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情商口才的理性认知
改革开放30余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口才的认识从“沉默是金”转向“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于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开始了对增强口才应用能力的强烈追求,进而形成了一股“口才热”。
冷静反思已经持续了将近30年的“口才热”,发现其“热”中又有点偏“冷”。具体表现为,从宏观的社会角度考察,这股“热”始终在持续,而从微观的个人角度考察,很多人却浅尝辄止,如参加一个短期训练,拿个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之类的也就“见好就收”,过一段时间再看这个人,兴趣可能早已转移了。
这其实都源于人们对口才认识有误。而这一错误的认识又导致口才训练中的两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人们对口才交际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之广缺乏足够认识,甚至不无盲目地以“能够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登台面对台下听众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为“有口才”的标志。其实,就一般日常生活而言,除了某些特殊时期,如发生某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时,甚至发生战争时,有时候会有人挺身而出面对社会大众发表演讲,如果没有什么重大事件,人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各干各的工作、各过各的日子。至于面对不同阶层发表单一主题的演讲,往往多为带有政治色彩的行为,属于政治人物的职业节目。而对于一般人(如在校大学生)来说,登台演讲的机会就太少了,即使学校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活动,也只能少数人偶尔为之。换句话说,演讲对于大学生来说,“用武之地”很少,于是很自然地,在个人身上,训练口才的激情就慢慢地“凉”下来了。
第二个误区,人们对口才交际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必须以“动情”而且“动真情”为支撑这一特点认识不足。于是,就有人将口才交际的素质能力的显现“模式化”、“程序化”,以为口才能力就像学驾驶、学烹饪一样,只要跟在“师傅后面”亦步亦趋,就能掌握这项技能。结果就出现了,关于某些话题,说话人自己都毫不激动甚至没有什么兴趣,却也认为能够凭借所谓技巧使满场观众热血沸腾,这恐怕就有点近似“忽悠人”了,而这对于演讲与口才的追求者来说,难免就又是一个误区了。当人们满怀热情进入“误区”发现“学而无用”,很自然地,训练热情也就慢慢“凉”下来了。
然而,一旦人们走出这两个误区,立即就会看到,为什么从宏观角度考察,全社会的口才“热”却“凉”不下来呢?根本问题就在于,全社会已经对口才应用能力产生了强大需求,它已经是是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能应用的基本能力。
需要承认的是,本书作者的第一代作品《教师口语表述与训练》(刘伯奎主编),以及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口才与演讲——技能训练》(刘伯奎著),在某种意义上,也曾经是上述两大误区的始作俑者之一。而《大学生情商口才》追求的目标,不仅在于对过去的目标实现扬弃,更努力澄清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两大误区,进而实现一个梦想,推进青年一代“把口才从表演的舞台上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人们自身拥有的、走向人生和事业成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