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人才与教育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已成为39 个工业部门中发展速度持续领先、产业规模位居前列、外贸出口连年第一、经济效益日益提高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发展速度持续领先
1997—2003年,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4%、35.3%和31.1%(见表1),不仅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高于39个工业部门年均13.6%的增长速度。
表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比较
(二)产业规模位居前列
自1998年以来,按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计算,电子产品制造业均居工业部门前三位。近5年来,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见表2),由1997年的0.87%提高到2003年的3.43%,首次超过通信运营业占GDP的比重(2.92%)。
表2 1997— 2003年电子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国家统计局2004年10月15日将2003年GDP由116694亿元调整为117252亿元。
(三)外贸出口连年第一
据海关统计,1997—2003年,电子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1.9%,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增长最快。2003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贸易额达到1421亿美元,占全国对外出口贸易总额的32.4%,已连续多年位居工业产品出口的首位。2004年1~9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14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9%,约占全国总额的34.1%。按出口额排序为:笔记本电脑(138.5亿美元)、显示器(106.1亿美元)、手机(95.4亿美元)、集成电路(75.9亿美元)、激光视盘机(48.7亿美元)。
(四)经济效益平稳提高
2004年1~9月,全行业实现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49.7%,为近几年来利润增幅首次超过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全行业上交税金总额203亿元,同比增长19.0%。1~9月主要产品产销率超过97%,其中台式个人计算机、彩电等产品的产销率达到98.5%。
(五)从业人员快速增加
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7506个,比2002年增加27%。从业人员408万人,其中:电子制造业从业人员346万人,增长7.2%;软件业从业人员62万人,增长18%。2004年1~6月,从业人员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58.7万人,同比增长16.7%。
(六)用户市场迅速扩大
电子信息产品用户迅速扩大,如表3所示。
表3 电子信息产品用户市场迅速扩大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产业规模进入世界前列
199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值为278.3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十,约占世界总量的2.61%;1999年起则上升到世界第三位;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1691亿美元,占全球总量(10974亿美元)的15.9%;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达到2271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量的18%,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2074亿美元,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主要产品产量比重上升
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资料,2003年中国境内生产的移动通信手持机占全球总量的35.2%,PC占19.6%,彩电约占50%,显示器占62%,程控交换机占65%,激光视盘机占85%,均已居全球第一;到2003年年底,中国大陆已取代中国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我国境内生产的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打印机、扬声器、磁头等也名列前三位(见表4)。
表4 主要产品产量的变化
(三)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结构从过去的中小规模、分散经营逐步向大公司为主体的格局转变,资源、人才、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企业集中,涌现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大企业集团。1987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第一的上海电视机一厂年营业收入为5.76亿元,1997年排名第一的企业营业收入为160.7亿元,而2004年百强企业中有16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6家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排名第一的海尔已达到806亿元。
(四)研究开发水平日益提高
大中型电子信息企业已普遍建立并不断加强研究开发中心,同时加大了对R&D的投入,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有36家企业的R&D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有15家企业此比例达5%以上。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有了新突破,在移动交换机、手机、SIM卡、中舟1号、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的软件开发平台、芯片设计开发、0.18µm 64位CPU、TFT工业化生产技术、数字电视接收机、平板显示、GPS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技术产业化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产业基地已见端倪
我国已形成以整机生产为龙头、元器件产业配套发展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03年三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例分别为72.5%、79.5%、79.2%和80.1%;首批9个产业规模较大、布局相对集中、综合实力较强、辐射作用明显、产业链基本完善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经挂牌,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从电子大国到电子强国的转变。
(六)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摩托罗拉公司在国内元器件的采购额2003年超过20亿美元,公司产品的平均本地化率高达60%,该公司在中国直接和间接的供应商共有700家。IBM公司在华采购额由1999年的13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0亿美元。爱立信、诺基亚、英特尔、西门子、松下、阿尔卡特、戴尔等公司在华采购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在华大量采购与配套,说明中国在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方面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已为国际大公司所认可,产业发展已具一定的国际水平。
(七)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
截至2003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就业人数为408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比1997年的22%提高了8个百分点。
(八)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强
截至2003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超过960亿美元,《财富》世界500强中的IT企业已有90%在中国投资,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占全行业的总量均超过75%。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研发设计中心和运营中心向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多数国际著名电子信息企业已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并且逐步由地区中心向全球中心发展,研发重点也由单纯的产品开发延伸到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大公司战略已见成效
