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令辉
1.技战术实力评估指数:38.5
(1)正手进攻技术能力指数:10
(2)反手进攻技术能力指数:9.5
(3)控制技术能力指数:9.5
(4)技术实战能力指数:9.5
2.技术运用特点:全面与控制
全面是指在技术使用上,使横拍的各项技术合理地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可以应对不同技术打法的,具有全面性的技术体系。技术运用的控制能力,建立在技术全面以及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即全面的技术为控制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控制能力则是技术全面在比赛策略上的表现。
3.主要技术的实战运用解析
(1)正手标准回拉上旋球技术
1因为是拉上旋球,身体的位置比较高,身体重心比较稳定。
2~5引拍的位置比较高,引拍时身体转动比较小,手腕稍内扣。
6~8挥拍击球时,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5∶5,即打摩结合。
{L-End} ■技术使用条件:拉一切可以上手拉的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出手比较快,线路变化比较多。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引拍幅度比较小,手臂的鞭打动作比较充分,还原快。
(2)反手快拨技术
1眼睛盯住来球,右肩下沉,做好击球准备。
2引拍时,前臂后收,手腕后撇比较明显。
3~5挥拍击球,以肘关节为发力的支撑点,挥拍方向以向前为主,略向上方。
6还原。
{L-End} ■技术使用条件:打反手位的相持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控制为主,具有一定的进攻得分能力。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手腕有弹打的动作,肘关节做发力的支撑点。
(3)反手发侧上、下旋球技术
1球拍的拍头立起来。
2引拍时手腕继续使球拍拍头仰起,同时身体略向左侧转动。
3~5挥拍击球时身体前压,帮助手臂和手腕发力,摩擦球的左侧(侧上旋发球)或左侧下方(侧下旋发球)。
{L-End} ■技术使用条件:打破发抢的僵局。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非常用发球技术,但往往为抢攻创造很好的机会。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拍头立起,侧切,手腕发力。
(4)正手拉半出台球技术
1~5对来球的长短和旋转做出判断,做好球拍的调整,身体重心比较高。
6~8由于是拉出台球,在挥拍击球时,前引身体动作是必须的。同时,手腕要撇一些,以便于手臂能够伸到球台内,进行抢拉。摩擦击球的中上部,摩擦与撞击比例是6∶4。挥拍动作向前。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刚出台的各种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增加上手拉的机会,给对方施加比较大的压力。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身体前引充分,手腕略外撇。
(5)正手拉下旋球技术
1~5对下旋来球,在准备姿势上,明显比拉台内球和上旋球要低。两腿分开比较大。转体动作也比较大,目的是便于发力。
6~8挥拍击球的开始阶段,球拍同样有外撇的动作,击球的中部,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7∶3。向上方做动作。
{L-End} ■技术使用条件:下旋来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克服下旋,把下旋相持变成上旋相持。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腿腰支撑,手臂发力。
(6)正手抢冲机会球技术
1~4对来球进行判断,充分引拍。
5~8挥拍击球时,右脚蹬地,左脚前跨,身体前压,同时发力冲球。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出现机会球时。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直接得分。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身体前压,借力发力。
(7)标准反手拉弧圈球技术
1因为是拉上旋球,故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比较高。
2~3引拍的位置根据来球的高低加以调整,以肘关节为发力的支撑点,发力大小和引拍距离大小是正比关系。
4~5挥拍击球时,击球的中上部,球拍向前挥动。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可拉下旋球、上旋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增强反手的进攻能力。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肘关节支撑稳定,手腕发力集中。
(8)反手拉下旋球后转反拉上旋球技术
1~5反手拉起下旋球,转为打相持球。
6~11反手回拉对方的上旋大角度球时,由于球速比较快,用手臂的外伸来控制球。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应对控制比较好的反手位下旋来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是积极主动进攻的一个有效的战术方法。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身体重心稳定,以手腕进行控制。
(9)正手侧身位晃接技术
1准备接发球。
2~3侧身时,右脚前跨一步,手伸进台内。
4~5触球时,手腕外撇,晃接对方反手位。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回接对方的近网短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控制对方的侧身进攻。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击球前的拍面方向和击球时突然改变球拍拍面方向。
(10)反手发球后正手冲直线
1~4反手发球后,判断对方来球的性质(线路、落点、旋转、速度等)。
5~7当来球是在侧身位时,开始侧身并引拍。
8~9全身用力,手臂适当展开,加大力臂,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6∶4。由于机会比较好,可以发力冲直线。
10注意及时还原。
{L-End} ■技术使用条件:与正手发球抢攻结合起来。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打破发抢的僵局,获得好的战术效果。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发球,侧身时机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