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文献综述
2.1.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大量的非政府组织代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正是由于非政府组织的这种多样性,很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非政府组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名称。如:“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美国的用法,在美国另一个等同的概念是“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组织”(Voluntary Sector,英国用法)、“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社会经济”(Economic Social,在比利时、法国用的较多)、“公民社会”等。这些概念涵盖的都是处于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但它们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相对来说,非政府组织是个较为狭义的概念,它是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政府组织是非政治性的,只是强调了非政府组织不是由政府来构建、组织和管理的。
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学术界争论较多,目前没有普遍接受的概念。最宽泛的定义是195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定义:“凡非政府协定所成立者,视为非政府国际组织。”也有比较详细的,认为非政府组织是“非官方的、非营利的、与政府部门和商业组织保持一定距离的专业组织,它们经常围绕特定的领域和问题结成团体,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张,代表社会某些集团或阶层的愿望和要求”。[王逸舟.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东方,1995(5)]有些概念还有成员数目上的要求。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是联合国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的、自愿公民组织。”[联合国新闻部对有关非政府组织的回答。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ngo/qanda.html]1998年10月14日,在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组织的“非政府组织(NGO)问题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自愿组织的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非营利性的、非政治性的、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章程开展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http://cssd.acca21.edu.cn/ngo.html]事实上,一个组织是否是公益性的,成员和外部人员、本国和外国的评价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政府组织有其积极作用的部分,也有其消极作用的部分。如上所述,非政府组织只是强调非政府组织,但并不意味着非政治性,许多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活动和政治有关,尤其是广义政治领域的一部分,如反核的非政府组织、环保的非政府组织(绿色政治)。因此本文对非政府组织界定是相对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而言的,只要包括“非官方的”、“非营利的”、“代表某部分人群意愿”三要素的组织,都可以视作是非政府组织。
2.1.2 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特征
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刘银喜认为,非政府组织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1)非营利性的价值观。(2)主体的志愿性。(3)客体的边缘性。(4)资源获取方式的自主性。(5)组织结构的网络化。(6)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参与性。[刘银喜.非政府组织: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创新.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5)]郑启荣认为,从非政府组织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和现状中不难发现其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首先是性质和规模的多样化。其次是影响和作用的多方面。第三是各非政府组织间的差异多于共性,活动方式和内容又灵活多样,变换频繁,难于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第四是各组织目标较为单一,专业性很强。第五是由于非政府组织发源于西方,其主要成员受西方文化熏陶,因此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认同西方的价值标准,绝大部分非政府组织的总部设在西方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数量、规模和影响上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并对后者的活动施加较大的影响。[郑启荣.试论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外交学院学报,1999(1)]
2.1.3 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整体研究现状
2.1.3.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际政治文献中,对国际组织的研究早已有之,但主要还是侧重对政府间组织的研究,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相对而言要少得多。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对象的第三部门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从组织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进入90年代,第三部门研究者开始关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及其与国家、市场的关系等问题,并且与“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叫公民社会)的研究找到了理论契合点,对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学者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出发,把非政府组织看作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充满张力的区域”,[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途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或者把非政府组织看作是市民社会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学者提出了“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开始把非政府国际组织和全球公民社会联系起来研究,开辟了对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研究的新领域,但同时也因此把非政府国际组织看作是国家的一种对立面的存在。
2.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缓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在著作方面,除了一些编译性质的书籍,中国学者从自身的角度来论述非政府组织的书籍不多。1999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对第三部门的研究,出版了一套“第三部门研究丛书”,这是国内比较系统的阐述第三部门的书,但由于各种原因,丛书着重于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个案研究,而对于整体的第三部门或是非政府组织尤其是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研究力度不够,贡献较少。清华大学的非政府组织研究所着重对国内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评估、法规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改革、信息管理的研究,对非政府国际组织涉及不多。由于全球公民社会和非政府国际组织都是西方最新的研究热点,国内还没有完全展开对这方面的研究。
