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4章 远古的足音,回想创世纪(13)

我小时候在油菜花开的田野里曾经想过,蝴蝶为什么在油菜开花的时候准来?我在试图捕捉一只蜻蜓的时候被它迷住了:它的多毛而细长的足抓住了一根树枝,尾巴是那样长,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依然展开着,它是在沉思默想吗?它为什么不收拢它的翅膀?后来当我接近它时它飞走了,飞到了河沟里的一片浮萍上。这浮萍就像蜻蜓船,蜻蜓的翅膀依旧伸展着,另外一只蜻蜓又飞来了……

翻查各种动物读本得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在极古老而漫长的昆虫历史中,可以找到很多的证据,但也有不少的困惑。迄今为止,科学家认为仍然不能明确无误地指出昆虫的始祖是谁,它是由哪类动物进化而来,昆虫的起源及演化依然为神秘的色彩所笼罩。

已知的最早的昆虫化石在苏格兰,是距今约3.5亿年前泥盆纪岩石中的弹尾目化石残片,“但人们认为弹尾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演化分支,并不能说明昆虫的起源。同时在3.2亿年前的石炭纪又发现了有翅亚纲的古网翅目昆虫。由此可以肯定无翅亚纲的其他目昆虫肯定比这还要早得多,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找到这方面的昆虫化石。科学家发现昆虫界纲的无翅亚纲双尾目昆虫与多足纲结合亚纲,在身体构造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并认为昆虫是起源于多足纲的结合亚纲,但至今还未真正找到昆虫起源的更直接更确切的依据”。(《动物博物馆》)

实际上昆虫通过亿万年漫长的演化至今,其丰富和驳杂实在一言难尽。不少古代昆虫已经绝迹了,更有不少昆虫与古代昆虫相比较已面目全非。但昆虫学家又经常以蜻蜓为例:今天的蜻蜓与古代留下的古蜻蜓的化石几乎一模一样,身体构造与体态均保留着原先的相貌。

因此,当今世界上你我都曾因它萌发过好奇而觉得有趣并伴随着我们的童年,迄今仍然会不期而遇的蜻蜓,是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一种有翅类昆虫。这类昆虫曾经目睹了山脉抬升,海陆更替,恐龙出现后的不可一世和灭绝时的无可奈何,也目睹了人类的诞生。

所见太多了,蜻蜓就不说话了。

人完全有理由说,绝大多数动物是在进化过程的变化中生存下来的,但是蜻蜓的基本构造却在3亿多年中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的变化。

教科书上说,哪里有沼泽,哪里就有蜻蜓。此言不假,地球上的沼泽湿地是蜻蜓的摇篮,也是它们最喜欢的生存游历之地。它们钟情潮湿但也酷爱阳光,如果不是潮湿和阳光,蜻蜓翅膀漫长的飞行历史早就结束了。恰恰又是潮湿与阳光为蓬勃生长的万类万物不可或缺其一,因此,蜻蜓又是大自然生态完整的飞行着的美丽的标志。夏日中午的太阳下,哪里有蜻蜓成群结队地飞翔起落,哪里便是林草繁华、流水充盈之地。

蜻蜓的一般状态所给人的至深的印象,是它在骄阳下的飞行姿态,它所选择的是连甲虫也到树叶下遮阳的时刻。不过蜻蜓在空中展现优雅与美的姿态的时间是短促的,仅仅是一只蜻蜓2~3年的生命中的几周的中午而已。当然,蜻蜓非常珍惜这可以展现自己生命之美的一点点时间,即以飞行技巧论,它在飞行过程中便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它在空中急停,突然掉头向后飞,紧急地垂直起落、飞行,又突然加速猛冲。你看蜻蜓们在空中飞,追逐,嬉戏,无不身怀绝技。很难说蜻蜓是最好的飞行器还是最好的飞行师,甚至不能说最好而只能谓之神奇。所有的神奇只是因为:每一只蜻蜓的2对4只翅膀都由各自独立的肌肉群控制,蜻蜓的头部永远保持着水平飞行姿态,头部后面的纤毛则像感受器一样监控着翅膀与身体的位置,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及时地予以校正。

如果3亿多年前蜻蜓出现时就是这样的,确实又何必进化?你进化什么呢?

神奇是初始给定的,不是进化而来的。

那么又是谁在初始给定的呢?

