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发展成为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学科。其专业内容新颖丰富,知识更新频率快。因此,与之相应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内容也需跟随该学科的发展而同步更新。为了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更好地进行对外科学技术交流,大力吸收国外先进测控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先进经验,良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本书即为满足广大测控技术工程师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英语翻译和论文写作的水平而编写的。
该教材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经典内容和最新发展的角度出发,选编了测量、电子、控制、机械、网络、计算机等方面的英文文献。几乎覆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涉及的全部课程领域。其中,很多是近年来的新成果、新技术,更有利于开阔读者视野。
书中阅读材料均选自国外经典英语原著、国外著名大学最近版本的教材以及IEEE和ACM等机构的TOP期刊与杂志,权威性和实用性很强。书中精选经典专业英文文章,以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体会专业英文的写作手法。在阅读材料之后,书中还系统地介绍专业英语的基本概念、特点、翻译技巧和方法,以及常用科学符号和公式的英语表达、专业英语论文的组织写作等实用内容。本书内容组织新颖合理,根据典型测控系统数据传输的流程脉络将知识进行分块叙述,更好地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以强化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全面深入而实用地将英语学习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体系有机结合,是本书的突出特色。
全书共6个部分、12个单元。第1部分综述,包括1个单元,综合介绍了测控技术的背景,测试、控制和仪器的基本知识。第2部分信息获取,包括2个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介绍了数据采集的方式、测试系统的静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传感技术单元介绍了智能传感器、遥感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第3部分信息处理,包括3个单元。误差原理单元介绍了误差处理方法、测量不确定度、仪器的标定。信号描述单元介绍了信号分类和描述方式、采样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号处理单元介绍了信号处理的内容和方式、运算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第4部分信息传输,包括1个单元,讲述了现场总线、集散控制系统和工业以太网等工业测控网络技术。第5部分信息控制,包括3个单元。自动控制单元阐述了自动控制原理,拉氏变换和传递函数,系统补偿和PID校正器。微机控制单元介绍了单片机、PLC、面向对象技术。精密机械单元讲述了机械设计特性,机械设计材料和机械负载。第6部分新技术,包括2个单元,测量新技术单元介绍了虚拟仪器、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和无损检测技术。控制新技术单元介绍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工业机器人。对每个单元,课文后都有注释,包括生词、术语表达、难句解析和专业知识解释。同时,每个单元后面都附有两篇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广大读者,可以有详有略,有的放矢地学习。
本书可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教师、科研人员参考。同时,本书选材广泛,专业内容难度适中,其他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从业人员如果希望了解测控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概貌和新技术,可以选择阅读本书的部分内容。
本书由殷红、彭珍瑞担任主编,杨立清、黄福珍、胡聪、杨丽颖担任副主编。其中,第2单元、第3单元、第4单元、第5单元、第6单元、第7单元、第12单元、常用符号和表达式、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一)、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二)、附录A、附录B、附录C由殷红编写,第1单元、第11单元、专业英语的特点由彭珍瑞编写,第8单元由胡聪编写,第9单元由杨丽颖和董小平编写,第10单元由杨立清编写,专业英语论文写作基础由黄福珍编写,常用英文文体写作由卫晓娟和陈寿宏编写。全书统稿、定稿由殷红和彭珍瑞完成。祁文哲、董海棠、王黎和邱英在本书的编写和校稿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作者的论著、先进技术和应用成果,在此谨致谢意。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凌毅编辑,她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任胜利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邮箱是:yinhong0728@163.com。
作者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