的检索正呈现智能化、可视化、简单化、多样化、个性化、商业化的发展势态,从而实现智能、高效、快速而灵活的文献信息检索,最后达到迅速随意获取信息的水平。
总之,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是人类现阶段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文献,两者应该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两者虽然在开发利用的功能和特点上存在着差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说谁将取代谁。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两者各有千秋,其优势与不足可以相互弥补。纸质文献是电子文献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庞大的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大都是在纸质文献的基础上转换而来。纸质文献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沉淀,没有纸质文献就没有电子文献庞大的知识数据库,也没有电子文献的发展。而电子文献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又一标志,就像纸的发明代替了竹木简、光与电代替了铅与火的时代一样,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这是文献发展的必然趋势。倘若纸质文献不依托数字文献的发展,那么它也将是无生命力和没有前途的。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方面,要正确把握资源重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各种文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