你在夏日的晴空下看,蜻蜓是如此的完美。如果你的赞叹变成了对已经过去的亿万斯年的时光的追溯,你还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种近乎永恒的美,它属于另外一个世界,它飞翔在我们的面前是我们的幸运。

蜻蜓的水上生活事关繁衍后代,有的蜻蜓在空中交配,也有的在水上交配,那当然很浪漫,不过需要精密的技术与配合。水上交配是从雄蜻蜓寻找雌蜻蜓开始的,这是这一对蜻蜓生命的重要阶段,因为要繁殖后代,但同时也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们以后的生命只能以几个星期来计算了。也许这都是人的感慨,与蜻蜓无关,对于它们来说活着和死去都是美丽的——尤其在飞行和繁殖阶段。雄蜻蜓紧紧抓住雌蜻蜓的头部,雌蜻蜓则把自己的身体弯曲成一个漂亮的交配环。一旦精液传输到卵上,雌蜻蜓便不再缠绵当即离开雄蜻蜓,并开始向水里甩卵,即每一次点水时便产出卵来。蜻蜓点水是极富崇高使命感的。每一种蜻蜓的布卵方式都不一样,但雄蜻蜓却都会不离左右保护雌蜻蜓的产卵作业。

这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回到了蜻蜓生命的发源地——沼泽地水下——它一生中的90%的时间都在水中作为若虫度过,只是靠着把水吸进体内,提取其中的氧进行呼吸。蛹的数量要比成虫多得多,不知有多少蛹成了鱼和鸭的食物。虽然飞蛾与蝴蝶等其他昆虫也要经过从幼虫到成虫的转变过程,但蜻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蛹没有休眠阶段,当它做好了蜕去最后一层皮并成为可以飞行的空中生物的准备之后,它必须在极为精确的时刻离开水面——通常是在清晨——这也是一个特别拣选的时间——鸟类等捕食者尚未醒来之际。

那不起眼的原先一直在泽边沟旁的泥土中的蛹,所包含的是折叠着的精巧的翅膀,当蜻蜓的其他部分已脱出时,翅膀还包在保护性外壳中。蜕变的最后,3亿多年前就设计好的4只娇嫩的翅膀开始舒展。美丽的翅膀首先是有力量的翅膀,依稀可见的翅脉富有弹性和伸缩性,一个打出去有千钧之力而收缩不回来的拳头是没有力量的拳头,蜻蜓的翅膀不是这样的。刚刚展开翅膀的蜻蜓还需耐心等待,等到翅膀更加成熟。等待的日子它们裸露在阳光下,那是阳光的洗礼。

新一代的蜻蜓就要飞上蓝天了。

对了,亲爱的朋友,我们不能光说它的翅膀,有人说蜻蜓的眼睛也许是昆虫世界里最美的眼睛,那眼睛覆盖了蜻蜓头部的极大部分,而且可以转动,使蜻蜓的视野所及达到左右180度、向上70度、向下40度的空间范围。

蜻蜓给人类的何止是美的享受?

认真地思索蜻蜓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不想到大地的现实,因为城市化及耕地的紧缺,这个世界上的沼泽湿地正在迅速消失中,另外一些至今还在的河滩浅水地带,也已经被污染了。蜻蜓离不开水,洁净的水,沼泽湿地的浅水。倘若地球上再也没有蜻蜓的寄身之地,这个星球上最古老最美丽的翅膀从此折断,对人类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蜻蜓从远古飞来。

从远古飞来的蜻蜓啊,你听见它带给我们的启示了吗——你们要爱护任何一处荒野或沼泽,那是大地的一部分,所有的神圣都不在高楼大厦中。

实际上蜻蜓已经告诉我们了,昆虫之所以能在艰难困苦的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它会飞、适应性强、骨骼在外、身体小、会变态以及特殊的繁殖体系。昆虫的翅膀使它和除了鸟类、蝙蝠以外的其他生物有了区别,因为它会飞,所以才能遍布全世界,有了选择居住地的广泛得多的自由。同样的道理,飞翔使昆虫在求偶、觅食和躲避攻击诸多方面均优越于困在陆地上的动物。

昆虫的适应性似乎是无边无际的,仅以食物为例,除了吃各种植物之外,它们什么都吃,从酒瓶木塞到各种垃圾、烟草、辣椒,和更多别的在人看来显然没有营养而且不好吃的东西。对昆虫来说,此种适应性根本上是为了生存,而远远谈不上好吃不好吃。昆虫中没有美食家。

昆虫的骨骼长在体外,简单而坚固,这副外部骨骼是省俭而实用的典型杰作,它由动物真皮层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形同盔甲。整个骨骼外面都有一层蜡,能防止潮湿侵入,也可避免体内水分的流失。而骨质外皮又组成了各种昆虫的各种外部形象。

昆虫小小的体型决定了它在它所处的环境中索取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那些雄狮猛虎瞧也不瞧的一点点食物,它便可以饱食一餐。昆虫同样离不开水,但一滴露珠就能滋润全身;昆虫同样需要安居,一片枯叶下就是一处家园;昆虫同样需要避暑避寒,一粒小石块就能为它遮风挡雨。昆虫告诉世界:无处不在的唯一诀窍是无处不能生存。

昆虫中的大部分在一生中要经过多次变态。如果和人做一番比较就很有意思了:人从幼年长大成人所占的是人一生中1/5的时间,而一只普通昆虫的一生的极大部分,却是幼年时代。人很快就不再天真,而昆虫却天真到终老。在这漫长的幼虫时代——对昆虫而言——它就有了足够的适应环境的生存办法。有一种蝉被称为17年蝉、周期蝉,它的无数幼年若虫住在地下,吸取树根的汁液,可不是住个一年半载,而要住上17年。在17年暗无天日的生活之后的那个春天里,它们脱去最后一层皮,艰难地爬出来,爬上树丛。它们成虫以后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寿命只有几个星期。

