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未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一)国际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最严重的衰退,标志着全球经济新一轮深度调整的开始,这将为国际经济形势带来许多新的重大变化。
一是全球经济增速将比危机前明显放缓,外需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由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长达近20年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黄金期业已结束。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需要持续数年,世界经济短期内将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高增长势头。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选择市场经济,这使得全球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基础。经济全球化给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舞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正在扩大对外投资,对世界贸易市场商品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的因素之一。
二是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分工格局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即通过政府扶持,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并加快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部门,力图抢占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三是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出现新的特点和趋势。进入21世纪后,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新趋势。由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我国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相吻合,我国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总趋势将不会改变,但在承接的具体产业上将出现制造业与服务业并存的格局。制造业将更多地转向高技术产业、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及重大装备制造业;服务业将更多地转向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及通信服务业。同时,随着全球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及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增强,以商品贸易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格局迅速向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演进,形成动态、多层次、网络化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种新型体系下,国际分工的边界由不同产业转向同一产业或产品价值链的各个增值环节。
四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贸易摩擦更趋频繁。从全球贸易环境来看,非关税和非传统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甚至道德壁垒(如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来管理和限制进口。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性供给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由于“模块化”的发展,产业内各工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调整、分割和打包,把低附加值的生产工序转移或委托给发展中国家,竞争空前激烈,一般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有不断恶化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低附加值和低技术产品的外需拓展难度加大,并将引发激烈的贸易摩擦。
从总体上看,未来国际形势有利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国际分工深化,新一轮国际间产业转移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多,遭遇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将是我国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国内形势
未来10年中国处于实现全面小康,进一步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化的阶段;也是基本完成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还是基本完成城市化,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体制阶段差别,由城乡区域差距扩大逐步走向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阶段;同时是经济国际化取得巨大进展,确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阶段。国内经济将在调整转型中努力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从追求经济增长开始转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第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和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阶段,国家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促进消费的增长。增加消费需求不仅可以为中国经济提供稳定可靠的发展动力,而且可以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因此,未来发展方向是从投资主导型的发展转向消费主导型的发展;从偏重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从偏重重化工业的发展转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的发展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发展。第二,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切实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使节能技术与产品、新能源、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成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第三,推进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建设也将成为一个长期战略,通过品牌促进、品牌保护、品牌推广、品牌认证体系,提升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第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国家将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包括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尊重保障人权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的差距;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矛盾和新问题。一方面,出现了以住宅、汽车、电信、旅游、文化娱乐等新消费种类为主的需求结构转换,相应的需求管理、消费促进、市场规范和征信体系等体制和政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新消费结构的变化带动了供给结构的变化,拉动了技术和资本含量较高,投资规模较大,对能源、原材料、运输需求明显增多的重化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现有宏观经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能满足新结构和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城乡、区域和社会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发展对国外资源、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迫切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不平衡增长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统筹内需与外需、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经济协调和国际合作等重要关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过去中国快速发展所依赖的比较优势,主要是“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但目前,一方面国内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刘易斯拐点”,即原来长期存在的数量充足、工资较低、具有熟练技能、以农民工为主的劳动力供给将减少,劳动力成本将有一个较快的上升期。另一方面,我国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例如,完整的产业体系已经建立,并在国际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研发能力提高,在很多领域已经进入了技术突破的临界点;职业培训逐渐普及,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等等。
