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官越大房子就越大吗(2)
津巴布韦官员房产多,好房子多,农场多,并非官员个人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结果,而是“反殖民主义运动”的结果。世纪之交,许多白人担心前途没有保障,一方面放弃农场,另一方面抛售在城里的房产,以移民他国,由此导致房价低廉。不仅高官,就是津巴布韦普通的华商,也乘机低价买到了不少好房子。津巴布韦官员按规定既可以在城里经商,又可以经营农场,因此,一到周末,高官们都驱车下乡,打理他们的农场去了。这反过来又使得他们有实力保住和扩大他们在城里的豪华住房。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津巴布韦不少老百姓对此牢骚满腹。
防止官员住房腐败的基本做法
在国际政坛,官员住房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如何防患于未然,阻断权力与私利之间的相互输送,已经成为一道世界课题。
——确立高官公寓面积标准。2005年,法国总理拉法兰宣布,改变政府高官的住房补贴规定,国家资助的部长公寓最大面积限定为80平方米,部长家庭中每增加一个孩子,房屋的面积可以扩大20平方米,而超标面积的住房费用必须由部长本人承担。这一规定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法国部长们的“居住标准”。法国政府是针对法国前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埃尔韦·盖马尔豪宅丑闻而出台这一标准的。同年早些时候,盖马尔在舆论的抨击之下,被迫宣布放弃一所政府资助的豪宅的使用权,这所豪宅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附近的黄金地段,高两层,面积达600平方米,盖马尔夫妇以及8个孩子居住在这里。
——离职官员必须搬出官方用房。美国、法国、德国、印度、俄罗斯、英国等国领导人,离任后,必须无条件搬出官方用房,腾出用房给继任者。这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离任的美国和俄罗斯总统以及英国首相,分别搬出白宫、克里姆林宫、唐宁街10号,继任者接着搬进去。任何搬进去的人,都得有思想准备,任期满了后必须搬出来。通常来说,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有严格区别的。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官员对住宅只享有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当官员调任或下台时,其官邸必须留给下一任官员使用。以日本为例,政府提供给官员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公邸。在日本,除首相外,众、参两院议长,高法、高检两院院长,审计长等人,也拥有公邸。另外,各县知事也有公邸。但上述公邸都是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的,官员离职后就要搬出来。日本的常务副部长以下,住房都要自己解决。日本的国会议员有所谓的宿舍,面积不大,只限于议员自己居住、办公,不能用来干别的,议员如果落选了,就要退房。
——禁止钻住房补贴的空子。不少国家没有“官邸”,政府不为官员提供公寓,必须官员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国家提供一定的住房津贴。比如在全球清廉指数连续6年排名第一的新西兰,该国部长一周有5天、国会议员一周有至少3天需要在首都惠灵顿工作,住房补贴旨在保证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根据目前的规定,按照租住一套中等偏上住宅的市场价格,自行解决住房问题的政府部长每年领取的住房补贴不得超过3.75万新西兰元(约合19万元人民币)。如果部级官员在首都工作期间选择住宾馆,其实际支出费用由政府支付,但金额不得超过每年3.75万新元的最高标准。国会议员的住房补贴则大致在每年2.4万新元。在实行住房补贴的不少国家,部级官员、国会议员在使用政府补贴方面尤其受到严格监督。例如,2008年11月,比尔·英格利希出任新西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此前,英格利希是国会议员,他的议员选区在南岛南部小镇迪普顿,于是他将自己在议会工作期间之外的家庭主要居住地申报为迪普顿,每年以此领取议会提供的住房补贴。事实上,他近年来绝大部分时间均居住在惠灵顿的一幢自有住宅内。英格利希从反对党国会议员摇身一变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后,按规定,他理所当然可以领取更多的住房补贴。他虽然仍然住在原来的自有住宅内,但每周领取的住房补贴比原来多出数百新元。此事受到媒体注意,新西兰《自治领邮报》于2009年7月予以披露,称英格利希的做法虽然并没有违反相关规定,但让公众觉得有“钻政策空子”之嫌。在舆论的压力下,英格利希很快将多领的住房补贴退还政府,并宣布虽然按规定他可以领取住房补贴,但今后将不再领取。受此事件影响,新西兰其他部级官员和国会议员也纷纷自查是否在领取住房补贴方面有违规行为,有的人还自觉减少了住房补贴的领取金额。
