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到底你的话哪里不妥了?(1)
为什么你的沉默只是一文不值的“臭石头”?
有人说:“沉默是金。”但有时候,你的沉默却有可能一文不值。在交际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总是习惯于沉默,说话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难了”。当然我们也经常遇到另一种人,他们平时和朋友在一起都能侃侃而谈,可是在面对陌生人时却一言不发,经常令交谈陷入沉默。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出名之前,很不善于沟通。一次,有人把他介绍给后来成为美国第18届总统的格兰特将军。当时的马克·吐温竟然想不出一句要讲的话,而格兰特将军则像平时一样庄重、严肃,也保持了沉默。
沉默许久之后,马克·吐温颇觉尴尬地说了句:“将军,我感到尴尬,您呢?”
显然,马克·吐温和格兰特将军并非有意选择沉默的相处方式,可是却因为没有共同的话题而不得不沉默,这样的沉默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臭石头”。
但是,这并不是告诉你,沉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令人尴尬的情形。在一般情况下,你应该主动地打破沉默,而在许多特殊的情况下,沉默也是一种说话艺术。只要你掌握合适的场合、时间,好好地发挥沉默的说话艺术,很有可能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出奇效果,而不仅仅只是“一文不值”的沉默。那么,这种时机、场合该如何把握呢?
迷津导航
用沉默避免争论,防止矛盾激烈化
生活中,很多时候沉默胜于雄辩。比如,遇到个别强词夺理或者出言不逊、恶语伤人的人,与之争辩是非或是反唇相讥,往往只能招来他们变本加厉地胡搅蛮缠。对付这种人的最好办法,往往不是以牙还牙,而是保持沉默。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曾用沉默化解过别人对他的攻击。有一次,一个人气冲冲地走进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用拳头猛击台面,冲他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这位不速之客肆意谩骂他达10分钟之久。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洛克菲勒一定会勃然大怒的时候,洛克菲勒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停下手中的活,用和善的眼神注视着这位攻击者,对方愈暴躁,他就愈显得和善!
那个无礼的人最后被弄得莫名其妙,渐渐地平息下来,最后只好索然无味地离去。洛克菲勒呢,从头到尾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神态自若地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在这个例子中,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反抗,既能避免争论,又给对方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迫感,让对方感到无趣,自觉尴尬,从而停止攻击。
沉默就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上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的口才。
顾及说话环境,适时选择沉默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受特殊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说比较好,但有些话说出来就未必好。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说出来,效果很可能就不一样。因此,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说话的环境,如果环境不相宜,时机未到,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
比如,有个人家里在办丧事,处于无限悲痛之中,我们却不顾他的哀伤,要求他去干这个,或是干那个,这就非常不合时宜。此时不妨选择沉默,静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再比如,在进行某项谈判时,我们也不能急着开口做出决策,而应在全面了解项目的基础上,仔细观察谈判时的氛围,然后再开口,以期一开口就把握先机。在这之前,我们也不妨保持沉默。
不了解实际情况时,最好保持沉默听别人讲
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开口。说话盲目容易把自己和他人陷入尴尬的境地,也有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小李是某广告公司职员,一次被派去一家制鞋厂招揽广告业务。小李到达目的地后,只大概看了看,就夸夸其谈地与厂长谈业务。他自以为是,颇为认真地指着厂房里展出的各类鞋产品,夸奖一通:“这种鞋子,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如果与我们公司合作,经过我们的宣传,一定会提高知名度的!贵厂销量也会蒸蒸日上啊!”
听起来声情并茂,又具说服力,可惜他并不是制鞋内行,又没做准备工作,更没有事先虚心讨教探探“底”,探测信息,就夸耀对方厂中积压的一批过时的产品。结果厂长不动声色地答道:“谢谢你的话。可惜你指出的这批鞋子全部是落后于流行趋势的产品,现在我们改进的产品正在走俏、热销。”
仅此两句话,就令小李无话可说了。当然,这单业务小李最后也没能拿下。
正是因为小李说话盲目,没有充分调查,开口太早,说得太多,才给自己“曝了光”,从而导致最终失败。因此,当你还不清楚对方的底细时,最好保持沉默。
别人谈论自己时,尽量保持沉默
在大多数场合下,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非常重要。当听到别人谈论自己,尤其是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很多人都喜欢打断别人,进行争论。
其实,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这不仅不能让谈话顺利进行,还有可能给人恼羞成怒的感觉,更有可能引发矛盾,造成冲突。而如果你保持沉默,则可以让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在别人谈论自己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
伊利亚·爱伦堡的长篇小说《暴风雨》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褒贬之声接踵而至。某报主编不知从哪里听来一个轰动的消息:斯大林觉得《暴风雨》这本书是“水杯里的暴风雨”。
为了讨好领导,该主编便组织编辑部人员讨论这部小说。讨论过程中不乏辛辣而尖刻的言辞,而一旦这些批评中有任意一条成立,那都足以让爱伦堡坐上几年的大牢。
可是在场倾听这次评判的爱伦堡却表现得极为平静,他安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可与会者无法忍受他平静的态度,纷纷要求爱伦堡从思想深处批判自己的错误。
无奈之下,爱伦堡只好发言。他说:“我很感谢各位对鄙人的小说产生这么大的兴趣,感谢大家的批评意见。这部小说出版后,我收到不少来信,这些来信中的评价与诸位的评价不完全一致。这里有封电报,内容如下:‘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您的《暴风雨》,祝贺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约瑟夫·斯大林。’”听完爱伦堡的发言,主编及那些发表尖刻言论的编辑们立即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一个个都蔫了。
