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诵老人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很多人经历了几番风雨几度挫折,才渐渐地明白了:一个人得意的时候,不可能处处胜于人,也不要安逸时以为什么都可以享受一辈子。有得必有失,也许暂时的安逸,会让你遭到意料不到的天灾人祸。懂得这一道理的人,都应该收起“蛟龙腾跃嫉水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自负;控制骄傲自满的情绪,经常反躬自省,才能功成名就。

那些小病小灾纠缠一生的人,往往长命百岁、安享天年;而那些无病无痛、大红大紫的人常常遽祸忽至,猝不及防。命运往往是无常的,做什么都要低调,留有余地。要在“得意”的时候,忧虑可能来临的“失意”,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不然只会像陈后主,朝不保夕,依然“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北朝时期,陈后主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代有位诗人有感于陈朝灭亡,写下一首七言绝句,说的就是陈后主不理朝政,骄奢淫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本来陈后主即位之初政治比较清明,国家富强安定,可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由于陈后主的骄傲自满,以为陈朝已经固若金汤,无须居安思危,所以终日花前月下,纵情酒色,放浪形骸,很快,起初的一代明君就变成了昏庸之君。

即位后不久,陈后主被弟弟叔陵斫伤,终日在后宫养病,只留当时他最宠幸的张贵妃陪伴于身旁,将其他妃嫔包括皇后都摒斥在外。皇后沈婺华,出身显贵,父亲为陈朝重臣,母亲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之女会稽穆公主,她聪明贤淑,精通诗书礼仪,但因羸弱多疾,后主对她还不及一般妃嫔,这样一来备受宠幸的张贵妃宠冠后宫。

陈后主修建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分别给张贵妃、孔贵妃等受宠的妃嫔居住。每日饮食起居均由这些人服侍,并且每次饮宴,都命诸妃嫔和女大士等吟诗作乐,选出较好的谱成歌曲,命上千名宫女习而歌之,轻歌曼舞终日弥漫整个后宫。张贵妃初入宫时,是龚贵嫔侍儿,偶然被后主见到,被其美色迷惑,对其宠爱有加,很快拜为贵妃,后生太子深。她又非常会察言观色,每次宴会宾客,张贵妃都会荐诸宫女参与其事,宫女们对她甚为感激,于是都在皇帝面前说她好的一面。

张贵妃得宠以后,陈后主越来越怠于政事,文武百官凡有奏章,都必通过宦官蔡脱儿、李善度等人才能达于帝前,而每次批改奏章,后主都与张贵妃共同定夺,张贵妃正好借此机会干预政事,朝中的大小事情没有她不了解的,后主见朝野上下的言论,张贵妃足不出宫都了如指掌,更加对她宠幸。可是后主并没有看到,政治形势的可危之处:朝中宦官佞臣,内外勾结,王公显贵,骄横不法,花钱买官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后宫犯法的,只要请张贵妃说情,后主往往都会既往不咎。荒于酒色的陈后主仍然没有意识到,“一时的兴旺并不代表一世的兴旺”,还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

朝中正直的官吏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奏后主,阐明了朝中的混乱局势,并且力陈施文庆、沈客卿等人飞扬跋扈、专制朝政之举,可昏庸的后主已听不进任何忠言,先后将大臣毛喜贬谪出朝,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傅绰赐死狱中。

耿直的大臣章华,上书后主说:“陛下即位,于今5年,思衔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它,惑于酒色。祠七斋而不出,拜妃嫔而临轩。老臣宿将,弃之草戡,升之朝廷。今疆场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邪归正,悔之晚矣!”

后主收到这样的奏章不但没有悔过自新,而且一怒之下将其斩首,朝中官员见后主如此暴虐,都明哲保身,三缄其口,一个本来兴旺发达的国家就被陈后主弄得岌岌可危了。他总以为自己是那个“得志”之人,而不知道“失意”之日已不远矣。

陈后主本来可以避免亡国,但是奸臣当道,妃嫔蛊惑,更加上他自己不知居安思危,最终导致国家灭亡。古往今来,太多才高位高之人不是因为自身能力输于别人,而是因自己的功绩变得骄矜自恃,忘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这样也终会被命运惩罚。

谢周是南北朝时期的名人,结交甚广,其中不乏王侯贵胄。一天,他应邀去朋友家赴宴。此人是王侯之子,排场相当大,整个宴会占据了方圆百丈的露天大场。

酒过三巡,朋友请谢周献歌一曲,谢周并没有推让,落落大方地为全场宾客演唱,优美的歌声把酒宴的气氛推向了最高点。

正在大家兴致正浓时,谢周饮罢手中的酒,整理好自己的衣衫,跟众人辞别。所有的人都很诧异,还有人怪他没有礼貌,扫了大家的兴。然而,他的这位朋友却很理解他,笑着说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我只恨自己是举办宴会的主人,不能像他那样潇洒。”

花半开,酒半醉,在得意的时候懂得适可而止,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就拿故事里的谢周来说,他在宴会上出尽风头,如果继续下去肯定会招人忌妒,得罪人,所以不如见好就收,急流勇退。从谢周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适可而止的做人态度。

