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建国以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对外贸易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至近代,由于封建统治集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尤其是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后,凭借攫取的特权,逐步垄断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权,使我国对外贸易逐步萎缩,失去了历史的光彩。新中国成立后,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没收了官僚资本,对外贸易的独立自主权回到了人民手中:一是结束了殖民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控制,取缔了帝国主义在华攫取的经济特权,把对外贸易的独立自主权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中;二是逐步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社会主义国营外贸企业。在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私营进出口商迅速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外经贸领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此基本完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根据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积极开展对苏联、东欧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对医治我国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当时我国通过贸易和使用苏联政府贷款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建设了一批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等骨干企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在这一阶段,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951年为52.9%,1952年至20世纪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此外,我国还逐步发展同亚非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中国内地同港澳地区的贸易,以保证对港澳地区的供应,积极扩大对港澳出口及经港澳转口贸易。

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1963年,我国同日本签订了第一个采用延期付款方式进口维尼纶成套设备合同,打开了西方国家从技术上封锁中国的缺口,开辟了对外贸易的新纪元。1964年,我国与法国建交,中法两国政府间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带动西欧掀起了开展对华贸易的热潮。到1965年,我国对西方国家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明显改善。1971年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并在正式建交前恢复了贸易关系。之后,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西方国家纷纷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或使外交关系升格。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中国与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在曲折中前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5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1.35亿美元,其中出口5.52亿美元,进口5.83亿美元。到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发展到206.38亿美元,其中出口97.45亿美元,进口108.93亿美元。但遗憾的是,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等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极其曲折,某些时期出现了停滞和倒退。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出口额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增长9.4%的速度。1950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与日本相差无几,分别为5.5亿美元和8.2亿美元,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出口贸易额超过我国6倍多。我国对外贸易大大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先后经历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支撑我国度过了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和艰难的时期。建国之初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以农副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70%。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在出口商品构成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4.8%,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2%;1985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近平分秋色,分别为50.5%和49.5%;到198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大超过初级产品,达到63.6%,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6.4%。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实行沿江和沿边开放,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进一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格局。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外转移的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鼓励扩大开放的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资开始大规模流入,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使我国经济更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地位有所上升,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994年出口比重为26.4%,2000年提高到42.3%。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对外贸易发展步入历史新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IT为代表的高科技出口产业。这一阶段是我国30年来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不仅顺利度过了WTO过渡期,而且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机电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2003年进一步提高到51.9%,2010年则达到59.2%,出口额达到9334.4亿美元,连续16年超过纺织品,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占出口总额的比重,2000年为14.9%,2003年提高到25.2%,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31.2%,出口额达到4924.1亿美元。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著。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明显优化。在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1985年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仅为12.5%,2008年这一比重提高到32%,2009年略为下降,为28.8%。近几年,大豆、铁矿砂、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进口量呈持续大幅增长之势。与此同时,国内对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为5387亿美元和3419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均有所下降,分别为4914亿美元和3098亿美元;2010年恢复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为6603.1亿美元和4126.7亿美元,分别是1994年的11.5倍和2000年的7.9倍;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口额比重从2000年的23.3%提高到29.6%,且进口增速十年来首次快于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而且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