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内乱的阴霾
1917年6月9日,我们创设的《密勒氏评论报》第一期出版。这时,北京的政治军事局势非常紧张,几乎达到一个临界点。当时,北京政府由督军集团和自由集团这两个政治集团构成。其中,督军集团是一个军事性的组织,成员包括督军和军事首领;督军来自各省,军事首领来自各省和各地区,尤其是华北诸省。值得一提的是,督军集团的成员还囊括了清末民初的军官。这些军官曾经只是在袁世凯的军队中任职,他们自私自利,相当无知,只在其管制的部队或所谓管制的部队里有一定的威信。自由集团成员多是国会议员,因其势单力薄,不可能取得北京政府的控制权。黎元洪是自由集团的成员之一,他虽说是总统,但不拥有任何军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这时,北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国会、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平分秋色,其中段祺瑞的靠山是督军。在一篇文章中,《密勒氏评论报》诠释了这种政治格局。文章中写道:与外国的政治斗争相似,在中国,国会与政府各组成部分的政治斗争同样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物。这种政治斗争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如何行使权力,享有哪些特权和权力等等。直到目前为止,即使是民主制度相当发达的国家,也没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在当时,中国还不够强大,主权并不完整,这些问题在中国更显复杂。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众人对仅存的一条临时约法还争论不休。遇到难题无法决断时,中国政府习惯性的做法是去外国友人那里寻求帮助,并倾听友人的建议。不过,这些建议大多派不上用场,因为这些外国友人总是站在本国的角度想问题、提建议。
在当时,中国参战问题是主要问题之一,争论方各执一词。段祺瑞总理坚持认为中国应该参战,此举遭到了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双方陷入了僵局。1917年是民国六年,这年5月23日,总统黎元洪为了打破僵局,将段祺瑞革职。遗憾的是,黎元洪的计划落空了。段祺瑞离开北京后,辗转于天津,在当地与一些军阀相互勾结,企图发动政变,以此拖垮北京政府,北京的局势更趋紧张。在段祺瑞革职之后,黎元洪主要依靠张勋率领的军队来维持统治。张勋是辫子军的统帅,由于他一再劝说黎元洪解散国会,1917年6月13日,即《密勒氏评论报》创刊第四天,黎元洪宣布国会正式解体。
1917年早春,督军集团齐集北京,在此召开了一项会议。出于猜忌,每个督军都有随从相伴。被邀出席会议的还有张勋和他的辫子军,他们曾经在一个小城里安营扎寨,这个小城与南京市隔河相望。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张勋的故事:一次,张勋把众将领聚集起来,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按照惯例,会后大家把酒言欢,猜拳行令。正是在这时,屋里忽而漆黑一片,悄无声息,原来是电灯不亮了。之后,电灯重新亮了起来,只见众人手执枪杆,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好一个难堪而搞笑的局面。
张勋率领部分辫子军来京参会。按照张勋的部署,辫子军很快到北京城和各个战略要地驻防。张勋没向他的同伙提前说明,此举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因为这时军阀穿着统一的服装。
这时日本人和德国人在中国都很猖狂。日本大使向中国政府施压,企图让中国政府履行《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与此同时,为避免中国对德宣战,德国人积极奔走,秘密进行着种种活动。德国人为保护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租界,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1917年春天的北京便是如此。由此看来,当时的中国极有可能爆发内战。美国对中国的形势予以高度的关注。为了将可能的内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美国国务卿在与中国政府当局一起探讨内战潜在性的同时,郑重提出:中国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的大局,因此必须努力保持中国国内的和平与安宁。与中国向德宣战相比,此举显得尤为重要。这时,英、法两国鼓动中国对德宣战。当时,美国人为避免中国发生内战,稳定世界局势,时常给予中国政府以忠告。日本人看不惯美国人的做法,对美国人很是不满,甚至传出了这样的谬论:美国人的所作所为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实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日本人认为,美国人事先不与他们商量,很是不给他们面子。
对于美国人的照会,中国人没有很大的反响。事实上,这时的美国也开始插手亚洲事务,只不过他们刚刚起步而已。当时,美国的一些金融家和工程师抵达上海,计划就铁路建设和运河兴修的相关事宜与中国政府协商。对于这个计划,日本人表示了很大的不满。日本人扬言道:倘若美国人不与他们合作,他们始终不会站在美国人这一边。
