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十、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

华中师范大学 刘瑞峰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项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国民体质建设工程和社会系统工程,是贯彻落实《体育法》,深化体育改革,提高中华民族体质健康水平的重大举措。《纲要》的实施,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转变社会风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综合国力水平等,具有战略意义。《纲要》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和深远的影响。

《纲要》确定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育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民体系。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建立这种健身体系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作用,对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在一定范围内所开展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它是相对于外民族传入的及现代的新兴运动项目而言的,而不是已失传了的古代体育活动。它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本民族自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风格各异,形式多样,其中导引、养生、武术、气功、太极拳等中华健身运动即是其中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时代性等基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 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本身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 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有极大的选择余地。

3. 包含悠久的东方哲学思想,如阴阳观、天人合一观、身心合一的生命整体观等,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4. 民族传统体育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独特功能不是其它体育项目所能替代得了的。

5.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行,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也不受时间、气候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易于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

6.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群众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1. 强身健体,身心兼练,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民族传统体育遵循悠久的哲学观,寓意于阴阳,讲究身心兼练。例如太极运动,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圆活合顺,松紧适度,延绵舒缓,是内外兼修的运动。习练者不但能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可陶冶情操。

2. 壮大了群众体育队伍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不受年龄、性别、气候、时间、场地的限制,习练者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发挥修身养性、防疾治病的功效。目前,诸如太极、气功一类的传统健身项目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在农村、学校,武术运动又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只要进行正确的诱导和积极地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可快速增加体育人口,为壮大群众体育队伍打下基础,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3. 弥补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经费的不足

影响《纲要》实施的最大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是很发达,这是我国的国情。《纲要》的实施,必须从国情出发。尽管近阶段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场地、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的需求。作为拥有我国人口近80%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十分缺乏,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要推广和普及竞技运动项目至少短期内难以实施。面对这种情况,民族传统体育充分显示了其优势,体现了其实用价值。如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国家可投资少,见效快,而广大群众不投资或者少投资就能终身受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4. 有利于抓住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重点,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学校体育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因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当前不少学校碍于场地、设施和师资等原因,现行的体育教材无法实施,这就需要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融进学校体育教学之中。这样,不仅会给学校体育带来勃勃生机,而且还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掌握几种传统的健身术,毕业进入社会之后能顺利成为社会体育骨干,影响带动周围群众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动社会体育指导这个作用点,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5. 增强了群众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经济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纲要》的推行,离开了经济创造的物质条件,只能停滞在较低的阶段。近几年来,不少地区正利用民族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充分显示了群众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如河南利用嵩山少林寺的优势,举办了国际武术节;山东淮坊利用民间传统的风筝优势,举办了国际风筝节等等,这些活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群众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纲要》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依托社会,全民参与,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有利于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群众扎实持久地开展健身活动;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逐步形成依托社会、自我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纲要》的实施。

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总结推广一批简便易行的民族体育项目;必须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发展;必须大力宣传,努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骨干;必须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

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是民族振兴的基本要求,是当前深入推进《纲要》实施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来看,我们只有立足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抓住学校体育这个重点,推动社会体育指导这个作用点,逐步普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壮大群众体育队伍,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和骨干,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