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形意拳桩功
一、形意拳三体势桩法
(一)三体势名称释义
形意拳桩法,即“三体势”,也称“三才式”,又称“子午桩”。为何称“三才式”呢?三才者,即天、地、人或称上、中、下三才。天为上才,人为中才,地为下才。按人之身体亦为上、中、下三体,即头、身、足。故而三体和三才相同。《拳经九要》第三要对人的三体有最佳解说。《拳经》曰:“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则无定处,三节者头、身、足,上、中、下也;以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以上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观于是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
以上三节如细分每节还各有三节,但每节在习练时全要有它合道的诀窍。站此桩按其诀窍由头至足底,四肢百骸还要练成合而为一的一体,此论即为形意桩法三体、三才命名的由来。
(二)形意拳桩法合道义论
形意拳桩法按释道和儒教分解,各自均可分为4 个层次。释道以预备势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共4个层次;按儒教来分解,预备势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为4 个层次。所以说释、道、儒三教的说法是一致的。
(三)三体势具体做法
第一、预备势(无极)
(1)并踵站立
动作做法: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外摆,两脚的外沿夹角为90度,身体正对前方站立。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向前平视。(图1)
图1
要领:周身中正,百会向上虚悬。颈项后突,沉肩坠肘,肘坠而悬,空腋,含胸拔背,命门后突,小腹回收,会阴上提,大腿根部放松,扣膝,圆裆,开胯,两脚铺地,十趾轻轻抓地,脚心与两膝微微上提。思想专一,全身放松,安然站定。
(2)两掌提按
动作做法:下肢不动,做顺式呼吸,两掌自然提于脐前,两掌指尖相对,手心向上,随鼻吸气,两手慢慢上升经胸至口,气通过经脉被肺隔膜压入小腹,小腹略呈鼓胀,随即两掌心翻转向下,慢慢下移,气随掌落;两掌坐腕,指尖向内相对平放于脐前,目视前方(图2、3、4)。
图2
图3
图4
要领:外静内虚,排除杂念,思想集中,大脑沉静。
第二、太极式
(1)收掌握拳
动作做法:接上势,两掌向肚脐翻转握拳,慢慢撤于肚脐两侧,靠在肋下胁部,拳心向上,与脐平,目视前方。(图5)
图5
要领:做顺式呼吸法吸气,意有搂地气,接天气,使外气收聚于丹田。
(2)半面右转
动作做法:紧接着,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扣脚,脚尖停于正对前方,与右脚为45度夹角,全身随左脚的移动,向右转成半侧面,身体中线与正前方为45 度夹角,同时配合呼气,目视前方(以身体为参照物而言)。(图6)
图6
要领:身形与手脚之动作必须配合呼吸,协调一致。
第三、两仪式
(1)屈膝钻拳
动作做法:接上势,两膝微屈。膝盖不过脚尖:同时右拳由肋下向前至体中线经腹胸颏下至口向体前伸出;小臂里裹,拳与鼻平,右拳中指要与鼻准相对;右拳前伸的同时,腰部向左旋转,成右拗身形,左拳于肋下不动。由此动作启动两肾,同时配合以上动作做顺式呼吸法的吸气(图7)。
图7
要领: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动作协调。
第四、四象式(三体桩势定势)
(1)上步劈拳
动作做法:接上势,左拳沿肋至体中线裹肘上行,经颏下由口的前方伸出;当两拳相交互摩胫(桡)骨时,右拳变掌,坐腕,向下按至胯前,其拇指尖靠于腹,掌根在胯的大转骨前与脐平;掌心内含,四指稍张:左拳变掌向前方劈落(其意如斧之劈物),掌根停至与心窝平处,掌形成半阴半阳,坐腕与臂成45度之角度:掌心劳宫穴内含,四指稍张,其形似钩非钩,惟食指有挑领之意,但不能伸直,虎口圆满,拇指与小指的梢节必须相对、内含(此势为手心向内归丹田之诀窍),左脚与两拳变掌的动作,起钻落翻,同起同落,向前迈出一步,要做到六合归一的整体之势:此时上、中、下三体势俱备。以上动作要配合顺式呼吸法的呼气(图8)。
图8
要领:可比喻头为一颗恒星,不准随便移动,比如三尖要对,只能手和脚尖找头相对,绝不能以头找手和脚尖相对。身形要求除预备势与收势为正面站立,其余几势身形都要以正而似斜,斜而似正的45度来作基准。两眼要注视食指尖,两肩宜平,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不动,左脚向前直,右脚斜45度,前踵对准后脚踝关节成一直线,前脚踵至后脚跟成两脚距离。这是单重练法,后腿承体重十分之六七,前腿承体重十分之三四。
还有双重练法,即体重放在两腿中间,还有步形稍大。此桩法的特点为肩要后开,肩窝与肘要向前裹抱回环。同时要经尾闾启动腰胯,向前拧抱相合,同时命门后突。总之,不要离开“八要”论,再加上起落钻翻合而为一,才算做到一个整字。头顶项竖、发若冲冠等动作全在一霎之间,这就是丹田抖抱为爆发力发动的诀窍。
以上桩法的身形固定后,随之全身放松,慢慢呼吸配合丹田开合以行养生之功,并要加上“八要”中“三心要并”的意念。“顶心向下归丹田,手心向内归丹田,脚心向上归丹田,三心并合归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