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坏脾气是导致做事章法失度的乱码(2)
要知道,我们本身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人,谁都有无法克服和左右不了的顽疾与缺点。稍做一下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理由对别人挑三拣四,提出苛刻的要求。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必须在平时待人以宽。这就是说,要兼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如此才能为自己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对别人苛求过度,则会使朋友与你日渐疏远,减少相互间的合作机会,人为地给自己增加阻力。
总而言之,善于理解、包容他人的缺点,自己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欢迎,奢求无度,对人总是吹毛求疵,是不会有亲密的朋友的。对于这种人,大家也只会对他不理不睬,敬而远之。
因此,为人应当有广阔的胸怀,宏大的气度。大河里的鱼,不会因遇到一点风浪就惊慌失措;小溪里的鱼一感觉到有点异常动静,就立刻四处逃窜。人也是这样的,胸襟宽广的人不会为芝麻般的小事而捶胸顿足,他们的目光更具深度,更加宽广。这样的人,才是态度从容、成熟稳重的人。
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那些思想脱离实际,过分追求完美,整天生活在幻想中的人,不是性情上有缺陷就是精神上出了毛病。做人有美好的理想是件好事,凡事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可取的,只是切不可脱离实际。凡事应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与远大目标有关联的事,才是明智之举。须知,天地本不全,缺憾也是一种美。因此,我们在对待学习、工作,对待自己、他人时,都不要再做一个幼稚可笑、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者。
近年来多数人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已经不是听来令人多么惊讶的事了。而且,现在社会上仍然有很多人把成为富翁、大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应该说,这是件好事。
但是,也有不少人只知道羡慕人家有钱,时不时地抱怨为什么有钱的那个人不是自己,就是不想一想自己有没有为发家致富而付出过努力。
其实,对于大多数事情来说,只要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加上不懈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赚钱也是一样。而最怕的就是你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如果连致富的愿望都没有,更谈不上任何实际行动,那么你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大钱。
有这样一个颇具寓意的小故事:说一个樵夫悠闲地躺在大树底下乘凉。一位富翁走过来问:“年轻人,你为什么不勤奋一点多打些柴呢?”樵夫问:“我打那么多的柴做什么?”富翁说:“多打柴就可以多卖钱,然后,你就可以用这些钱,盖房子、娶媳妇、养孩子。”樵夫问:“然后呢?”富翁说:“然后,你就可以躺在大树底下乘凉了。”樵夫冷笑着说:
“我现在不是躺在大树底下悠闲地乘凉么!”
这个故事受到众多穷人的推崇,也带领着他们走入了人生的误区。
樵夫注重的是较口舌之长短,他没考虑的是,刮风天、下雨天、寒冷的夜里他还能在树阴下乘凉吗?樵夫和富翁所说的“躺在大树底下乘凉”其实是两个概念,樵夫的话是实写,富翁的话是虚写,是安享清福的意思。这个故事体现的是穷人安于贫穷、不思进取的消极观点。许多人认为,这是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传自大圣人老子。事实上,老子从来没有鼓励人们安于贫穷,他提倡的是顺其自然。一个人因为贫穷而衣食不足,因为贫穷娶不到老婆,当然应该去勤力劳作,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才是顺其自然。
穷人为什么安于贫穷?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胸无大志,是行动上的懦夫。其实他们所崇拜的安贫乐道不过是一种自慰的借口而已。他们认为,“人生一世,享乐二字”,少做事也是享乐的一种,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忙碌中充实的快乐,躺在那儿胡思乱想,想得到的东西总是比能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如何能快乐?真正的安享清福是功成名就之后的悠然自得,做一天吃一天,养子防老、积谷防饥尚是问题,能享受什么呢?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抱怨:“富得越富,穷的越穷!贫穷使人做不了任何事。”然而,这种想法却是错误的。实际上,具有“饥饿精神”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所谓饥饿精神,是指每天为三餐而忧,深深地体会到贫苦的滋味不好受,转而产生强烈的致富意愿。在这种情形下,你极可能会想出绝妙的赚钱方法。换句话说:往往越贫穷的人,才越会对赚钱更感兴趣,成功的动力也会越大。因此,贫穷只是人们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所找的借口,真正阻碍我们成功的,还是自己胸无大志的不良性情。
日本的中鸠孝司就是在穷困的环境下长大的,这种环境使他从小就憧憬着将来能过舒适的生活。因此,“只要时机到来,绝不放弃”的想法,经常存在心中,就像一粒等待春天的种子。后来,这粒种子果真发了芽,他最终实现了过上舒适生活的愿望。
一个人,要是处在说有钱又没多少,说没钱又有那么一点的状况下是最为不妙的。因为,这种条件很可能会阻碍你奋发向上的意志,相反,一个人要是处在穷困窘迫的逆境中,才更有可能迸发赚大钱的决心。所谓“寒门出秀才”,“乱世出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那些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他们从来不期盼着接受任何挑战,也从不迫使自己去从事那些对自己有利却显得艰辛繁重的工作。可以断言,这样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的。只有平时注意倾听心灵深处“努力向上”的呼声,经常给自己的志向添料加油,远大的志向才会在心灵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如果不通过实践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志向进行强化,那么,它很快就会萎缩死亡。
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决改掉做事拖拉的恶习。回顾自己与各种成功机遇擦肩而过的经历,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是由于拖拖拉拉的坏脾气造成的。
拖拉是阻碍人们成功的最可憎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会损害人的品格,败坏大好机会,窃夺人的自由,使人沦为它的奴隶。可以说,做事拖拉是让你获取人生失败的最大的性格弱点之一,是每一个人期盼成功的人必须征服的大敌。
一份分析数百名千万富翁如何取得成功的报告显示,他们无一例外都具有做事雷厉风行的习惯,而事业失败的人则多半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就算是下定了决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习惯于朝令夕改,常常是一日数变。
