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启数据文明时代(2)
1.2.2数据文明的7个标签
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揭开了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序幕。埃尼阿科(ENIAC)是美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重达30t。体积大,能耗惊人。1978年出现的仅用几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片组装的微型电脑F8,功能和埃尼阿科相当,体积却只有它的1/300 000,重量不到0.5kg,耗电量不足3W,而可靠性却提高了1万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科研机构、学校及其他机构将所拥有的计算机连接成网,以实现资源共享。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形成互联网络。1993年9月15日,美国克林顿政府为了重振美国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正式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工程计划。NII的俗称就是信息高速公路,它是在高性能的计算机和通信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真正的科学技术含义是指多媒体信息交互高速通信的广域网。互联网络是网络的网络,基于互联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一项跨世纪的综合型总体工程。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在于高速:超高速计算机、网络宽带化、多媒体数字化。因此,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是投入巨资建设的基础设施。现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代表人类社会的主导技术,并使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2章、第3章将集中阐述)。
在数据信息时代,数据、信息是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的产生、发布、使用、整合将成为经济活动的枢纽,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加工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并对全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作为全世界信息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是最早迈进信息时代的国家,也是最早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20世纪中叶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问世,这可以视为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起点。互联网的普及,是美国社会开始全面迈进信息时代的标志(涂子沛,2012),2013年奥巴马政府实施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是美国进入数据信息文明时代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它推动着工业经济正在转为信息经济,目前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总的趋势是整体经济结构转化。以此为基础,整个社会也正在转变为信息社会。追踪人类社会进步的足迹,可以找出划分数据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
(1)信息处理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电子计算机代替人脑进行快速的信息加工处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历经了五六代的发展。信息处理速度已突破每秒万亿次,甚至更高至数千倍;功能也从高速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发展;机型则更加实用,向大、中、小、微多个方面齐头并进。计算机在全社会的普及,显示出它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2)劳动者队伍的构成的变化。
据资料统计,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白领工人总数超过蓝领工人总数。它标志着人们的劳动方式开始出现了决定性的转变,以传统的体力劳动生产实用产品为主的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少,而以脑力劳动处理信息为主的管理型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劳动者队伍构成和素质的根本转变,并且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必要条件。
(3)全球性的互联互通。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不但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开端,而且通过把无线电通信设备装载到地球卫星上,使它成为无线电通信最大的空间中继站,为实现全球性通信提供了可能。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两地间的联系与沟通,给正在蓬勃发展的电信事业,插上了无可阻挡的双翼,成为推动全球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和强大动力。
(4)信息消费渐成时尚。
信息产业是指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通过信息采集、存贮、传递、加工、利用等环节,所进行的以信息服务、技术开发以及信息产品的制造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当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当信息同物质和能源一起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战略性资源,并且日益显露出它在推动整个经济发展和改变人类生活面貌方面的巨大作用时,信息产业的创立与发展就是客观必然的了,信息消费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产业一旦形成就以传统产业无可比拟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且很快地成为信息经济的先导,成为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
(5)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武装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工农业生产、商业经济、交通能源、科研教育、政治军事乃至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行自动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管理信息的局面,从而把人类社会的进程推向了信息时代。
(6)前沿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把人类社会推向数据文明新时代。
(7)数据成为人类重要的资产。
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数据的生产、储存、加工、处理变得容易很多。随着云计算的诞生,更使大数据、超大数据的快速计算成为可能。更有人设想,将人类目前所有的手机的计算能力加以整合,使单个手机的闲置计算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任何计算都离不开基础的数据资源。数据为王时代已经到来。
1.3数据文明时代的10个特征
从根本上说,就目前来看,信息文明和数据文明很难严格分开,但为了突出强调大数据时代给人类带来的显著变化和特点,引起读者对当下时代的关注,这里姑且叫“数据文明时代”。
数据文明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
1.世界多极化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苏联解体,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并未得到实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建立后,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并不断在国际政治经济系秩序的形成中发挥积极作用。1999年欧元启动,标志着欧盟内部合作进一步加强,此举大大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地位。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足以同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其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和常态。
2.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适当的区位进行最佳配置的过程和趋势。通过贸易往来、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使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互依赖于各方的技术手段、制造工艺、组织方法、市场策略与设计理念,以至于在地球某一个地方发生的情况会对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带来很大的影响,各国经济已不仅是一般地相互联系和交往,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整体。
导致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近十余年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并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信息联系和经济联系,从而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前提。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信息技术的进步同时促进了传统国际分工向现代国际分工的转变,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改变了相应的生产条件、生产格局和生产水平,引发了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各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各个企业都成为国际化生产的一部分,成为产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组成环节,这有利于各个组织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生产基础。
3.商业个性化
商业的个性化,是从商业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说的。数据信息经济时代的商业,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不对称将彻底消失,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化、规模化将代之以小众化、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商业的未来将由个性化技术驱动,即商业的未来是为每一个终端消费者提供专属性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人类未来的趋势。比如,网络团购、定价与促销、超市、新闻、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微博、求职与招聘、约会、娱乐等各行业都趋于个性化分析。如何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成为个性化商业的关键。首先,商家要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商家通过观察消费者的历史购买数据和浏览情况,在商品属性的基础上来分析消费者的喜好与习惯。比如,在个性化超市中,顾客的购买记录中经常出现宝路狗粮,我们会认为他对“宠物”、“食品”、“家庭用品”这三个属性比较感兴趣,然后向其推荐宠物书籍和洗衣粉。其次,商家要合理利用协同过滤的方法。与基于商品属性的方法不同,协同过滤方法的核心是通过“群体的智慧”来判断商品的相关性。在音乐和电影的推荐中,好友或相似度极高的人往往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惊喜。以上两点,恰可以用“物以群分,人以类聚”来概括。除此之外,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基于互动方式的微博和各类社交网站的应用,同样为商家打开了消费者个性化之门。
传统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竞争导致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伴随着产品和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向差异化、多元化的转变。在市场信息日益发达的现代互联网社会,差异化需求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左右着商业的发展,以“个性化”取代差异化,从个性化需求入手,解读、预测、把握、创造商业的未来,对社会尤其是企业极具战略意义。
差异化或个性化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差异化显示出消费者在消费上的与众不同,也引导着生产者或商业的经营方向和思路。很明显,无论是依据市场的差异性需求被动地创造产品和服务,还是主动为消费者创造出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及服务,从而创造出新的市场,都是对市场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正常反应。
互联网连接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实物消费还是服务消费,人们的消费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化等特征和趋势,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成为构建、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实物消费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电子商务、个性化网络团购、个性化定价和促销、个性化超市,针对特定消费者或群体,制定相应营销策略,满足他(或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就成为未来商业的必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