——自行购房必须申报。例如,在上述国家,官员和国会议员自行购买房产属于个人和市场行为,德国官员有选择自己住房的权利。只要是自己合法的收入,愿意租住或购买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但需如实申报,不能以权谋房,一旦官员在房子问题上的违规行为被发现,就意味着十分严重的后果。德国税务部门执法严格,对官员包括房产在内的资产和收入能起到主要的监督作用。此外,无处不在的媒体更是德国官员日常生活的放大镜。2012年2月17日,时任德国总统的伍尔夫发表声明辞职,起因就是房子问题。在德国,出任公职个人生活几乎完全透明。因此,官员如果在房子的问题上玩猫腻,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房产交税任何官员没有例外。许多国家设有房产税,瑞典外贸大臣博雷柳斯因逃避房产税而丢掉了乌纱帽。2006年,瑞典报纸报料说,博雷柳斯与丈夫拥有一座价值680万瑞典克朗(约92万美元)的避暑别墅,但他们通过英国泽西岛一家公司购买这座别墅,以逃避瑞典的高额房产税。瑞典人缴纳税款占收入的比例在世界上排在前列,高税收保证了国家完善的福利制度,民众理所当然期望政府官员以身作则。因此,博雷柳斯逃税在瑞典引起广泛的不满。博雷柳斯说,她就逃税一事向公众道歉,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宣布了博雷柳斯辞职的消息。
——对以权谋房的高官照样查处。1989年5月,美国众议院议长吉姆·赖特被媒体披露,他住的房子的租金是商人乔治·马利克出的,他还接受了后者“免费用车”等待遇,其总价值达14.5万美元。众议院道德委员会指控说:“这无异于马利克的变相送礼”,严重违反了不能超过100美元礼品上限的规定。这成为吉姆·赖特下台的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2月5日《中国日报》报道,以色列国家审计长办公室2月4日透露,他们已经向总理奥尔默特提交了一份报告,表示要调查一起可能与总理有关的腐败案。有消息说,奥尔默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一套位于耶路撒冷的房子。后来,奥尔默特涉嫌腐败被迫下台。2011年5月,韩国总统李明博之子李时炯和青瓦台警护处共同购买了三块瑞草区内谷洞首尔有名的富人区的地皮,李时炯所购地皮实际是为李明博卸任后建造寓所。不久质疑声四起,矛盾主要集中在李明博借儿子之名购地以及购地过程中是否存在损公肥私。韩国特别检察官小组2012年10月25日还就此事件,专门对总统李明博长子李时炯展开调查。事件经媒体报道发酵后,李明博一家决定放弃购地计划,但韩国政坛、媒体以及公众的质疑并未就此停止。
——海外房产监督受重视。除官员的国内房产等财产得到监督外,海外房产也开始成为一些国家监管官员财产的新方向。例如,2012年8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四大党派的几名议员联名提交议案,要求严格禁止本国官员和议员拥有海外资产,违者将被处以500万至1000万卢布的罚款,或者5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2011年俄官员财产申报的情况看,有100多名官员承认在海外拥有房产。例如,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在阿联酋、奥地利和英国均拥有房产。俄副总理兼北高加索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赫洛波宁在意大利拥有住宅和一处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地皮。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禁止海外资产的议案得以通过,俄官员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出售海外资产,关闭海外账户。一些人认为,这是具有革命性的提案,既可以预防腐败也可以防止俄官员因在海外拥有资产而受到他国势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