这时,德国人致力于秘密活动,目的是避免中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德博士是一位美国牧师,在北平享有威名,1917年6月,他被美国政府捉拿,之后被押解到马尼拉。在这过程中,美国人得知了德国人的机密活动。事实上,里德博士在北京所经营的报社,完全由德国人出资,它成立的目的是在中国为德国的所作所为做好舆论宣传。这家报社的报纸是德国机关报。里德博士在被押解到马尼拉后,不但没有遭到任何处置,反而被释放了。里德博士重获人身自由后,立即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写道:美国鼓动中国对德宣战的行为,不是出于本国的利益,就是为了冠冕堂皇的道德准则。不论对美国总统威尔逊,还是对美国政府来说,里德的这一做法都是公开的挑衅。
当时,张勋暗中将部分辫子军安插在北京各个重要据点。与此同时,张勋还从南方不断调兵遣将,如此他拥有了大量的援军,杜绝了后患。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几家报社竟然出版了这样的中文报纸,报纸上写道:张勋频繁地与废立的清朝皇族打交道。在北京,当时亚洲报社的报纸刊载的新闻包括两类:一类是关于国会问题的新闻,一类是关于美国劝解中国的新闻。后一类报纸的新闻中这样写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致力于国内事务,并且以和平为宗旨。
为了炫耀个人势力,1917年7月1日清晨,张勋将年幼的皇帝溥仪从紫禁城中解救出来,并拥护溥仪即帝位,前后历时12天,这就是短暂的张勋复辟。起初,由于辫子军把持了整个北京城的战略重地,众人都认为复辟活动是张勋一人策划的,殊不知,德国人插手了复辟活动。时隔数月之后,真相大白,原来德国人也参与了复辟活动。当时,迫于协约国的压力,北京政府准备对德宣战,德国人察觉出这一点,于是帮助张勋复辟,企图给共和政府一点儿颜色看看。这时,辫子军不是正规军,他们得不到政府的军饷。为了复辟活动的正常进行,张勋极有可能从德国人那里获得了一大笔钱。
在复辟发生后,张勋觉察到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对张勋的复辟行为,有些军人和政治人士是反对的,不过他们反响不大,只是噗嗤一笑。不同派别的军阀总是为个人权力争执,张勋复辟不久后,为了避免各自的权力受影响,别的军阀相继提高警惕。在这次复辟事件中,没有发现日本人插手的痕迹。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从1908年12月2日登基,到1912年2月12日退位,前后在位共三年。在西方人士看来,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共和派人士是不应该让满清皇族继续待在紫禁城的,尤其是宣统皇帝溥仪。倘若当时共和政党将皇族人员驱逐出紫禁城,张勋复辟的闹剧就不会上演了。
在北京,张勋复辟的事件引起了外国人强烈的关注,中国政界领导人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对此,外国人甚是吃惊。在中国的政界领导人看来,纵然得到德国的资金援助,张勋也无法胜任溥仪复辟的工作。这是由于张勋不但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而且资质也很浅薄。在各个军阀将领的协助下,段祺瑞总理对张勋发起进攻,历时12天的复辟顷刻间分崩离析了。中国政治领导人认为此事件不足为怪。事变发生之后,张勋逃往东交民巷使馆,先后受到荷兰和德国大使的庇护。
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当时,关于中国内部的错杂形势,《密勒氏评论报》曾有下列论述:
共和政体取代君主政体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只是共和政体缺乏健全的体制,相关措施并没有落到实处,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与共和。我们认为共和政体需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中国政府应当以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为根本,这个《临时约法》是于1912年孙先生在南京修订的。宪法任命黎元洪和冯国璋分别为总统和副总统,宪法还产生了国会和内阁。令人遗憾的是,近来国会解体了,国会议员早已不在北京,而是长期待在上海及其他地方。那时,内阁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并由总统任命。不过,如今中国政府任人摆布,形同虚设。
为了取得协约国的支持,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同盟国下了战书。不过,中国政府派去战场的不是部队,而是劳工。在西欧战场上,这些数以千计的劳力挖战壕,修道路,建港口,修理铁路等等。这些铁路都是在战争中被损坏的。除了提供劳力,中国政府还向英美两国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旨在辅助协约国作战。
中国政府敏锐地察觉到,对德奥宣战,外国在中国享有的治外法权将被废除,同时天津租界也将重归中国管辖,何乐而不为呢?事实证明,对德奥宣战还是大有裨益的。后来,俄国主动发表声明:本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中国将不再享有特权。在一战之前,外国与中国签订了诸多不平等的条约。俄国放弃在中国特权的决议为包括英美在内的列强树立了榜样,因为它为不平等条约的取消埋下了伏笔,对当时的中国相当有利。那时,英美两国是盟国。
北京政府公然挑衅孙中山制定的《临时约法》,孙先生对此很是恼怒。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海军从上海出发,辗转广州,在当地成立了广州军政府,并召开了国会非常会议。在会议上,非常国会推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当时,北京政府是外国认定的唯一合法政府,广州政府并没有得到外国的认可。由此,中国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窘迫的政治形势后来成了中国内战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