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富人一样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贫或富源于你的心态(1)

贫或富源于你的心态,失败或成功源于你的选择。许多富人在他们拥有财富之前跟你我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有的还身无分文。也有许多继承亿万家产的富家子弟在短短几代之内,有的甚至在一代内就沦为平民。富豪与平常人之间保持着一种正常的流动性,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才使财富保持了她最大的稳定性,因而富人在不停地变化,而社会的财富却在不断增长。

为何贫困之人如此之多

人类主要的弱点之一,就是一般人太熟悉“不可能”这三个字。这种人对于事物不成功的法则相当清楚,也相当熟悉哪些事是做不到的,他们会在挫折中倒下,并且在贫穷、不幸和痛苦中度过一生。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负面消极地应用了自我暗示的原则。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所有的意念冲动皆倾向于以实质的对等物表现出来。

潜意识区分不出积极性或消极性的意念冲动。通过我们的意念冲动,我们提供它什么材料,它就做什么。潜意识可以毫不迟疑地把受恐惧驱使的意念转化为事实,正如他可以立即将受到勇气或信心驱使的意念,转化为事实一般。

一切的指示和所有自我提供的刺激,透过五种感官而传到内心,都可称为“自我暗示”。换一种说法,自己对自己的暗示就是自我暗示。它是一种沟通的媒介,介于产生意念的有意识部分与产生行动的潜意识部分之间。

透过一个人有意识的自愿产生的主宰意念,自我暗示的原理都会自动将这些意念传达给潜意识,并对它产生影响。造物者如此造人,用意在于使人类能完全控制藉由五种感官传到潜意识的物质,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表示,人人都随时在应用这股控制力。相反地,大部分的例子中人们并没有应用它,这也说明了,为何贫困之人如此之多。

心态的力量

人的一生有顺境和逆境,命运之神是公平的,当它往你左手中塞东西的时候,它也从你右手中夺走了一些东西。你可曾有对别人的发问侃侃而谈、胸有成竹的体验?可曾有过一帆风顺、春风得意的时光?或许是在篮球场上,你的大力扣篮所向披靡;或许是在商业交涉中,你不动声色,但却成竹在胸。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使你如沐春风。但在某一段时期里,你可能处处碰壁,甚至连走路都会栽跟斗。那种痛苦和无奈可能使你苦不堪言,欲哭无泪。人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人为什么有时候会事事顺心,有时候却屋漏偏逢连阴雨?

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人的心态所决定的。当你处于积极进取的良好状态时,你会显得自信、坚强、快乐、兴奋,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但是,当你处于消极颓丧的心态时,你表现出来的是恐惧、忧虑、心浮、气躁、多疑、悲伤、焦虑等等,这使你精神萎靡,毫无斗志。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这两种好坏不同的心态中更迭转换,似乎是在进行一系列的角色大汇演。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发端于我们的心态,只有对自我的内心状态进行全面而透彻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顺利地改变自我,并走向卓越。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时,往往是驾轻就熟,左右逢源,没有干不好的事情。但是一旦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时,做出来的事情往往是阴差阳错,纰漏百出,这使你感到万分恼火和懊悔。

人们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这些心态,但是很少有人想到要刻意去控制它。追求人生目标的结果只有一个,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哲人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心态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因此,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成功人士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人士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他们空虚、猥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最终走向了失败。

运用积极心态支配自己人生的人,拥有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心态,他们能乐观地向上地正确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运用消极心态支配自己人生的人,心态悲观、消极、颓废,不敢也不去积极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困难。据说美国有一位电气工人,在一个四周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触电,但心里始终害怕遭高压电击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台上碰着一根电线,就立即倒在地上死了。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但是,这位工人在碰触电线时,电线中并没有电流通过,电闸并没有合上。他是被自己以为触电的“意念”杀死的。

意念自杀是心理和生理因素二者互相影响所起的作用。假如一个人勇敢坚定,遇事镇定自若,绝不可能出现意念自杀的现象。相反,意志薄弱,感情脆弱,遇到可怕的事就恐惧万分,就可能被自己的意念引出病变或被杀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心态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创富需要强大的欲望力量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将军,以寡敌众,力求必胜,冒险犯难,将士兵用船载往彼岸,卸下装备之后,便下令烧船,拂晓攻击之前他正色对士兵说:“你们都看到军舰已被烧毁了,这一仗我们就是非胜不可,否则我们没有人可以活着离开这里。我们只有两条路——胜利或者死亡,再无其他选择。”他们真的胜利了。对此,希尔评论道:“如果我们想在最恶劣,最不利的情况下取胜,我们必须自动将船只烧掉,把所有可能的退路切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必胜的热忱与心态,这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要成功地自我创富,就必须有强大的愿力。那么何为愿力呢?愿力是指明确的志愿与无坚不摧的欲望所表达出的力量。