《菜根谭》中:“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记再加一搦。”意思是,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鼎盛的时候,就像水缸中的水将要溢出来,这时候切忌再加一滴,一个人处在危急状况时,就像树木将折断还没有折断的时候,这个时候切忌再施加压力。

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事物到了极致就会招来灾祸。然而,世人为什么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花开到极致时的样子,酒也要饮到烂醉如泥方才罢休呢?其实,花在半开半闭之时最为美丽迷人,酒在慢品微醺时最为经久弥香,凡事不必都达到极致。同样的道理,在富贵权势面前,只要尝到甜头就应知足,千万不要贪得无厌,否则,你只能独饮自己酿制的苦酒。

智慧典藏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祸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得意到了极点,往往就是失意的开始;最辉煌的时刻,就意味着你将开始走下坡。所以,真正的智者懂得压低姿态,低调做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人生箴言】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一个人做事太过高调,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韬光养晦,我们要明白显眼的花草最易招来别人的摧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话出自于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意思是:树木在山林中过分清秀而出类拔萃,必然会被风所摧毁;石堆比海岸还要高,流水必然会冲击它;行事为人事事高于别人,难免别人会毁谤你,产生非议。

这是一段很有哲理的生存博弈论,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把韬光养晦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必要法门。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之下,如果你事事表现得很聪明,那么危险也会随之而来。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必然会懂得这个道理。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区别,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这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一定要记住的座右铭。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正是因为急于想表现自己的才华,才导致四处碰壁,举步维艰,甚至因为太露锋芒而丢了性命,杨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杨修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但是最后却遭到了曹操的诛杀,一切都源于他的聪敏过人。

有一年,工匠们为曹操建造相府的大门,当门框做好,准备做门顶的椽子时,恰好曹操走出来观看。曹操看完后在门框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

杨修见状,立即叫工匠们拆卸重做,并说:“丞相在门框上写个‘活’字,意思是门中有活即‘阔’字,就是说门做得太窄太小了,要阔大。”杨修的确够聪明,竟然能够从一个字揣摩出曹操的心思,但他的聪明,也招致了曹操的嫉恨。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屡遭失败。曹军不知该进还是退,曹操便以“鸡肋”二字为夜间口令,将士们都不解其意,只有杨修明白:“鸡肋就是吃起来没什么味道,丢掉又觉得可惜,丞相的意思是要撤兵啊!”他便私下告诉大家收拾行装,随时准备撤兵。没多久,曹操果然下令撤军了。当曹操知道杨修事先把机密告诉大家时,终于找到了借口,以“泄露机密,私通诸侯”的罪名将杨修杀掉。

具有实力和能力的人不一定会笑到最后,即使不是由于自己的张扬惹得他人生厌,也会因为才能而招致旁人的忌妒。杨修的头脑足够聪明了,仅从一两个字就能知晓他的上司“曹操”的心意,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大智慧,不知道上司曹操忌讳的是什么。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看的是谁能够坚持长久,谁能够笑到最后,这其中性格比较急躁的诸侯,如董卓、袁术、袁绍都早早地失败了,因为他们太急功近利、锋芒毕露了,所以过早地消耗掉了实力,失去了民心的支持。而雄霸一方的曹操却不着急称帝,刘备就更加小心潜伏着。且看一段印于历史的佳话“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今天见此梅,觉得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随从遥指天边的龙挂,曹操与刘备凭栏观之。曹操说:“你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回答说:“我不知道,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起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当曹操高谈阔论、眉飞色舞、肆无忌惮地抒发英雄气概之时,刘备却能寄人篱下,忍辱负重。试想这般忍辱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是需要多大的气魄!由此也证明了一句话:雄伏是为了雄飞,而非隐退;沉默是为了雄辩,而非噤声;忍辱是为了雪耻,而非饮恨。

古书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个人的才能就像刀剑的锋刃,可以加以利用,亦可被其所害。因此,夸饰自己的才能好比随意向别人袒露防身的武器。有才之人须懂得藏锋不露,隐器于身,待时而动。不然,喜欢炫耀而不知收敛,必将招致祸患而不自知。

智慧典藏

中国有这样一个成语,“韬光养晦”,换句话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观点,正是做人做事的哲学。因为,它能有效避免自己成为出头椽子;而作为做事手段,又能出其不意地获得成功。这种心理战,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看家法宝”。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人生箴言】

“是非止于智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流言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自己身正,则一切都不足为惧。

俗话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人活于世,身后难免会有是非流言,也难免会被别人议论,甚至被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可能会伤心、难过,情绪难免会被流言所左右。其实,只要你能冷静下来想一想,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所谓的“流言”只不过是你耳边的一阵风而已,在它产生的一瞬间便已经没有对错之分,如果你与其较劲,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有关于自己的“是非流言”时,只要将其搁置一旁不予理睬,一段时间后它便会烟消云散的,因为“是非止于智者”,流言是经不起推敲的。

慧缘法师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他曾独自一人在寺院后的山岩洞上修持了10年,后来又回到了承天寺,每夜都会在寺里通宵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