爱伦堡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当别人谈论他时,他选择了沉默,以平静淡定的态度来对待他人的批判,褒贬随人。
喋喋不休,你让别人的耳朵长趼子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等词语一般都被用来形容那些口才好的人,仿佛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说话就是一种好口才的表现。然而,俗话说,言多必失。那些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人不一定就拥有好口才。
张小姐走进一家美容美发店,想稍稍修剪一下头发。她刚一进去,店员就开始向她推销各类美容美发项目:“小姐,你好,我们最近新到一款产品,这个对你的发质有很大的改善,你要不要来试试?”“这是本季最流行的发型,很适合你们年轻的女孩子啊。”坐下还没几分钟,店员又把张小姐带到美容专柜:“这款瘦脸膏,是我们本季度卖得最好的一款,不仅可以帮助瘦脸,还可以美白呢!”见张小姐对瘦脸产品没有什么兴趣,店员又推荐张小姐买会员卡,喋喋不休地说了半小时。张小姐多次要求她停止推销,对方仍十分“执著”。最后,张小姐忍无可忍,头发也没剪就逃出了这家店。
面对店员的这种喋喋不休,换成任何人也没有了好心情,只想早点离开这里。世界上没有谁愿意听这种喋喋不休的言语。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一次,其弟子子禽向他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然而仍然没有人去听它的。而你看那雄鸡,黎明按时啼叫,惊醒世人,人们便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最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墨子的话告诉我们,话多不如话精。如果话多却不能说到点子上,除了会让别人的耳朵长趼子外,什么作用也没有。因此,口才好的关键并不在于说多少,而在于说了什么,怎么说。
迷津导航
不要喋喋不休,要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的重要条件。所以有事情交代的时候,不要喋喋不休,长篇大论,而最好是简明扼要地表达,有时甚至要“惜字如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德国人的猛烈进攻,英国军队节节败退,军心彷徨,士气低沉。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觉得有必要做一场演讲,来激励士兵的士气,挽救国家的命运。
举行演讲时,丘吉尔缓慢而坚定地走向讲台,然后目光从左边扫到右边,大声说:“永不放弃!”然后又从右边扫到左边,大声说:“永不放弃!”当时整个军营鸦雀无声,但每个士兵的心中都油然升起一股力量。然后他振臂高呼,说:“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整个军队沸腾起来,必胜的信心淹没了整个军营。此后英国接连打败了德国希特勒的数次进攻。
这就是丘吉尔最著名的演讲,历史上最震撼的演讲,同时也是最短的演讲。很显然,这简短有力的四字演讲,起到的效果要远远大于那些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
现在的职场都以“忙”字当先,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在遇到问题需要交涉的时候,喋喋不休的长篇大论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折磨别人的耳朵,简洁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更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把话说到点子上
很多时候,话不在多,而在于能否说到点子上。在关键时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只要能说到点子上,就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一天,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孩走进一家专卖店。她看上了几件衣服,试了试,都非常合身,女孩也都很喜欢。但结账的时候,女孩发现自己挑的衣服总价太高,想了半天,决定把一件外套放回去。综合比较,显然她觉得这件衣服的价格太贵,有些舍不得。
这时,站在一旁的服务员贴心地说了一句话:“刚才有个和你身材差不多的女孩也看上了这件外套,但上身效果没你好,人家还买了呢。”
话音刚落,那位女孩立即掏钱买下了这件外套。
这位服务员之所以能让那位女孩下定决心买下那件衣服,就在于她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女孩年轻爱美喜攀比的心理,前面买这件衣服的女孩上身效果没她好看,她穿上会显得更漂亮,服务员一句恰到好处的话促进了女孩买下衣服,达到了自己销售的目的。
认真倾听对方说什么
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的事往往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喜欢自我表现。所以,那些善于倾听,懂得倾听别人心声和意见的人,就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喋喋不休的人,不妨把说话的时间让给对方,通过倾听去了解对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反馈。
卡哈尔在一个晚宴上,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卡哈尔以前并不认识这位植物学家,但他发现这位植物学家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十分有意思。于是卡哈尔专注地坐在椅子上倾听他谈论大麻、印度花草以及室内花园。植物学家还给卡哈尔讲了有关马铃薯的一些惊人故事,绘声绘色。卡哈尔在这次晚宴上什么也没做,只顾专心地听那位植物学家谈话,这一听就是好几个小时。
但是,临别时植物学家却向所有人宣布“卡哈尔是最有意思”的人,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
这似乎让人奇怪,卡哈尔自始至终只是一个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却被说成是“谈话家”。这说明了倾听也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对话,而且这种对话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让人因为你的喋喋不休而使耳朵长趼子。
你在浪费口水,浪费他人的时间吗?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表现欲让我们习惯于享受别人注视的目光。如果在与人交谈中,你只顾自己的表现欲,漫无边际地喋喋不休,那只不过是在浪费口水。这样不但不能表现自己良好的交谈口才,反而令人生厌。
小陈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爱表现口才的人——某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外表时尚漂亮,业务能力也还不错,经常国内国外地跑。可是,她一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一次,小陈与她洽谈业务。小陈才刚一落座,她便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小陈想插几句话,都始终找不到机会,只好无聊地摆弄着桌上的圆珠笔。事后,小陈觉得那次的交谈实在是无趣极了。
这位女总经理过多的“单口相声”非但没能达到交流思想和增进友谊的效果,反而变成了唱独角戏,那是因为她完全没有顾忌到听者的反应。
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人倾诉的欲望,都想诉说自己的经历,谈论自己取得的成就。但如果不分地点场合,不顾对方的态度,一味地谈论自己的事情,就可能让别人失去兴趣,甚至觉得与你交谈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