办事拖拉是许多年轻白领常见的毛病。“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想不荒废时光,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彻底克服拖拉这个坏脾气,让你的老板看见你干练的一面。
拖拉者的可悲之处在于,他们一方面幻想仙境中的玫瑰园出现,另一方面又忽略窗外盛开的玫瑰。须知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仅是幻想,现实的玫瑰就在“今天”。
拖拉的人所浪费的正是这宝贵的“今天”,也许他们自以为“临时突击是完成任务的一种妙法”,因此,即便对于本来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也总是拖拖拉拉,直到它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才去勉强应付,临时抱佛脚,结果是常常被时间压力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做事拖拉的具体表现是:
习惯性地逃避费力、不好应付的事情。如有几件工作需要同时完成,则必然会选择先做简单易行的琐事,让它们占据自己的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而把困难拖到最后再说,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侥幸心理。
如在职场中,上半年一过,就须起草工作小结,但却因为嫌麻烦,便将其放任一旁,先做写信、打电话之类不费脑筋的琐事,还每天安慰自己毕竟做了很多事。随着交报告的期限越来越近便开始着急了,最后只得在匆忙之中草草了事。因为想躲避费力的事情,到头来反而使自己更加费力,其工作质量如何也可想而知。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人这样说:“要是再有一些时间,我肯定能搞得再好点。”而事实是,许多事情是很早就部署下来的,即使给他们再多的时间,他们也会将事情拖到最后。还有的人习惯于为自己的拖拉、不守时博取同情。“看看,我多么辛苦,虽然没做好,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习惯自我宽赦的人,当然也希望别人接受自己这没有功劳的苦劳。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有意回避成功道路上荆棘的人,其实回避的正是成功本身。
做事拖拉有时也会出于一些非情绪方面的原因,比如因目标制定得不够合理,缺乏信息交流而无法及时作出决策,缺乏计划,应承太多,时间安排过于紧张等等。
那么,应该如何改掉做事拖拉的坏毛病呢?
一种方法是把大块的任务分割成小块。善于化整为零,难题就相对好解决了。常出成绩的人大都懂得这种方法的价值。你想写二百页的书稿吗?每天写一页,不到七个月就可以完成。如有空闲,每天多写几个,那么进度就更快了。如果什么都想一下子搞定,那么很可能会被艰巨的任务吓倒。有了难以完成的任务,首先分解它,将其化成一系列小任务,再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就显得容易多了。
其次,理智看待不合心意的工作。有空暇的话,可以专门找出一段时间来做不合心意的事务,这是磨炼意志的一种好方法。
再次,凡事都要强迫自己立即动手。你的房间该打扫了吗?现在就去找工具。得交报告了吗?马上拿出纸列上几个要点。要勒令自己决不拖延,有事情及早做。
第四,巧妙利用兴致。你无意写报告,却可能有兴趣翻阅有关资料;不想修电器,却可能愿意先收集所需组件,在该办的事情中先拣有兴趣的办,让你良好的精神状态为你服务。
第五,善于分析利弊。对目标有意识地加以分析,看看尽快实践有啥好处,拖拉有哪些坏处,这对下定决心立即着手很有督促作用。
最后,向别人保证。请亲人、朋友及同事来督促你,会使你产生一种有益的焦虑感和时间紧迫感,这会有效地克服拖拉的坏习惯。
总之,我们应该摒弃“每天做结算”的不良秉性。须知明天就在眼前,要成大事者就必须懂得珍惜时间,应该学会把每一天都当作礼物来对待。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潜力之所以没发挥出来,就是因为他们做事拖拉,缺少雷厉风行的作风。而只有摆脱了拖沓的束缚,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才会跑在时间的前头。每天早上问问自己:“今天我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打算处理到什么程度?”当你把效率看作财富,把时间当成生命时,你就彻底改掉了做事拖拖拉拉的坏习惯。
100年前,德国研究习性学的专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这种现象就是“刻板印象”,也称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概括而笼统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生活中,人们常会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有其共同的特点。
在交往观察中,凡把对象归为某一类,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看待、理解他们。比如,人们一般认为工人大多能吃苦耐劳、军人大多雷厉风行、商人大多较为精明,农民大多质朴安分、知识分子大多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等。诸如此类的观念与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的印象。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刻板印象即是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它反映出这类成员的共性,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有助于人们迅速对事物做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刻板印象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现今社会中,就有很多人善于运用刻板印象为自己创造便利条件。
如许多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员时,都会首先考虑选择女性。
因为一般来说,女性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总是比较善良可信的,因而入户访问时,主人们的警戒心理相对较小,态度也相对和蔼,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相对而言,男性则要身强力壮得多,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如果登门访问的是男性调查员,就会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因而很容易遭到拒绝。这是刻板印象有利的一面。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十分确切的诠释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如果在看待事物时一味依赖刻板印象,就难免会出现迂腐僵化、以偏概全的错误。像“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固执刻板地相信“尺寸”的大小,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难免造成错误、贻笑大方。
因此,刻板印象只能在人们看待事物的过程中起到识其大概的作用,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成为一个头脑灵活的人,就必须摆脱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不能执拗刻板地看待他人,也要尽量避免给他人以刻板拘泥的印象。必要时,应该学会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