2003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6632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行业总量的35.3%;实现利润283亿元,增长19%,占全行业的40.4%;上交税金230亿元,增长20%,占全行业的76.7%。百强企业中有16 家的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尔超过800亿元,已接近《财富》全球500 强的进入门槛(101.73 亿美元);联想、TCL、上广电超过300亿元;熊猫、海信、华为超过200亿元。排名前10位的企业营业收入之和达3131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量的47.2%;利润为126亿元,占百强企业利润总额的44.5%。与此同时,以百强企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集群正在形成,9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和出口额分别占全行业的82%、76%、74%和83%。
(二)高度重视人才战略
加快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从电子大国到电子强国的转变,关键是人才,需要造就一批能进入国际前沿、掌握核心技术、擅长顶层设计的技术带头人,需要一批专业跨度大、市场观念强、软硬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一批有一定规模和质量、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业队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经过十几年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已渐趋合理。华为、中兴等高技术企业中,研发、市场、生产、管理4支队伍基本建成,比例约为45%、30%、15%和10%。在华为、中兴约20000名员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从结构、层次和水平上基本与国际接轨。
(三)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早的产业之一,企业的品牌优势加快形成。2003年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的海尔、联想、TCL、长虹、美的分列第一、第四、第六、第七和第八位,海尔则作为中国本土的唯一品牌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 个品牌。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向优势品牌集中。2003年,四川长虹、惠州TCL销售彩电3218万台,占总量的49.5%;深圳华为、上海贝尔和中兴通信销售程控交换机2745万线,占总量的47.3%;联想集团和北大方正销售微机526万台,占总量的16.4%。
(四)知识产权战略正在推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大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场需求导向、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投入为主的创新机制,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2003年百强企业投入研究开发经费2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已超过4%。深圳华为研究开发经费投入3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7%,截至2003年11月,华为申请国内外专利3662 件(已授权686 件),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使华为掌握了WCDMA从系统到芯片设计的整套技术,使之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提供全套WCDMA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除华为外,中兴通信、上海贝尔、永鼎、东软、四川九洲等10 多家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已超过6%,基本与国际高技术企业的水平接轨。
(五)标准战略初见端倪
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不少百强企业主持或参与了自主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以固化自有知识产权,同时加强标准制定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由我国首次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已完成试验系统开发,量子阱材料与器件、光电集成和光子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制定的数字电视有线和地面传输标准方案取得明显进展,部分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系统。
(六)国际化战略取得新进展
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骨干队伍,百强企业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2003年百强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83 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26%,出口交货值超过50 亿元的企业有TCL、上广电、长城集团、深圳华为、南京熊猫、四川长虹、惠州华阳等。深圳华为的海外销售收入达10 亿美元。与此同时,百强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合作,开展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主导的国际并购活动,将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快速建立海外优势地位;将有利于企业在全球主要市场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架构,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将有利于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七)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大公司的企业结构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加快推进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一是体现了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格局,在百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54家,集体和民营企业有46家(新入围的15家中有10家为民营企业);二是加快股份制改革,在百强企业中有65家上市公司,较上届增加2家;三是百强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向集团化发展,在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集团公司已达60余家,它们都以一业(电子)为主,多种经营,涵盖了二、三产业的多个领域。
四、国际竞争力劣势剖析
(一)综合实力亟待提高
从总体上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大而不强。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不足以支持国际竞争,研究开发不足以支持市场应变,产品和资本出口不足以支持两个市场,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持协调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并非不想作为,而是难以有为。
(二)企业规模尚须扩大
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为825亿美元,尚不足IBM公司同年营业收入(891亿美元);排名第一的海尔集团收入97.3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9%。
(三)经济效益不容乐观
表5列出了2004年1~8月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销售利润率。计算机、家电等行业的利润率偏低,且近两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亦有扩大的趋势。
表5 2004年1~8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 为2003年数据。