除了上述这些昆虫的特点外,人们不得不惊叹的是这些昆虫的智慧,而昆虫的翅膀、形体、变态、适应等,也无不都是智慧的结构,因而倘说昆虫是智慧的化身实不为过。

白蚁的高楼大厦,我们已经看见了。

生物学家对一只独居蜂的观察的结果也是使人瞠目结舌的。不知道因为什么,这只蜂是独居的,而且看来它也并不认为独居有什么孤独。等到这只蜂长大,它也一样知道在某个适当的地方筑一个巢,而它筑的巢和千年万代以来那种蜂筑的巢一模一样。筑好巢之后独居蜂便悠然地出去寻找猎物,它不会随便猎取而只是找它的祖先曾经寻寻觅觅的那种毛虫或蜘蛛。它找到了就刺猎物一针,这一针所刺的部分的准确性至少不亚于北京协和医院有护理经验的护士打的那一针。独居蜂不是想刺死猎物,而是刺在某个最合适的部位使其失去知觉而又不死去。然后独居蜂便从一个会打麻醉枪者成了搬运夫,它要把猎物拖到巢里,拖好几米远的路。有了这个猎物以后独居蜂便放心地产一个卵,之后便把巢封好,伪装起来。然后独居蜂便离巢而去,再找地方再筑一个巢再寻猎物再打一次麻醉枪,如是如是。待巢里的卵孵化以后,幼虫便享用那一只被麻醉而未死去的牺牲品,它还是活的,肉很鲜但已不再抵抗……

独居蜂的这一繁衍过程很难使人相信,这并不奇怪,总是人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可信不可信之类,昆虫们却从未说过什么。莫里斯·梅特林克说:

昆虫有些地方,好像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习惯、品性和心理完全不一样,仿佛它们来自另外一个星球,那个星球比我们这个地球还要怪异,还要富有活力,还要残忍,还要暴戾,还要凶恶可怕。

从所有的方面来看,昆虫是完全以自己的方式出现的,这个自己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不同于人类的方式,我们将会看见动物世界的两种极端。昆虫居一,它所取的是远离人类的各个方面——从构造到行为;另一极端即是猿猴之类,相对而言在人看起来比较接近自己,它们也会模仿人的若干动作,甚至会乞讨。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广阔天地对任一极端都视而不见的天上和地上的游弋者便是飞鸟与独行客狮子、豹子、老虎等。

具体而言,人以及别的所谓高等动物的骨骼长在体内,昆虫的骨骼长在体外;有一些昆虫也有听觉,可是它的听觉器官总是长在腿上或腹部;它用长长的器官探寻气味,那就是触角;它没有肺、没有喉头,但仍能发出响声。人类和其他动物都长着两只眼睛,有些昆虫根本无眼,但也有的却多到长5只眼睛;不过昆虫的眼睛既不能聚焦,还色盲。个体的昆虫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幼虫,成熟和美丽意味着已接近死期,生与长是漫长的,死是迅忽的。在昆虫中,甲虫是动物界中变异最多也是最成功的遥遥领先的一目,甲虫种类多到28万种,而所有脊椎动物加起来还不到4.4万种。甲虫之幼虫成为成虫要经历完全变态,也就是说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它住不同的地方,吃不同的食物,这种双重生活是极有意思的。有生物学家说,人类如果能像甲虫那样就好了,地球陆地就不会那么拥挤了,“人类在儿童时期住在海里、吃在海里,地球就一定可以比现在维持更多的人类”。不过人类学甲虫的希望甚微,甲虫太有本事了,它把两对翅膀的前面一对变成厚厚的甲壳,覆盖其身而成为甲盾,你看甲虫没有一个不做武士状的,但它们并不气焰嚣张也较少挑衅,用的通常是防守反击。这使甲虫有了一个威风凛凛的目名:鞘翅目,翅上有鞘之意也。甲虫还长着原始的口器,较之于别的昆虫只能吸食树液和花蜜,它又多了一种优势:能咬硬物。

种类之多仅次于甲虫的是蝴蝶与蛾类,约14万种,为鳞翅目,即翅上有鳞之意。

蝴蝶有2对美丽的大翅膀,好阳光、树林、田野及花丛。蝴蝶在中国还和庄子联系在一起,无论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都使蝴蝶更有意味,并常常落到文人墨客的笔下。

中国被称为蝴蝶王国,这个王国主要在云南地域,其次是海南、台湾、四川。

你一定见过一只翅膀上黄、白、红、黑相间的斑斓蝴蝶,正绕着一株盛开的白玉兰树盘旋,乱花迷眼,它不知道该先亲近哪一朵好,它叫红缘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