四是对外开放面临新的要求。从对外开放角度来看,一方面我国通过加入WTO加快参与全球化和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同时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开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从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有法律约束的制度性开放,从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这种历史性的转变,既使我们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有利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并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国内发展更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和影响,一些竞争力低下的行业和企业面临外部竞争压力的严峻挑战,我国现有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因此,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开放中不断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成为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
二、未来5~1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展望
从“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自身条件来看,预计我国外贸发展将出现以下变化。
一是相对于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增长,“十二五”时期外贸增速趋缓。如果不发生重大外部变化,预计未来5年,以美元计算的贸易额将以平均接近1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中国外贸规模将接近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体。
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取得较大进展,这将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此外,金融危机期间,产业链条短、增长率低的企业所受影响更大,这就为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三是加工贸易比重持续下降。我国目前加工贸易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投入。随着未来各项成本的增加和政策的调整,不利于加工贸易的要素将不断增加。
四是顺差规模将明显缩小,贸易差额趋于平衡。受国际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速将显著放慢。受国内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进口增速将有所提高。
五是我国与新兴市场和“金砖四国”贸易比重上升。出口方面,未来5年,新兴市场、“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发达国家,我国对新兴市场和俄、印、巴出口比重将上升。进口方面,我国将加大从非洲、拉美、俄罗斯等进口资源类产品。
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商品进出口保持适度增长,努力使外贸发展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结构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进一步提高;进口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逐步实现贸易基本平衡;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
到2020年,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外贸发展方式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产业结构将加速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外贸易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贸易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我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进行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我国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主要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将实现较快的技术进步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格局将基本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要求的外经贸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对外贸易将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创新科技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将形成新的出口部门的产品。在中国继续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已出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结构转换,导致中国经济在旧二元经济尚未完全转换的情况下,又出现了新二元经济结构,即以成熟技术为基础的传统工业、农业和以创新科技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包括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知识存量的服务业)并存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是针对新二元结构提出的新发展战略。贸易战略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产品,培养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群,培养具有专业化分工和差别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从低端向高端结构转换的新增长动力。
第二,形成差异型经济模式和互补型大国竞争战略。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的产业和企业都将在一个激烈的竞争性国际市场上成长,市场上新老竞争者众多,产品大多属于成熟产业和适用技术,市场需求增长趋缓,产品缺少差异或转换成本,不少产品无论国内还是全球都存在产能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性过剩日趋严重、一般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有长期恶化的可能,市场存在过度价格竞争行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的竞争效率和出口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要综合考虑我国的现有竞争优势与差异化竞争战略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国内市场上鼓励差异化竞争而不是低价倾销,在国际市场上鼓励互补性贸易结构,避免在低档市场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生正面冲突。
第三,国内企业真正成为内外贸的主体,加速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进程。通过营造内资经济与外资经济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为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将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国内企业。首先,要提高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要扩大对外开放,更要扩大对内开放,消除和减少内外贸易、流通、生产和投资中尚存的对内资各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大力培育以内资企业为主的出口主体。其次,构筑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国内外研发机构之间的联合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积极培养、引进高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最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化综合运作能力。在全球化形势下,新兴跨国公司并不需要完全具备所有优势才能实现跨国经营,也不是有了很强的竞争力再出去,而是只要具备个别优势就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中能将原有优势与跨国经营获取的新优势有效整合,就可成功。从国家层面看,要想提升全球分工地位,增强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化综合运作能力,就必须有自己的跨国公司;而且未来外经贸形势严峻,必须依靠跨国公司寻求资源。所以“走出去”战略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便利化,就是消除制约试点企业在全球高效配置资源时体制和管理上的障碍,让资金、信息、管理人员、货物等能通畅地出入境,并向更大范围的企业扩展,让更多企业享受跨国经营的便利;二是集中使用我国已出台的各种扶持“走出去”的政策和资源,提高政策效能。
第四,在统筹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更要扩大对内开放,消除和减少内外贸易、流通、生产和投资中尚存的各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大力发展内外经济一体化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是进一步改革体制,不仅要继续大力推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结构逐步与国际并轨,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性的基础上,引入外来的科学的管理规则、执行程序和监督体系;更要自主改革现已成为进一步发展阻力的利益机制、产权关系和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软环境。三是进一步增强开放条件下的调控协调能力,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汇率、利率、货币和价格等名义总量的宏观调控能力,夯实引导这些名义总量有效起反应的市场基础,完善抵御外汇、金融和商业风险的管理体系;更要增强开放体系的综合协调能力,坚持国内发展是目的、对外开放是手段、对外开放为国内发展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发展对外贸易、引进来和走出去及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的同时,大力提升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实力。