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文公卷第十(起元年尽八年)(2)
经卫侯使甯俞来聘。
【译文】
卫侯派甯俞来鲁国访问。
经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译文】
冬季,十一月壬寅日,夫人风氏去世。
文公五年
(公元前六百二十二年)
经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译文】
五年春,周历正月,天子派荣叔送来丧葬时用的含玉、马、布帛。
传含一事也,赗一事也,兼归之,非正也。其曰且,志兼也。其不言来,不周事之用也。赗以早,而含以晚。
【译文】
送含是一件事,送赗是一件事,一起送,就不对了,用“且”,说明是一起送。不说来,周王室的事不用来字。赗送早了,含送晚了。
经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译文】
三月辛亥日,安葬风氏。
经王使毛伯来会葬。
【译文】
天子派毛伯来参加葬礼。
传会葬之礼于鄙上。
【译文】
葬礼在边境小城举行。(天子也派人来参加)
经夏,公孙敖如晋。
【译文】
夏天,公孙敖到晋国去。
经秦人入若阝。
【译文】
秦国侵入若阝国。
经秋,楚人灭六。
【译文】
秋天,楚国灭六国。
经冬,十月,甲申,许男业卒。
【译文】
冬,十月甲申日,许僖公去世。
文公六年
(公元前六百二十一年)
经六年,春,葬许僖公。
【译文】
六年,春天,安葬许僖公。
经夏,季孙行父如陈。
【译文】
夏天,季孙行父到陈国去。
经秋,季孙行父如晋。
【译文】
秋季,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经八月,乙亥,晋侯驩卒。
【译文】
八月乙亥日,晋襄公去世。
经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译文】
冬,十月,公子遂到晋国去。
经葬晋襄公。
【译文】
安葬晋襄公。
经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译文】
晋国杀大夫阳处父。
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襄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君漏言也。上泄则下暗,下暗则聋,且暗且聋,无以相通。夜姑,杀者也。夜姑之杀奈何?曰,晋将与狄战,使狐夜姑为将军,赵盾佐之。阳处父曰:“不可。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贤者,不使贤者佐仁者。今赵盾贤,夜姑仁,其不可乎。”襄公曰:“诺”。谓夜姑曰:“吾始使赵盾佐女,今女佐盾矣。”夜姑曰:“敬诺”。襄公死。处父主境上,夜姑使人杀之。君漏言也。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曰:“用我则可,不用我则无乱其德”。
【译文】
举出国名说杀某某,表示罪过牵连到君王。晋襄公已经安葬,怎么还说牵连到君王呢?是君王泄漏了大臣的话。君王泄密,下臣就不敢讲真话,君王就会像聋子一样听不到真情。这样又暗又聋,就没有办法互相沟通。夜姑是杀人的。夜姑为什么杀阳处父?说,晋国要跟狄人作战。襄公让夜姑当将军,让赵盾当副手。阳处父说:“不行。古时君王任命大臣,让仁者辅佐有才干的,不让有才干的辅佐仁者。赵盾有才干,夜姑仁德,恐怕您的安排不可以吧。”襄公说:“嗯”。对夜姑说:“我先前让赵盾给你做副手,现在你给盾做副手。”夜姑说:“遵命”。襄公去世。阳处父到鲁国边境参加风氏的葬礼,夜姑派人杀了他,是因为襄公泄漏了阳处父的话。所以(君王如果泄密)官员们到君王面前,就说假话,出来后还说:“用我的也可,不用也不会害了我的德行”。
经晋狐夜姑出奔狄。
【译文】
晋国大夫狐夜姑逃到狄国。
经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译文】
闰月时不必祭神,诸庙还是要祭祀的。
传不告月者何也?不告朔也。不告朔则何为不言朔也?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天子不以告朔,而丧事不数也。犹之为言可以已也。
【译文】
什么叫不告月?就是不告朔。不告朔,那为什么不提朔字?闰月,是每月多余的一天,一点点积累够一个月,附在月后就是了。天子不告朔,遗误的事就无数。“犹”字是说可以停止(即不朝庙了)。
文公七年
(公元前六百二十年)
经七年,春,公伐邾。
【译文】
七年,春,文公领兵攻打邾国。
经三月,甲戌,取须句。
【译文】
三月甲戌日,攻下须句邑。
传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译文】
攻取城邑不必记下日期。这次为什么记?认为鲁国两次攻取是不对的,所以慎重地记下日期。
经遂城郚。
【译文】
在郚地修城墙。
传遂,继事也。
【译文】
遂,表示紧接着另一事。
经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译文】
夏季,四月,宋成公去世。
经宋人杀其大夫。
【译文】
宋国杀了自己的大夫。
传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译文】
记人杀了某某,表示杀的是有罪的人。
经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蔑奔秦。
【译文】
戊子日,秦晋在令狐作战,晋国的先蔑逃奔秦国。
传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译文】
不用出字,因为是在外国作战。作战中间跑到秦国,因此认为他是逃兵。
经狄侵我西鄙。
【译文】
狄人侵犯鲁国西部边境。
经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译文】
秋天,八月,文王和众诸侯及晋国大夫在扈地会盟。
传其曰诸侯,略之也。
【译文】
称诸侯,是省略的记法。
经冬,徐伐莒。
【译文】
冬季,徐国攻伐莒国。
经公孙敖如莒莅盟。
【译文】
公孙敖到莒国签盟。
传莅,位也。其曰位何也?前定也。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译文】
莅是到位的意思。为什么说到位就行?事前已确定了。不记日期,是因为事前确定的结盟不记日期。
文公八年
(公元前六百一十九年)
经八年,春,王正月。
【译文】
八年,春天,周历正月。
经夏,四月。
【译文】
夏季,四月。
经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译文】
秋天,八月戊申日,周襄王驾崩。
经冬,十月,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译文】
冬季,十月壬午日,鲁国公子遂和晋国的赵盾在衡雍会盟。
经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译文】
乙酉日,公子遂和戎人在暴地会盟。
经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丙戌,奔莒。
【译文】
公孙敖到京城去,没有到达就返回,丙戌这天逃奔莒国。
传不言所至,未如也。未如则未复也。未如而曰如,不废君命也。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其如非如也,其复非复也,唯奔莒之为信,故谨而日之也。
【译文】
不说到的地方,是因为没去。没去也就没返回,没去却说去,表示不敢丢掉君王的命令。没返回却说返回,表示对君命不敢独断专行。(其实)说他去,根本没有去;说他回,根本就没回,只有跑到莒国是真的,所以慎重地记下日子。
经螽。
【译文】
蝗虫成灾。
经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
【译文】
宋国杀了司马官。司城官跑到鲁国避难。
传司马,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司城,官也。其以官称,无君之辞也。来奔者不言出,举其接我也。
【译文】
司马是官名。记载时称官名,表明君王无人君之德。司城是官名。记载时称官名,表明君王无德。记“来奔”,不说出奔,因为是跑来鲁国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