愿力中的“愿”即志愿,属于立志的范畴。对创富而言,我们所说的志愿,还应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志向远大,而且要将目标具体化。也即是说,你必须确定你要求的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而论。如:我这一生决心要赚多少钱——成为百万、千万还是亿万富翁;而这意念中要赚多少钱——10万、50万——一定要明确地定下来,不能只停留在“我想拥有许多许多的钱”,仅有这样一点空泛的连小孩子都能做到的想法,你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当然,远大的目标,从来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你还得建立相应的中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由近期目标逐步向中期目标推进,使人切切实实地看到财富的积累,从而增强成功创富的希望,才能达到最终创富的目的。

二要使志愿保持在一个高尚的层面。崇高的目标表现在:吸引巨大财富,不排拒财富。但这些目标必须以不破坏社会的法律、社会公德以及不损害他人利益为标准。否则,你的成功不会被人民承认且不说,还将遭到唾弃和正义的惩罚。事实上。许多真正凭借强大愿力而获取巨大财富的佼佼者,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是常常乐于与别人分享成功的愉悦,或者把精神财富如创富意识、理论、思想传授于人,或者把物质财富无私地回报社会的。他们称这叫“壮丽的着迷”。许多值得人们敬仰的大富豪都是如此,足见创富之心又多么纯良与崇高。

明确、高尚的创富志愿,同时需要有无坚不摧的欲望力量的催化。“欲望”即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标的要求。没有坚不可摧的创富欲望或成功欲望,创富者远大的创富目标便永远不可能达到。人的欲望愈强大,目标就愈接近,正如同弓拉得愈满,箭头就飞得愈远一样。在成功的创富道路上,是没有困难和不幸能够阻挡创富的脚步的。有了明确高远的目标,又有火热的、坚不可摧的欲望力量,必然产生坚决有力的行动,一个人只有不畏艰难,不轻言失败,信心百倍,朝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才会在有生之年成功地创造出财富。

想象力产生意念,意念产生财富

希尔博士说:“人类的惟一极限是系于他的想象力。他还没有达至颠峰,因为他只知道有想象力这回事,而不知道它的无限运作。“

希尔认为想象力有两种:

第一,综合性想象力。经由这种功能,人可以把老观念或计划编排成较新鲜的化合物。

第二,创造性想象力。经由这种功能,人可以运用他的心灵力量与宇宙的无限智慧沟通;它就是一切伟大创作的灵感的来源。

综合性与创造性想象力都是越使用越灵敏,就好像施瓦辛格的肌肉一样,越经锻炼便越发达、越结实。你的想象力可能因懒散而变得脆弱,但它亦可能因勤练而变得灵敏。

可口可乐就是“想象力创富”的实例。希尔博士说:“无论你是谁,不管你住在什么地方,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以后要记住,每次你看到可口可乐这4个字,就会记得它是由一个单纯的创意所创造出来的。”

如何获得财富?百万富翁们对此都有相同的认识,那就是:首先要对足以使你达成既定目标的某种事物,产生炽烈的欲望。

记住,“想要”某种东西,与“志在必得”是截然不同的。一旦你有了炽烈的欲望,就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使你排除原先认为难以克服的阻碍。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做得到,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他。

亨利·福特年轻时便有这样一种想法:设计一种不需要马来驾驶的四轮车,并且可以用烧汽油的发动机来驱动四轮车。这个想法始终萦绕在亨利·福特的脑海中,他做梦都想实现自己的这一梦想。当他制造第一部“无马车”时,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们——多半是他的亲友和邻居,都嘲笑他,有些人还称呼他是“疯狂的发明家。”

不论疯狂与否,福特知道自己要什么——他有炽烈的欲望,不怕任何负面的因素或限制,包括受教育程度不高,或非机械科班出身,他努力自修充实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有时甚至忘了可爱的妻子和儿子。当一个人下定了决心,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止他实现自己的目标。

福特改变了美国的面貌。他大量生产的汽车,成为一般家庭都能负担的交通工具,全国各地畅行无阻。整个工业都随着汽车业的发展而成长:有了福特的“大铁罐”才有了后来的公路网、相关的服务业、快餐连锁店及汽车旅馆。

记住,凡是人心所能想象,并且相信的,终能实现。立定志向,追求成功,随时充实自己,你的欲望终会化为滚滚的财富,流向你身边。

今天,就从现在开始,我们先形成“金钱意识”,直到这股对财富炽烈的欲望,驱使我们创造出能获得金钱的明确计划为止。

把贫穷从思想上清除

贫穷是一种反常的状态,因为它是不适宜于人类的生活的。它与人类的最高幸福和愿望相背驰。“富裕”、“充足”,天下众生都应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