(四)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
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一个企业成也文化,败也文化,而产权制度则是文化的重要方面。好机制的简要标准为:做单位的事如同做自己的事(效率),花单位的钱如同花自己的钱(成本),为单位挣钱如同为自己挣钱(效益)。好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员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一种成就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公平待遇,心态平衡。而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离上述条件尚有较大差距。
(五)产业进入门槛过低导致过度竞争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且在国际上具明显规模优势,但产业仍缺乏核心竞争力,这集中表现在进入产业的技术、资金、市场三个门槛都低,彩电、手机、视盘机等无一不是如此,导致不少企业热衷于对新产品、热销产品的快速跟进,且很快就进入降价竞销和贴牌生产阶段。
(六)人力资源明显短缺
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和人才结构性短缺是制约区域产业快速、协调发展的瓶颈。地区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较低,IC设计、软件工程、通信产品开发的人才尤为短缺,从事制造工艺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具有大生产管理经验、善于进行资本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
(七)集成电路、软件已成软肋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虽然我国产业形成了IC设计、设备、材料、制造、封装、测试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有星光、龙芯、爱国者、方舟、汉芯等高端芯片相继问世,但比较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还是滞后,2003年我国进口芯片469亿块,总计401亿美元,约占国内总需求的90%。2003年软件产值163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7%,在全球软件总量(7480亿美元)中仅占2.64%。
(八)国际竞争首当其冲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三资企业为主体(2004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占77%、利润占75%,出口占85%),产品以加工组装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60%以上外销。因此,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受国际经济、市场、金融、产业等风波的影响可能甚于其他行业,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低。
五、产业未来发展环境
(一)产业发展国际环境
1.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加快
据IMF2004年9月的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率为4.6%和6.8%,同比提高0.7个和2.3个百分点,而2005年的增长率估计为4.4%。“经济学人”发表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率4.9%提高到5.0%。
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
据iSuppli预测,2004年全球消费类电子、移动通信、计算机、半导体等领域快速增长,将分别上升7%、16.2%、10.3%和24.4%;半导体营业收入将达到2265亿元,增长24.4%。3G、数字电视、网络家电、半导体、软件将是未来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通信、计算机、视像技术不断渗透,3C融合的产品开始推向市场,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在2010年前,电子信息产业仍将是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
3.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产业国际竞争的步伐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一体化,互联网的更新换代和加快发展促进了产业全球化,WTO不断规范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又加快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4.跨国公司推进全球化战略不断升级
跨国公司先从销售本地化过渡到制造本地化,进而又转向技术和人才本地化。据联合国贸发委的报告,跨国公司在制造领域投资达到相当规模以后,继而在华投资180多亿美元(截至2003年年底),建立研发中心400多家,从事既提供中国市场也面向全球市场的研究开发。微软、英特尔、富士通、西门子和诺基亚等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在我国境内建立研发中心,投资强度大多在500万美元到1亿美元。2000年以来,境外公司加快了在我国境内对IC的投资,截至2003年年底,协议投资额140亿美元,实际已投93.5亿美元,中芯国际在北京的12英寸晶圆厂已成功投产,预计到2005年年底,新建的12英寸晶圆产量将超过8英寸。
5.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了产业升级,这有利于促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流动与配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可能使信息技术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大。
6.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快速增加,据WTO秘书处《2004年上半年全球反倾销报告》,2004年上半年全球101起反倾销案中,中国占了23起,居首位;技术壁垒加剧;跨国公司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征收高额专利费;采取“保障措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等。自1995年以来,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尤其是在2001—2003年,多达50余起,为第二名的2~3倍。欧盟的《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毒物质指令》(ROHS)将先后于2005年8月13日和2006年7月1日实行,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又是严峻的挑战,据初步调查,将影响上海出口31.88亿美元,涉及企业596家。
7.未来年代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
亚太地区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速度将放缓、IT市场看好能持续多长时间、半导体景气的变化周期、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通胀或通缩因素、恐怖主义等。
(二)产业发展国内环境
(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2)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企业将有效克服体制性障碍,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3)党中央把推进信息化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将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4)未来城市化进程将有1.5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使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中国具有劳动力的供给优势,两者综合将使我国在未来10年中保持国际竞争力优势。
(5)我国将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首选之地。鉴于我国具有国内市场需求巨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增强、产业基础十分雄厚、资源成本相对低廉、法律环境日益规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营销网络比较完善等八大优势,应该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6)积累了如何发展产业的基本经验,包括中央高度重视,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坚持制造业、运营业、软件业互动发展,注重结构调整和地区布局,建立创新体系,抓好行业管理等。