其次,对全球公民社会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研究就更少了。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对1994~2001年社会科学类的期刊进行了搜索,共找到33篇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文章,其中20篇是有关妇女运动的(这得益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5篇是有关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关系的(主要论述环境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的关系以及非政府组织本身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2篇论述非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关系的,3篇论述非政府组织本身机制和某些特别的非政府组织(如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1篇介绍美国社区中的非政府组织,2篇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有关,没有一篇直接关于全球公民社会和非政府国际组织。同时笔者又查询了与公民社会有关的文章,共找到101篇,其中有4篇是直接写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文章,但大都是介绍性的,提出自己见解的不多。
2.2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文献综述
笔者在阅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关著作的基础上,又通过中国期刊网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检索,从1994~2002年间,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文献共42篇。
学者们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非营利组织界定、特征、兴起的原因和作用以及非营利组织如何进行商业营销等。
2.2.1 非营利组织概念的界定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西方学者也称之为第三部门。即把政府视为第一部门,市场(营利部门或企业)归为第二部门,相对前两个部门而言,把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称为第三部门。由于研究领域、视角和方法的不同,人们对其界定也是不同的。日本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川口清史.非营利组织与合作社.日本经济评论社,1994]
美国的彼得·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机关,其目的是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农业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等组织不是非营利组织。”[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经营.日本经济评论社,1997]香港中文大学的谢蕾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成员——领导结构的、超出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而独立运作、并且发挥特定社会功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特定的或普通的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谢蕾.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国际行政学院学报,2002(1)]美国国内收入署对它的定义为:“其净收益的任何一部分均不得有利于任何私人股东或个人的利益。”李维安认为:“所谓非营利组织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再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乐为认为:“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概念借鉴自美国会计理论,其分类标准不是组织活动的结果,而是其活动的目的。从中文意思上看,营爷字就是谋求的意思,营利组织即以谋求利润为目的的组织,而非营利组织不以谋求利润为目的。”[乐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浅析.科学管理研究,2001(12)]
2.2.2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人们在研究非营利组织时,不光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的界定上也是多种多样的。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塞拉蒙(Salamon)教授认为非营利组织有六个特征:(1)正规性;(2)民间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6)公益性。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王绍光则认为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1)民间性;(2)非营利性;(3)组织性;(4)自治性;(5)志愿性。根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林敬山认为:“把握非营利再组合的特征关键在于其志愿性和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和使命是以志愿求公益,而不是以强制求公益(政府组织)或以志愿求私益。”[林敬山.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于燕燕认为,尽管非营利组织在各国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不同,但是它们却都拥有四点共同的特征:(1)自治民间性;(2)利润的不分配性;(3)志愿者参与性;(4)公益性。乐为将其归结为以下六个特征:(1)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2)不以营利为目的;(3)非营利组织并非不能营运节余,但其节余不能“分红”;(4)非营利组织经常得到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减免所得税;(5)非营利组织受到社会和政策的严密审视,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6)财产处置的特殊性。“非营利比较研究项目”中心的有关研究对其特征作了概括归纳:(1)组织性(formal organization),指合法注册,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及固定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等;(2)民间性(nongovernmental),又称非政府性,即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受其支配;(3)非营利性(nonprofit-distributing),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利润分配;(4)自治性(self-governing),指拥有独立的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5)志愿性(voluntary),指成员的参加和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
2.2.3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
2.2.3.1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兴起
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就开始使用营利组织中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如会计制度设计、人事管理、战略计划等,但他们却迟迟不肯接受营销的观念,因为他们总认为营销在非营利组织中是毫无必要的。[余娟.非营利组织营销:一个崭新的营销观念.科学·经济·社会,2002(2)]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营利性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的介入,非营利组织内逐渐出现了顾客对服务不满意、会员减少、成本上升、捐助缩减等现象。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非营利组织也开始把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目前在中国,将营销的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到非营利组织还未真正开始,有些非营利机构不愿接受新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存在非有不可,对营销毫无兴趣。但事实上,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的营利性企业不但要有营销观念,而且非营利组织也应该具有营销观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必须具有营销观念。
2.2.3.2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营销与营利组织营销有着很多相似的方法,如它们都要进行营销环境分析、制定4P等。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营销不仅是为了谋求自己组织和机构的利益,而是更多地为了目标群体的利益,其目标和任务就在于造福于整个社会。因此,非营利组织营销呈现出了其自身的独有的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的余娟将其总结为以下4个方面:(1)非营利组织的产品以服务为主,其营销具有服务营销的特点。(2)营销对象和利益相关者多样化,公共关系地位突出。(3)顾客不一定都是对的,营销有时并不以顾客为中心。(4)非营利组织营销要接受更严格的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