(7)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8)我国将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将予统一,内外企的所得税率归于一致,税率也将调低;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从而可以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上述两项改革无疑会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9)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这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取消农业特产税,下调农业税税率,将使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可用于消费的支出会不断增加,未来几年电子信息产品的农村市场将会明显启动。
(10)存在的制约因素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大多数电子产品都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过剩,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部分生产资料涨价增加了产品成本,出口退税率下调、集成电路退税取消、SA8000认证等政策性因素给企业带来局部影响。
六、产业发展战略
(一)电子强国
从市场换技术、市场换资本转向市场换市场、技术换技术,没有技术交换,我国产业将继续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二)发展战略
(1)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技术战略);
(2)从跟踪到超前,掌握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
(3)从贴人家牌到贴我们牌(品牌战略);
(4)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流(人才战略);
(5)从比较优势到后发优势(竞争力战略);
(6)从与国际接轨到与我接轨(标准战略)。
七、21世纪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一)人才特征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环保化和经济技术全球化、区域化的时代。面向21世纪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特征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含标准),研发力度继续加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硬件软件加快融合,信息服务日益重要,国际竞争转向抢占信息、技术、人才、市场、新品等制高点,导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服务、四流企业卖产品、五流企业卖劳力。时代特征和产业特征决定了电子行业的人才特征为:复合型、高素质、高层次、知识更新快、易流动和科技带头人居主导地位。
1.复合型
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跨度大,市场意识强,知识结构合理,不仅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前沿专业知识,且注重软硬技术结合,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市场、财务、金融知识。与此同时,他们应善于优化配置时间、信息、物质、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
2.高素质
信息产业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就个人素质而言,应该是知识面广、反应快、点子多、应变力强、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同时又具有团队观念、协作精神。他们都注重预测、系统、柔性和集成,并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语言工具。
3.高层次
信息经济是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产业的技术、知识、信息、文化含量都较高,也是世纪之交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扩容最快的行业,因此要求人才具有高学历、高层次。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营销和管理都要求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没有高学历将难以胜任。鉴于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研制与开发,为此应有高学历和高水平相匹配。这样,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另一特征是高层次人才的比重将高于传统产业。
4.知识更新快
电子信息产品寿命周期已缩短为6~12个月,尤其是计算机、通信、数字视听等产品更新更快,这要求信息产业人员善于吸收和消化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社会信息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对人的学习和再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应用构成了人才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5.易流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降低物耗、能耗和人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信息流也将替代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因如此,使信息技术不断向各行各业广泛渗透,形成了IT人才易于流动的外部环境;人才既是知识的生产者,又是知识的载体,这是人才易流动的内在因素;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则进一步加快了人才的流动。随着更多的国家(地区)把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人才的国际竞争在信息产业领域尤为突出。
6.科技带头人居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的先导性技术,需要“造就一大批进入世界科学前沿、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善于掌握和积累关键技术,具有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研制、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设备,是产业竞争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此外,一大批年轻的科技人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技术带头人的指导和培养加快成长,形成梯队,进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二)紧缺人才
大体有如下6类:
(1)从事顶层设计的技术带头人;
(2)既有技术专长又熟知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芯片、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网络产品、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人才;
(4)跨专业综合型人才,如从事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军事电子的研发人才;
(5)从事制造工艺的专门人才;
(6)长于大生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人才要求
(1)素质。核心标志是能快速进入新岗位,承担新角色。要求知识面广、反应敏捷、脑子灵、点子多、应变快、勇于开拓。个人素质还要求定位准确、善于总结、百折不挠、不断进取。
(2)知识结构。一是对专业领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清晰的了解;二是熟知硬技术(如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且在某方面有深入的专用知识;三是懂软科学,至少对经济、法规、市场、金融、财务、统计等都有所了解。
(四)成功要素
准确定位、用心去做、善于总结、抓住机遇、及时出招。
八、教育问题
(1)结构不当。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求不能供,出不好用。
(2)素质不高。包括个人品质、专业水平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3)职业道德。教育变相产业化,在经济学界更为突出,学术界弄虚作假,导师不务正业,论文东抄西拼。
(4)功利主义。学院改大学,高校合并风。
(5)学术研究重成果而少关注与经济和产业的结合,能产业化的科技成果的比例过低。
(6)学术界的腐败。职称、论文、鉴定、评奖中,人情、关系、利益的成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